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上海专家又来了-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上海专家又来了

来源:未知     点击数:3146     日期:2017-10-17 09:24:13
上海专家又来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来我市开展大型义诊侧记 10月13日,早上8点半,市人民医院四楼人头攒动,一位位市民拿着就诊号翘首以盼,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不时穿梭其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又来义诊了。“我去上海看病几次了,来回奔波不说,专家号还很难挂到,这次专家

上海专家又来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来我市开展大型义诊侧记


10月13日,早上8点半,市人民医院四楼人头攒动,一位位市民拿着就诊号翘首以盼,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不时穿梭其中。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又来义诊了。

“我去上海看病几次了,来回奔波不说,专家号还很难挂到,这次专家来到了家门口,我一听到消息,就预约挂号了,总算挂到了万荣主任的专家号。”55岁的薛东平拿着消化科的就诊号,兴奋地等待着专家。而她的话,也道出了现场很多群众的心声。

挂专家号,请专家“把脉”诊疗,这是诸多患者的心声,然而,前往大城市看专家门诊,就和薛女士所说的那样,并不容易,更有甚者,因为无法承担去大城市医疗的费用,放弃去大医院治疗。这样的困局,如今不存在了,自从去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东台分院成立以来,上海专家时不时来东台义诊。我市群众足不出城,就可以享受上海专家面对面的诊疗。​

现场:微笑服务   悉心诊疗

“阮主任,我这个结节会不会是肿瘤啊?”

“你放心,你这个结节不考虑肿瘤。”

“我常常咳嗽,会不会和这个结节有关系呢?”

“不要担心,你的咳嗽呀,与结节没有关系。”

义诊现场,77岁的患者张铜庆,拿出了自己最近几年做的胸片给专家看。他说,自从发现右上肺小叶结节后,他每年都做一次胸片。因为不知道这个结节会发展成什么样,心里总是七上八下,很不放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阮征看出了老人的心思,耐心地给老人解释,并再三安慰他:“不要怕,放心好了,以后还是每年做一次胸片,监测它的变化就行。”

“专家,我总是头痛,而且最近感觉我的头都有点偏了。”50岁的王千珍可算是盼到了专家诊疗,她患有自发性不自主震颤10多年了,总是偏头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云成,仔细地看了看她的片子,询问了她的一些病情,建议她先试试药物治疗,看是否会缓解。如果没有改观的话,可以去上海进一步治疗。

“你睡觉前要少喝水,水喝多了会增加心脏负担,而且会让你睡不踏实。”就这句话,上海一院心内科主任王毅对79岁的患者杭荣喜解释了三四次。杭老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已经治疗多次了,血压也因此变化,有阵子高血压,如今又成了低血压,老人很不放心。王毅仔细看了看老人的用药情况,给老人换了其中两种药。当听说老人因为尿酸高,饮水较多时,劝老人白天适当喝水,晚上睡前就不要喝水了,并建议老人早上起床后,适当散散步,放松自己。

“我这个哮喘有很多年了,一直不见好,特别是到了九、十月份更加严重。”在呼吸科专家张杏怡的诊疗桌前,陈伯松咨询着。陈伯松告诉记者,他是前几天来人民医院就诊时,听说上海将有专家来义诊,当下就进行了预约,虽说专家九点才开始义诊,他八点就过来取号了。

“那你有没有留心观察一下,环境改变时,哮喘有没有发生变化。”张杏怡耐心地提示陈伯松。陈伯松想了想,他告诉医生,貌似有一次正是哮喘发病期,他去南京办事,谁知道到了南京,哮喘竟然好了很多。“你这个啊,一定要检查一下过敏源。”张杏怡耐心地给陈伯松解释了他的病因、病根,并告诉他一定要注意保养,平日护理也要多用心。

心声:很是受用   受益匪浅

“确实很受用,我回去再和我岳母商量一下,下一步如何治疗。”在就诊现场,丁张军带着岳母的治疗资料来到现场。丁张军说,岳母去年在上海做过心脏手术,本来今年复查也要去上海,可是来回太不方便,而且岳母身体也不允许过多折腾。听说这次上海专家到家门口义诊,他便早早挂了号。在现场,通过和医生进一步沟通,丁张军表示,对下一步治疗确实清晰了很多。

“想不到专家这么认真。”在呼吸科诊疗桌旁,王荣生看到张杏怡主任一个字一个字地给他写药单,每种药一次吃多少,吃多久,都详细附在了后面。医生还建议他,先以物理治疗为主,如果物理治疗不行的话,再考虑药物治疗。王荣生表示,专家既认真,又亲近,丝毫没有架子。

此次义诊,依旧和以往一样,每个专家旁边,都坐着一位我市人民医院的医生,配合专家诊疗的同时,也在取经。

面对一份障碍性贫血检验的图文报告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执行主任李琦不厌其烦地解释着,坐在旁边的我市人民医院医生龚增鸿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患者是在市人民医院住院的75岁老人朱圣根,在天津协和也做过检查,如何对症治疗,龚增鸿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此次坐在专家李琦的旁边,他将自己临床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一个个地向李琦请教,收获颇多。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楼美清的诊疗桌旁,58岁的丁永菊正在就诊。丁永菊前几日刚来人民医院就诊,主要指征为头晕加重。过去的几年里,丁永菊经常被头晕折磨着,身体也比较无力,她自认为是干活累的,然而最近两周出现了头晕加重的现象,而且出门转两圈,就会迷糊。在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后,市人民医院给出了占位性病变、疑似肿瘤的诊断。然而,由于丁永菊占位的部位位置比较深,对于如何进一步治疗,大家并没有明确的方案。此次义诊中,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几位医生,都围在了楼美清的周围,就片子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诊疗,向楼美清详细探讨。

“她这个情况,先考虑用激素冲击,暂不手术,两个星期看是否有改观,如果没有改观,就得做进一步的检查诊断。”楼美清一方面详细解释,一方面给丁永菊的家人制订了初步的治疗方案。

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刘枫听了楼美清的分析后,赞叹地对记者说,大医院的医生在治疗手段和方法上确实有经验,对我们整理思路,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很有帮助,受益匪浅,使我们解决了不少临床上遇到的疑难杂症。

合作:共建共享   共创共赢

一下子来30多名专家、科室负责人,其中坐诊医疗专家就有20多人,这已经不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来东台的第一次义诊了。

相信不少市民应该都还记得,去年6月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东台分院正式揭牌。那一天,也是在市人民医院,院长亲自率队,为我市数百名患者进行免费义诊。

云视频交流、会诊、教学查房、示范手术、讲座,一年多的时间里,上海一院累计派出专家近200人次来我市人民医院帮扶指导,我市老百姓在家门口以县级医院的收费,就享受到了上海三甲医院的服务,出院患者满意度持续高位。与此同时,一年来,市人民医院派往上海一院进修培养专业人才多达30多人次,行政管理人员、临床、医技主任、骨干多次参加上海一院医疗集团会议、中层干部管理培训班等系列论坛20多次,近200人次参加了培训,大大提高了市人民医院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年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我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创,带动市人民医院乃至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迅速提升,双方合作取得良好成效。一年里,市人民医院在上海一院的强力帮扶下,主动适应医改新形势,外借推力,内强管理,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路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住院A楼重新装修启用,购置了GE256排螺旋CT等一大批高端医疗设备,医院硬件设施快速提升,发展空间持续扩大,功能分区日益完善。主要业务指标迅速增长。医院门诊量、住院人次、手术台次保持较快增长。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教学能力明显增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药学科申报创建省级重点专科,实行了该院申报省级重点专科零突破。

此次义诊,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我市人民医院共同举行合作共建一周年的回顾展望活动之一。

据悉,为进一步提高专科建设水平,推动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技术积极融入长三角,在去年建成骨科、消化内科、泌尿科、药学科4个分中心的基础上,上海一院鼎力相助,再建病理、急诊危重医学2个分中心,并开通远程医疗平台,全面拓展合作领域。

名师带教、专业培训、手术示范是合作共建的重要载体。活动当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微创东台学习班正式开班,在专业知识培训后,骨科专家在手术室现场演示椎间孔镜手术,为全市骨科医生上了一堂现场教学课,标志着双方合作已全面进入无缝对接的新阶段。

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工作紧紧围绕“融入长三角、建设新东台”的目标,强化对外合作交流,借力省内外三甲医院优质资源,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提升和项目开展上,全面融入长三角,实现医疗服务能力快提速、大升级,为推进健康东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建生 陈美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