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天目湖湖光山色惹人醉-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天目湖湖光山色惹人醉

来源:未知     点击数:2820     日期:2019-10-31 09:54:40
立足资源禀赋  放大生态优势 天目湖湖光山色惹人醉​ 溧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胥溪河横贯腹地,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圩区等多种地貌类型,拥有万顷碧波、万亩竹海、万亩茶园;全市林木、耕地和水域总覆盖率达

立足资源禀赋  放大生态优势

天目湖湖光山色惹人醉


溧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胥溪河横贯腹地,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圩区等多种地貌类型,拥有万顷碧波、万亩竹海、万亩茶园;全市林木、耕地和水域总覆盖率达89.18%,负氧离子浓度高,获评全省唯一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湿地保护先进县(市)。


编者按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黄海湿地成功申遗、高铁即将开通,全面小康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多个战略机遇叠加带来了东台发展坐标系的切换。东台市委从战略高度、时空维度、实践深度上系统谋划,响亮提出“接轨示范区、对标试点区”。“接轨示范区”,即接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青浦;“对标试点区”,即对标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常州溧阳。

对标先进,借力赶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继青浦之行后,近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赴常州溧阳实地走访,围绕“生态创新、绿色产业、城乡融合、社会治理”四个精准发力点展开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乘船在天目湖水域畅游,波光涟漪间,见水不是水,是水光潋滟;见山不是山,是山色空蒙。山青得吐翠,水净得透亮,仅此一处,便可窥探到溧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

生态是溧阳最核心的资源、最响亮的名片、最大的生产力。“山水城林融为一体”“三山一水六分田”的资源禀赋造就了长三角地区最优美的自然生态。然而,大自然的馈赠并不能自动生成真金白银,它需要“金手指”来点化。近年来,溧阳市委、市政府以生态创新为特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优化全域生态空间格局,全力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打造涵山纳水、环境优美、生机盎然,代表江苏水平的“两山”理论实践基地。

依托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万亩清幽的南山竹海景区、四季养人的御水温泉和名扬在外的山水园景区隔山遥望,构成了溧阳休闲养生的“金三角”。优质的生态环境引得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来,仅今年国庆假期,就接待游客超46万人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这一成熟的生态资源项目是由一方水库发展而来。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三万多溧阳人民用肩膀挑出了一片水库,从此润泽幅员1535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河一泓净水,三十多年虽如镜面般波澜不惊,却酝酿着溧阳生态发展的强劲动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溧阳市委、市政府以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为载体进行生态创新,承延天目山余脉的沙河水库、大溪水库从此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天目湖。

2001年天目湖首战告捷,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4A级景区,也为溧阳生态创新注入了新的激情与活力。2013年天目湖一举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7年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家上市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诸多荣誉加身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溧阳人对这片水域的精心呵护。“天目湖不仅是当地的标志性景点,这片水域也养育着80多万溧阳人。”看着眼前的湖光山色,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工作人员岳尉红感慨万千。她表示,保护与传承,景区一直在身体力行。“我们始终坚持保护性开发,把环保理念融入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在景区里游玩,你或许经常会被突然出现的树拦住去路,不必惊讶,这正是天目湖旅游公司对其生长的最好保护。遇树绕路、保护开发是该公司在开发旅游项目中的一贯理念。据公司负责人介绍,景区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保留原始生态,前期规划就对山上的每一棵树都做了摸底。山上有多少棵保护植物,全部一一统计出来,要么规避它,要么迁移它。尽管工作量巨大且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但涉及到资源保护,景区乐此不疲。

在面临保护与开发双重选择时,该公司选择让企业效益为生态保护让步,比如控制酒店规模和船只数量。为注重整体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开发前期便大刀阔斧地拆除了一批上游及高层酒店饭店和工业企业。整个天目湖区域也设有生态保护红线,在这个范围内禁止任何开发。这些保护性措施虽然花费了相当高的成本,却留住了青山最原始的底色。

为进一步巩固资源保护工作,溧阳市从2006年启动天目湖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五大类十八项”工程,实现了湖体水质总体保持Ⅱ类水标准的目标。2018年3月1日起实施《常州市天目湖保护条例》,以地方性法规保护天目湖水源地,实施天目湖全年全域封湖禁渔,建设天目湖湿地涵养保护区超1000亩,持续改善天目湖水质。同时,投资7亿多元对全市64座水库、32座重点塘坝进行治理。

峭拔山峰云中伫,合围四幕一盆聚。一座超过1400万方的上水库,成为溧阳南部山区耀眼的“天池”;宽敞明亮的地下厂房洞室,6台单机容量为25万千瓦(总装机15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机组,将水流通过上水库和下水库进行动能和势能转换,有效地保障了电网平稳运行。生态与能源和谐共存,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俨然成为了溧阳的颜值和能量担当。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从2002年启动前期准备工作,2008年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89亿元,占地总面积3200亩,工程建设历时近9年。作为江苏省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全国已投产电站中装机容量排名第四的抽水蓄能电站,溧阳抽水蓄能电站自运行以来,为华东地区电网调峰填谷、紧急事故备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每年减少系统耗煤近20万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0万吨。它的建成,除了让能源得到合理运用,对溧阳的生态保护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站所在区域与国家5A级景区天目湖毗邻,靠近饮用水源保护区。在建设过程中,多措并举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设“最美生态电站”,在天目湖上游建设1400万方的下水库,成功做到工程与景区和谐发展。如今,水库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两旁的山峰云雾环绕。今年3月,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江苏篇在央视九套播出,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惊艳亮相,成为天目湖畔又一道靓丽景观。

记者感言:

走进溧阳,犹如来到一个大公园,这里满眼皆是绿,遍地都是景。优美的生态环境涵养了这方水土,也为城市赢得了一系列美誉。与溧阳一样,东台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优势,不论是满目翠绿的城区,或是生物多样化的黄海森林公园,还是广袤无际的滩涂湿地,无一不彰显着我市的绿色基底。厚植生态底色,实现绿色崛起,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市将发挥生态优势,在建设沿海绿色发展示范区上积极探索,通过先行先试,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打开新空间、注入新活力,走出一条富有东台特色的跨越赶超之路。( 张仁干  蔡凤军  班雪凡  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