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孝 心 永 芳-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孝 心 永 芳

来源:未知     点击数:2058     日期:2018-04-18 08:59:22
“说起我家孩子四舅妈呀,对老人那是没话说。”南沈灶镇兆丰居委会原主任朱子龙在电话里对四舅妈夸个不停。朱子龙口中的四舅妈叫高永芳,家住南沈灶镇唐西村四组。1991年,26岁的高永芳嫁给了杨家老四杨生发。杨家兄妹7个,家境贫寒。两个儿子只好去人家招婿。公公杨存宝是个抗战伤残老兵,身

“说起我家孩子四舅妈呀,对老人那是没话说。”南沈灶镇兆丰居委会原主任朱子龙在电话里对四舅妈夸个不停。朱子龙口中的四舅妈叫高永芳,家住南沈灶镇唐西村四组。

1991年,26岁的高永芳嫁给了杨家老四杨生发。杨家兄妹7个,家境贫寒。两个儿子只好去人家招婿。公公杨存宝是个抗战伤残老兵,身体多处受伤,头部至今还留有两处弹片。自打嫁到杨家以后,她就把公公婆婆当作自己的亲爹娘来孝顺,与老大分家后,公婆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年轻时,高永芳也曾经努力奋斗过。1999年、2004年,她先后两次去毛里求斯、洪都拉斯做服装工。尽管国外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都不错,但高永芳心里还是不放心家中的二老和孩子。2006年,她选择放弃国外打工的高薪酬,毅然回国,陪伴在家人身边。

高永芳的丈夫杨生发长年在上海做水电工,照料老人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高永芳身上。公婆年纪大了胃不好,高永芳总是把饭做得烂烂的;婆婆袁银珍在外面看到同村的哪个老人穿了什么好看的衣服和鞋,回来告诉永芳,她总是设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帮老人买到;有时买不到,心灵手巧的她就借来衣服做样衣,为婆婆缝上一件。婆婆常穿着永芳缝的衣服在外显摆:“这是我家永芳自己做的哦!”。逢年过节自己买的,加上杨生发兄妹送的营养品,高永芳都按照保质期的先后顺序排列好,并及时提醒老人食用。

2015年,84岁的婆婆感到身体不适,高永芳和老公一起将老人送市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因为老人年事已高,只能采取保守治疗。为了让老人开心地度过最后的时光,家人决定对老人隐瞒病情。假日,高永芳陪婆婆逛超市购物,总是把家里的冰箱塞得满满的;为了让老人每天开心愉快,高永芳找来老龄牌友陪婆婆打纸牌。这期间,为照顾婆婆,高永芳有半年时间没有上班。临终时婆婆袁银珍想到自高永芳嫁过来后,婆媳关系一直很好,从来没有红过脸,心头百感交集,拉着永芳的手连声说:“孩子,对不起呀,这些日子你受苦了!”婆婆去世后,高永芳知道公公的心思,他怕失去老伴,自己孤单,连忙安慰公公放宽心,自己会像女儿一样照顾他的。

高永芳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婆婆去世后,她毅然放弃自己的缝纫专长,跳槽到离家不远的世目防护用品公司当了一名套膜工,目的是只上夜班,白天方便照顾老人。遇有特殊情况调班,高永芳总是早上做好中饭,煲在电饭锅里,把菜弄好,拜托邻居奶奶中午帮忙盛给公公吃。

高永芳对公公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老人吃鱼怕卡,她就把鱼刺剔掉给老人吃。老人年纪大了,总难免有大小便失禁的现象,平日高永芳给老人勤换勤洗内衣内裤、床单、被套。冬天,高永芳亲手给老人做了3套棉裤,方便换洗。老人走路要拄拐,上厕所不能蹲,高永芳就买来马桶给装上。渐渐地,老人对高永芳产生了依赖,出门的女儿和儿子带他去玩,他不去;轮到老大家赡养时,两家虽然近在咫尺,他也不去,依然吃住在永芳家。

高永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了孝老爱亲的好家风,对女儿杨磊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杨磊在上海工作,从小对爷爷奶奶就特别亲。工作以后,只要放假回家,都是大包小包地给老人买礼物。爷爷喜欢大前门香烟,杨磊总是找朋友买上个10条8条带给他。去年,杨磊怀孕了,在家待产、生养近一年时间,都抢着帮妈妈照顾爷爷的饮食起居,还经常帮爷爷洗头、洗脚、剪指甲、掏耳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被高永芳的孝举所感动,首先是杨存宝老人的女儿女婿和两个儿子儿媳,他们纷纷以这个弟媳妇为榜样,隔三差五就来看看老人,来了都是大包提小包拎的营养品。唐西村民也都把她当做学习榜样,现在的唐西村,尊老爱亲蔚然成风。“高永芳善良孝顺,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好儿媳!”唐西村党支部书记朱爱华感动地说。

​孝心永远芬芳。26年来,高永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百善孝为先,印证着她的孝老爱亲的情怀。(曹燕妮 何建华 徐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