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巨变写在百姓的生活里-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巨变写在百姓的生活里

来源:未知     点击数:1721     日期:2017-11-17 09:44:03
岁月流金,时光更迭,辗转30年,东台上演着沧桑巨变。30年前的东台,城旧、路窄、楼矮,人们为生计而忙碌;30年后的今天,这里城美、路畅、楼高,人们为品质生活而追求。回溯这段历史,点点滴滴的变化之中,都洋溢着无数东台人的精彩和感动。唐斌: 与撤县建市同生共长的三十年“东台是爸

岁月流金,时光更迭,辗转30年,东台上演着沧桑巨变。

30年前的东台,城旧、路窄、楼矮,人们为生计而忙碌;30年后的今天,这里城美、路畅、楼高,人们为品质生活而追求。

回溯这段历史,点点滴滴的变化之中,都洋溢着无数东台人的精彩和感动。

唐斌: 与撤县建市同生共长的三十年

“东台是爸爸的家乡,是爸爸魂牵梦绕的地方。”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内,30岁的唐斌牵着稚嫩而又懵懂的小男孩流连于一幅幅记载着家乡发展历程的画卷前,尽管小男孩似懂非懂,但咿呀的只言片语中无不透露出喜爱之情。

斑驳的记忆还要回到1987年,这一年,国务院批准东台撤县建市。而唐斌也在同年出生于新桥的一栋普通楼房里,自此便开始了与东台市同生共长的三十年。在他的记忆里,撤县建市后的东台发展得越来越快,交通工具更新换代,经济水平稳步提升,民生工程惠及群众。空调、无线网、天然气逐步进入千家万户。集餐饮、娱乐、消费为一体的大型娱乐中心也为大家提供了消遣的好去处。

跟随着唐斌的思绪,撤县建市之后的三十年发展沿着他的成长轨迹,犹如一幕幕胶片电影,依次上演。

小学到初中,新桥小学到城北中学,家门前的那条宁树路,唐斌骑着自行车来往了无数次。“小时候那条路很窄,如果有人搬家,车子停在马路边,后面的人得堵上好久,以至于后来每次上学我都会提早出门。”不过,随着旧城改造的实施,儿时的那条路渐渐宽敞起来了,交通也愈加通畅。“现在不说是自行车了,好几辆汽车一起走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眨眼到了中学,带给唐斌最多回忆的是市区体育场,周末闲暇时光,他总会从家推着自己的小自行车,一直到体育场中间的大圆盘,才开始骑车运动。“那时候没什么成型的小区,更别提完善的基础设施了,到处都是冷清的感觉,人们根本没有场所进行锻炼和娱乐。”现如今,唐斌的家在金墩广场,每次回家,一踏出家门,配套的健身器材,一波波跳广场舞、耍太极的大爷大妈装点着他茶余饭后的亲子时光,“我儿子最喜欢玩小区的儿童双杠了,现在小孩童年时光比我们有趣多了。”

2004年,当到处都在播报奥运健儿凯旋的消息时,唐斌拿着重庆西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踏上了漫漫求学路。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的感受至今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当时东台火车站只是一个小站房,只有一个站台,异常简陋。去重庆没有直达的火车,只能经由上海转车,43个小时的车程,硌得屁股生疼的硬座,火车‘呼哧、呼哧’的行驶声,真是一次很难忘的经历。”

再后来,大学毕业后的唐斌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接着考上复旦大学的博士,如今又回到重庆西南大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老师,刚刚荣获教育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的称号,深受无数学生的喜爱。今年暑假,唐斌带着老婆和儿子坐飞机从重庆经由盐城,不到4个小时便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现在的火车站站前广场、公交站台各种配套设施应有尽有,真的不比大城市差。听说高铁建设也提上议程了,真不错!”

于唐斌而言,虽领略过各地美景,却独爱家乡这一方温润的水土,他的朋友圈里,尽是“我的家乡,最美东台”的赞美,他的课堂上,“家乡东台”的字眼也时常出现。“上次回东台,感受了黄海森林公园的葱茏绿意,欣赏了条子泥的潮涨潮落,体验了瓜果采摘的田园之乐,东台的变迁让我无比自豪。”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台人,作为撤县建市的见证者,从生活在东台到定居外地,从一个人到拥有幸福的小家庭,唐斌的成长也正是东台撤县建市三十年发展历程的缩影,这里每天都步履坚实,蒸蒸日上。

叶和林:感受衣食住行的变迁

11月15日一早,家住台城望海小区75岁的叶和林和几位老伙伴儿搭上了1路公交车,打算去安丰古街转悠转悠。一路上,大家一边欣赏着沿途风光,一边商量着早饭是吃鱼汤面还是小笼包,好不热闹。

其实,这已经不是叶爹第一次出门了,闲来无事时,他便和几位老友,今儿去甘港,明儿去富安,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服。叶爹时不时就说道:“撤县建市以来,生活的变化真的太大了,现在的老年生活真的很幸福。”

30年前,叶爹正值中年,当时的他还是木器厂的工会主席。楼老、城小、路窄,这是印象里的台城。而今,无论是衣食住行,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美貌秀、楼新楼阔、路宽且畅,这是叶爹眼中的新城。

两间屋子,35平方米,这是30年前叶爹一家五口人生活的地方。“两个女儿住堂屋,挤一张床,我和老伴住里屋,当时儿子在外上大学,回来也就这么挤挤。”叶爹说,尽管当时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日子不免还是拮据。每月45元的工资,一部分留着子女上学,剩下的钱维持生活,“每天一个素菜一个汤已经是很不错的了,10天左右才吃一次荤菜。”

撤县建市后,旧城改造如火如荼地进行。叶爹赶上了旧城改造二期工程,1999年,他搬进了新建的小区,房子加上车库,足有95个平方。叶爹清楚地记得,当时拿到房子后,简单装修后就搬进了新家。尽管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气派的家具,但那是辛苦了半辈子的住房梦啊,叶爹和老伴住在新房,满是欣慰。

几年后,叶爹退休了,退休后的他选择发挥余热,继续工作。这几年,他才真正退休,退休工资也从当初的700多元,涨到现在的3000多元。叶爹说,日子小康,生活富足,现在只想用晚年时光,好好地感受一下大美东台的变化。要说过去想去哪里玩,叶爹的印象里也只有七里长街,石头铺就的狭窄街道,玩个半天就得打道回府了。但现在,全域旅游的兴起,让老两口有了更多的选择。安丰古街、甘港老家、西溪景区、黄海森林公园、条子泥……他们的足迹遍布了东台的每一个角落。在感受着城市的变化、欣赏着生态风光的同时,叶爹不禁感慨,现在的东台可玩可去的地方太多了,四通八达的交通也让城市更加包容,更加开放。

“现在不是过去,不是讲究吃饱穿暖了,而是如何吃得健康,穿得时尚。”叶爹说,现在的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还得加点杂粮;年年买新衣,家里的衣橱都快挂不下了;每天早晚都得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得注重健康……“撤县建市以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生工程加快推进,老百姓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叶爹感慨。

万曰芳:三十年养花路上吐芬芳

二十多年的拼搏,她以开拓和诚信书写了花卉行业的诗行;作为回乡投资的企业家,以感恩和责任续写出报效家乡的华章。她就是梁垛红芳花卉家庭农场农场主万曰芳。

初冬时节,一走进万曰芳的花卉大棚,扑鼻而来的是一阵幽香,丽格海棠、仙客来、常春藤、玉树……各种花卉争奇斗艳地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万曰芳的事业也如她养的花儿一般美丽绽放,渐露芬芳。她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养花也是偶然,但是一种植以后,就喜欢上了,20年里,再没有更换过其他事业。

1995年,29岁的万曰芳和丈夫韩友红还在自家的近3亩田里种植蔬菜零售。一次售卖蔬菜时,就听到有人在议论,在我市新曹,有位大学生好好的工作不做,回来养花,效益很可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万曰芳和丈夫想着,我们为什么不能养花呢?年轻的心,敢想敢做,当年,他们就在原先的蔬菜地里种植起了一串红和菊花,没有技术,自己学,没有市场,自己去开拓,就这样,他们走上了养花的芬芳之路。

1997年,万曰芳又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市撤县建市10周年,需要大量的鲜花。万曰芳和丈夫来了一次毛遂自荐,他们写信到市长信箱,讲述了一位花农热爱家乡,自我奋斗的经历,以及庆祝我市撤县建市的赤诚之心。信寄过去没过多久,果真有市里派过来的车子买走了他们种植的菊花。

万曰芳和丈夫都是敢尝试,求进步的人。一串红、菊花已经养的很好了,有了稳定的市场,然而2003年,他们又啃起了“硬骨头”,种植起了仙客来,这是种娇嫩不好养活的花。他们先是去青岛辉恒花业有限公司“取经”,尔后投资100多万元,种植起了4万株仙客来。谁知那一年销售并不乐观,只销售了一半,另一半的花直到次年才销售出去。可是这样的挫折对于他们夫妇来说,只是小意思。他们选择了继续坚持,继续摸索。

一年又一年,万曰芳夫妇一步一个脚印,在养花的事业上前进着,2000年,他们去姜堰承包了20多亩地养花,2004年,他们又在上海奉贤区种植了60亩花。此外,他们还在上海星火农场建有60亩展示与销售平台,在如皋花木大世界设有800平方米摊位,同时建有绿丰花卉网站。2013年,在我市政府的号召下,他们又做起了还巢的“凤凰”,投资600万元,在我市梁垛镇张倪村建起了80亩的红芳花卉种植家庭农场。近年来,万曰芳先后两期扩大农场规模,投资也从起初的600万元扩大到6000万元,建设规模从80亩扩大到200多亩,生产经营从单一的种植花卉逐步发展到花卉产销、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并采取“农场+订单+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花卉产业发展,成为盐城市“十佳家庭农场”。现常年雇用周边农民近20人,多时达100多人,并带动10多户农户发展花卉生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十年变化太大了。返乡投资,政府、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帮忙选址、设计规划,建成后,政府除了给予政策支持,促进农场做大做强。还一如既往主动帮忙,经常组织农场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进行特色农产品推介。”万曰芳感慨,现在的营商环境真是太好了,新时代新气象新发展,对于家庭农场将来的发展她信心坚定。

徐诗春:东台“好声音”演绎生活变奏曲

网络时代,玩手机、看视频为不少人所喜爱,然而,要说一样自己延续了三十年甚至更久的爱好,你能想到什么呢?听音乐,听广播算一个。和多数东台听众有所不同,市民徐诗春不仅听广播听了好几十年,从事广播播音三十多年的他本身也是东台家喻户晓的“好声音”。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徐诗春年少时期便对声音尤为着迷。播音艺术家方明是徐诗春打小喜爱的偶像,年少时期徐诗春就爱在广播传送的音符里度过闲暇时光。中学时期,徐诗春便开始自己揣摩、练习,跟着喜爱的广播节目一句一句模仿,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累,让他一张口,字正腔圆的发音便能引来关注。

都说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1979年夏天,适逢当时的东台县广播站委托各公社广播放大站推荐播音员,曾在公社广播放大站惊艳亮嗓过的徐诗春被推荐到了县广播站,并从二十多名被推荐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县广播站一员,开启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生涯。

没多久,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根据当时广播播音的要求和风潮,徐诗春沿用自己的姓氏,给自己取名“浩”,此后一直以播音用名“徐浩”播报。

1987年是徐诗春职业生涯里有着深深烙印的一年。

1987年,东台撤县建市。这一年,徐诗春工作了近十年的东台县广播站更名为东台人民广播电台。听着自己演绎的、每天早晨的两遍呼号从“东台县广播站”变为“东台人民广播电台”,他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自豪感。

伴着名称的改变,随之而来的除了自豪感,也有实实在在角色演变。那一年,除正襟危坐的播音员角色之外,徐诗春和他的几个伙伴也接触到了一个新角色:广播节目主持人,此后,他们不仅仅播报,也逐渐锻炼、成长为集采、编、播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年复一年,外出采访做节目从笨重的手提式录音机到微型录音机,再到录音笔;听节目从小喇叭、收音机到带调频功能的收录机、音乐播放器,直至现在的手机、车载设备……从这个东台人再熟悉不过的“好声音”里,我们听到了这样一组变化:三十年间,播音主持队伍从最初的三五人,发展到近二十人;节目时长由每天六、七小时,逐步发展到如今的每天十三小时四十分钟;节目更是在原来四档节目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改版、升级到现在近二十档固定节目,涵盖新闻联播、社会生活、民生服务、文艺等方方面面。

从业三十多年,徐诗春看似枯燥的职业生涯被一张张奖状一份份荣誉擦亮。翻开略微泛黄的一页页获奖证书,三十年华章里的一个个音符变得灵动起来。

陷入回忆的徐诗春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次出差到上海采访在沪承包土地种植致富的东台农民,感叹那时候农民出城是新闻,现如今说得、听得最多的却是“凤还巢”“家门口就业”。近年来东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见一斑,而土地流转,本地种养大户致富典型也不胜枚举。

看着手机上2017年的数字显示,徐诗春感叹,衣、食、住、行每一样都日新月异,生活的变奏曲响彻东台大地。跟随时代发展,这个东台播音界的老资格也与时俱进,从今年开始在微信平台开辟出一方天地,用声音,继续赞美着美丽东台的变化。(戴海波 唐雅 张佳 金莉莉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