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农村老人的老有所依 -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综合 > 正文

农村老人的老有所依

来源:未知     点击数:1202     日期:2017-09-25 09:53:52
市老龄委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市1986年就步入老龄化社会。基数大、比例高、增长快,是我市老年人口的特点,可以说,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峻。截至去年底,全市户籍人口112.46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45万人,占总人口的27.97%;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5.1

市老龄委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市1986年就步入老龄化社会。基数大、比例高、增长快,是我市老年人口的特点,可以说,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峻。

截至去年底,全市户籍人口112.46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45万人,占总人口的27.97%;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5.18%。这其中,农村户籍的老年人口占比91.56%。

“养儿防老”,这是农村的一个俗语。一直以来,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主,但随着农村生产力结构的调整,青壮年人口大批“外流”,农村养老问题日趋凸显。

近日,记者走进农村,走近老人,探索农村养老现状。


农村养老需求与供给现状

农村养老,老人们最需要的主要是经济供养、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而需求的对立面则是供给,既有来自家庭养老的供给,还有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养老供给。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60周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不少还参与农业生产,或是拥有一定的社保金,他们自给自足,自立能力较强,在经济上可以完全独立,所以在养老上的需求相对较少。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还在尽己所能地帮助子女。不少老人表示,在经济收入不乐观的情况下,他们也尽量不依赖他人,成为家庭的负担。但是,对于这部分老人而言,言语上的温暖、精神上的慰藉却是支撑他们生活下去的最大动力。一通电话、一句问候、一次探望都有可能成为老人们几天甚至一个月津津乐道,值得回忆的事情。所以,在重大节日或者家庭聚餐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老人们喜笑颜开的模样,其实,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经济不能完全独立的情况下,老年人往往会倾向于向家庭成员提出需求。不少老人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屋子,跟随子女,以便在经济和生活上得到好的照顾。有的甚至会离开农村,来到子女生活的其他城市,尽管有些陌生,尽管有着语言和生活方式上的诸多不适,但是这却是在他们看来的唯一选择。当然,现在农村也有一些老人会更倾向于社会养老机构,经济上由子女供养,在生活和精神上,他们认为养老机构一样可以满足需求。

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供给一方。在家庭供养方面,在传统的孝文化影响下,绝大多数家庭成员承担着赡养的义务和责任。当然,为老人提供的养老资源,也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和工作性质等。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排除迫于外界舆论压力或者某种利益驱使,而不得不承担赡养老人责任的情况。

在社会供养方面,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79家,总床位9870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1家,民办养老机构35家,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423家,实现建制社区、村(居)全覆盖。

值得关注的是,我市创新举措,以星级敬老院为支撑,利用现有资源,扩大规模、增加服务设施、培训专业服务人员,建设镇级养老综合服务站。实行有30%的床位为社会老人提供寄养服务、有可为住院老人和社会老人服务的卫生室、有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康复服务的护理中心、有为社会老人提供的洗浴和助餐服务、有为社会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的日托所的“五有”服务。服务对象从五保户拓展至社会寄养人员,配有专职医护人员,全面提升乡镇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去年,利用许河镇、三仓镇、弶港镇、溱东镇、东台镇等5家基础条件较好的星级敬老院,已首批建成具有“五有”服务的镇级养老综合服务站,计划三年内实现全市乡镇全覆盖。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农村劳动力不断往城市迁移,农村地区留下大量的“留守老人”。老年人自养能力不足、经济水平低下等多方面因素致使农村养老面临严重挑战。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两个儿子要接我们过去住,可我们离不开这儿啊,大城市的生活,我们也过不惯。”家住三仓镇的蒋奶奶指着手中的全家福说。78岁的蒋奶奶和81岁的李爷爷在这个青砖灰瓦的房子里相濡以沫了几十年,对他们而言,这里不仅是家,更是根。不置可否,在农村,很多爷爷奶奶辈的人对黄土地有一种特别的情愫,“落叶归根”是他们的夙愿,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愿意走出那片天地。实际上,这种情愫给农村养老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当然,困住蒋奶奶的还不仅仅只是这种传统的理念。今年年初,李爷爷中风,瘫痪在床,大小便都需要有人来协助完成。“总是会有气味的,孙子孙女还住在家里,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我现在还能照顾得动,就不去做惹人嫌的老头老太啦。”蒋奶奶无奈地笑道。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跟蒋奶奶有同样心理的老年人有很多,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诸多不便,这也是当前农村养老的一大掣肘。生活习惯的不同,让老人产生了巨大的精神负担,总是担心孩子们会不会嫌弃自己这个,嫌弃自己那个。久而久之,老人也就不愿意去孩子们身边养老了。当记者问到蒋奶奶如果有一天,自己也照顾不动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咱们村有养老机构,我去看过,环境还不错,实在不行,就去那儿吧。”

在农村,蒋奶奶和李爷爷这样的老人还是幸运的,与之相反的是,一部分老人还为经济问题奔波和担忧。初见71岁的老汪时,他正费力挥动锄头修整田坎,由于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老汪每隔几分钟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老汪的儿子在外打工,收入仅仅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为了替儿子挑起一点担子,本该颐养天年的老汪只好继续种田,贴补家用。“我们这儿偏僻,没有人来流转土地。所以我这么一大把年纪还在种地,不种地就没有收入啊,现在买药、治病都很贵,孩子也没辙啊。”

子女外出务工无法承担赡养责任,“老而自养”老龄务农的人目前还有不少。大量的农村年轻人进城打工,老人独自在家,无人照顾。袁奶奶今年75岁,她的4个子女长期在外打工,自从老伴去世之后,老人独居近10年了。“比起别人,我还算幸运的,至少我还有子女,虽然不常回来,但可以电话联系,村里有的独居老人连个打电话的人都没有。”袁奶奶告诉记者,她最怕的还是生病没人管。“去年,我在田里除杂草的时候,高血压突然犯了。幸好有人经过,把我送到卫生院,不然几天也不会有人发现我没回家啊。”

事实上,除了“养儿防老”有缺失,市场养老也是目前亟待填补的一大空缺。一方面,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养老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如此多的养老需求,且一些机构的设施简陋,服务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农村公有的老年服务机构大多面向“五保”老人,对于收费的养老机构,多数农村老人不一定能够负担得起。

农村同样需建立多种形态的养老体系

“靠山吃山”“落叶归根”……受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和儒家家庭伦理思想的影响,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

86岁的张大爷和老伴一直在居住多年的农村老房子里养老。离他不远的大儿子每天都会给他们送来可口的饭菜,偶尔也会去镇上的二儿子家小住几天。“就这样养老,挺好的。”张大爷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大抵取决于他的思想文化、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综合起来看,家庭养老无疑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我们总想着少给孩子添麻烦。不用他们专职在家照顾我们,既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我们的心里也好过些。”而随着老人的年岁渐增,对于家庭的依赖更加强烈。“对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天天见到自己的亲人更开心的事情呢。”所以,家庭养老还是大部分老人选择的主要养老方式。

但是,随着农村“空巢率”的急剧上升,“空巢”现象持续冲击着家庭养老模式,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弱化,农村养老“危机四伏”。面对逐渐“老”去的农村,农村养老也应该随之改变,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强化社会养老,医养融合发展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将成为今后养老的主流方式。

走进三仓镇养老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规划完善的托老楼、公寓楼、医疗护理中心,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温馨。院子里,老人们或是闲聊或是唱歌或是听曲,说起这儿的养老生活,老人们布满皱纹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一个人在家,总是守着一部电话,现在到了这儿,聊天的人多了,生活也特别滋润!”76岁的王奶奶开心地告诉记者,她来这儿已经两个多月了,周围的一切都让她觉得很舒心。

从2012年起,我市就开始分期分批对乡镇20家敬老院进行提档升级建设改造,到2015年底,20家敬老院已经全部转型升级。现如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专业的医护人员……让前来居住的老人过得愈加舒心。与此同时,这些乡镇敬老院也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面向社会接收自费寄养老人。

三仓镇养老服务中心作为首批建成的镇级养老综合服务站,目前共有146名老人入驻养老,除五保老人外,有12名社会老人在这里寄养。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康介绍,因各种原因无法满足家庭养老的情况下,社会养老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某种角度而言,社会养老一定程度上比家庭养老更具优势。在养老服务中心,老人的饮食、洗浴、基础医疗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相较条件一般的家庭养老,这儿的服务甚至更为细致周到。“现在已经有不少社会老人的子女在咨询和预定床位。”陈康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养老将越来越被大众接受。

当然,除了“养”,“医”也成为当前农村老年人十分迫切的需求,需要相关部门投入更多关注的目光。2015年,我市在医养融合发展、养老护理员培训补贴等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形成了较为健全完善的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并且利用市老年公寓7至10层,约4000平方米的地方,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了市养老护理院,设置老年关爱科、康复护理科、内科、检验科,配备B超、心电图、透视、化验等设施,并增设床位120张。

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市的大多养老机构还是将以“养”为主要服务模式。为了弥补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上的“短板”,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相结合才是重要出路。养老护理院不断向医养结合的方向发展,才能让老人在这里有所养有所依有所护。

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2014年底,我市投入600多万元,在盐城率先建成东台市养老信息服务中心(虚拟养老院)。设置话吧16套,开通服务号69612349,为台城23个社区老人提供24小时养老信息服务,老人在家可选择助餐、助洁、助急、助医、助浴为内容的“五助”项目服务。目前,养老信息中心服务已向五烈、梁垛、安丰等周边乡镇延伸,一段时间内还将实现全市城乡全覆盖。(张佳 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