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古人的消夏情趣-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印象 > 正文

古人的消夏情趣

来源:未知     点击数:2635     日期:2017-08-16 09:18:58
炎炎夏日,热浪翻腾。有民谚道:“头伏日头二伏火,三伏无处躲。”看来,夏天的热搁在哪朝哪代都是一样的。对于早已习惯了空调、电扇的现代人,因了空调、电扇,躲进小楼成一统,任尔骄阳逞威风。然而,当你在溽暑难耐之时,品读那些脍炙人口的消夏诗,却如饮山泉,周遭泛起丝丝凉意,心瞬间静

炎炎夏日,热浪翻腾。有民谚道:“头伏日头二伏火,三伏无处躲。”看来,夏天的热搁在哪朝哪代都是一样的。对于早已习惯了空调、电扇的现代人,因了空调、电扇,躲进小楼成一统,任尔骄阳逞威风。然而,当你在溽暑难耐之时,品读那些脍炙人口的消夏诗,却如饮山泉,周遭泛起丝丝凉意,心瞬间静下来。不由得怀想与向往在没有空调、电扇的古代,古人消夏的智慧与情趣。

古代夏天到底有多热?“七月流火”此说出自《诗经·豳风·七月》,诗的开头即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表示七月还很炎热,九月就已秋凉了,女人们该缝制冬衣御寒了。

周代历法中的第一个月与夏历(阴历)不同,是夏历中的十一月份,比夏历正好提前两个月,也就是说“七月流火,”实际上是形容夏历的“五月天,”相当于现在公元阳历的夏季六七月。从“七月流火”来看,西周时期的夏季气温确实不低,可能比现在还要热呢。

对于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这样的解释:“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按照时间来说,大暑节气正处在“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那么,古人是如何消夏的呢?

古人消夏一般有扇子、凉席、瓷枕等。一进夏天,扇子就成了消夏的“标配。”普通百姓用芭蕉扇或蒲扇,文人雅士用折扇。扇子可能是最能体现古人度夏之精巧、且最具情趣的物品。素有“摇友”“凉友”雅称。在古代不仅是以生风取凉的工具,还成了一种艺术品,扇面的面积虽然有限,但却给书画家们开辟了一块题诗作画的小天地。“借此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达爱情、传递友谊,纯属中国文人之间的一种雅事。“烈日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是描述古人手摇题诗的折扇,附庸风雅避暑热的情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此诗生动传神地勾勒了一少女执扇追萤的俏皮姿态和情趣,呈现出一幅清新的纳凉图。

去南京博物院,看到不少形状各异的瓷枕。瓷枕是我国古代夏季纳凉寝具,民间有清凉沁肤、爽身怡神之说。北宋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说:“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由于瓷器表面的一层冰凉的釉面,很快成为古人夏季首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其中玉枕即是青白釉枕,这也印证了瓷枕是夏夜纳凉的最佳寝具。

除此之外,《红楼梦》二十二回中曾写道,薛宝钗出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来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即为“竹夫人”。江南多竹,这种竹夫人,就是采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长约一米,中间通空,四周有许多洞孔,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供人取凉。古人消夏常常抱着“竹夫人”睡觉,而冷落了“真夫人”,不过,那种凉到骨子里的惬意,是“真夫人”所不能给予的。

古人更多的消夏情趣却在纵情山水间。临水亭台、楼阁、河边、池塘、桥畔、竹林……是消夏的最佳所在。在消夏中赏景,在赏景中怡情悦性,则情趣盎然。看看唐代王维在陕西终南山下盖有竹里馆。他有诗咏之:“独立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翠竹生风,光影摇曳的月下竹林,诗情画意,想想都美得要醉。

天热自外入,心躁由内生,心静才能自然凉,白居易最解此中味:“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宋代诗人葛元怀,喜欢从品味大自然中体会无穷的乐趣,他在《夏日》诗中写道:“晓荷承坠露,晩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蝉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诗人一边闲看鸣蝉惊飞,喜鹊栖枝,鹭鸟惊人,鱼儿扑腾,一边乘凉消夏,乐在其中。

诗人杨万里认为,池边、凉亭、桥畔、濒临水面,气温要低些,也是乘凉的好去处。他赋诗曰:“小憩人家屋后池,绿杨风软一丝丝。”

狂放不羁的李白,干脆是:“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看这妖娆的卧姿,袒胸露乳的洒脱,舒适微张的脚丫子,岂不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心灵上的慰藉?

“苦夏”之于古人,并不如想像中的那么难熬。聪明的他们不但懂得消暑,还深知修身养性。从古至今,养生之法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一个自然循环过程。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我们何不借鉴古人,走进自然,寄心松竹,取乐鱼鸟,在自然山水中消夏,在智慧与情趣中消夏,那炎炎暑热终会如落花流水尽去也!(范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