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参战是福是祸?
人工智能参战是福是祸?
美方直言AI战争不可避免
人工智能(AI)技术是否应该用于战争?机器人可否被授权杀人?这是国外科技学术界反复争议的热门话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9日的一篇报道提出与科学家们完全相反的看法,再一次引起人们对军用人工智能技术乃至智能化战争的关注和担忧。
关于人工智能用于军事目的乃至于投放战场,一向是许多国外科技专家极力反对的决定。科学家们警告说,智能化机器人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它们可能被劫持,进而攻击无辜的人群。
去年,116名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发表联名公开信,呼吁联合国采取行动禁止“自主杀人机器”,称其为“恐怖武器”。
包括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内的2400名机器人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近日还在斯德哥尔摩宣誓称,“绝不参与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
但与这些反对智能化武器观点不同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29日提出完全相反的意见。该报道认为,从地毯式轰炸、大威力核弹到精确制导武器,人类距离精确化杀伤越来越近。“智能化武器只会减少战争中的误伤和附带毁伤,不会带来更大的伤亡数字”。
报道特别强调,尽管近年来美军无人机也多次发生误伤平民的事件,但这并非是智能化武器的错,而是情报识别出了问题。
根据历史经验来看,人类的理性恐怕很难阻止新技术军事化的步伐。军用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可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