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勇立潮头敢为先——共产党员沙金茂的故事(下)-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勇立潮头敢为先——共产党员沙金茂的故事(下)

来源:未知     点击数:1187     日期:2021-10-19 10:11:10
“跟沙书记下乡,要有骑自行车的基本功。那一次骑车检查秋熟作物长势,一条线全程160多里,专跑死角。”“他布置工作,不强求一刀切,强调按各公社的具体情况,先抓什么后抓什么,承认差别,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每次开会,参观之前总是亲自选择点、确定点、验收点。参观中他每到一处讲一处


“跟沙书记下乡,要有骑自行车的基本功。那一次骑车检查秋熟作物长势,一条线全程160多里,专跑死角。”

“他布置工作,不强求一刀切,强调按各公社的具体情况,先抓什么后抓什么,承认差别,承认矛盾的特殊性。”

“每次开会,参观之前总是亲自选择点、确定点、验收点。参观中他每到一处讲一处,讲每个点的长处和诀窍。”

“他到了社员家里,凳上坐,椅上坐,门槛上也坐。”

“他有他特有的东西,别人做不到、办不了的事,他能办到。”

……

以上的文字,来自记者在市委党史办发现的一本尘封四十年的座谈笔记。

1981年6月,东台县委根据盐城地委的指示精神,上报有关县委书记沙金茂任职情况的报告。为此,县委办公室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

“沙书记工作拼命,作风深入,问题看得准,着子狠。”这是笔记本里的一段话,发言人是时任东台县副县长、四灶公社党委书记邱治荣,他后来曾担任盐城市政协副主席。“沙书记经常对我们说,没有条件动脑筋,没有办法找群众,没有经验抓试点。”

特殊的风格,特别的有效。沙金茂出言吐语、一招一式,纯粹的里下河地区农村干部模样,瞬间便能与农民融合。骑自行车“长途拉练式”的现场会,“长途奔袭式”的跑死角,面对面指导,解决问题于当下,是他的拿手好戏。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没有现场不开会,则让他做到极致,并自成风格,为基层干部津津乐道。

“没有沙金茂的大力推广和关心协调,就没有富安桑蚕业的发展和今天的‘中国茧都’。”75岁的卢克松是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自1971年“入行”成为公社蚕桑技术员,在茧丝绸行业一干就是几十年。

过去的富安人多地少,以粮为纲,单一经营。沙金茂在检查生产时,发现富安公社红卫大队九队在通榆河东堤堆上有一片桑园长势很好,队长汇报说蚕桑亩产值比粮棉高一两倍。沙金茂就启发他们抓住典型发动群众你追我赶奔致富。红卫大队根据沙金茂的意见,将南北12里长的堤堆全部栽上了桑苗。

一年后,红卫大队蚕茧喜获丰收,集体经济迅速壮大。不久,全县在红卫大队召开了因地制宜、栽桑养蚕致富现场会。沙金茂归纳了栽桑养蚕的五个好处:花工少,成本小,收入高,效益好,自然灾害干扰少。从此,富安桑蚕生产迅猛发展,为以后成为闻名全国的“茧都”奠定了基础。

“沙书记虽然比我年轻,但我时时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为民情怀,学习他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每次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94岁的崔鸿熙时任东台县梁垛公社党委书记,至今记得沙金茂要求他们的一句话“马不停蹄,脚不洗泥”。

1983年,盐城地区撤区建市,沙金茂任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你在东台抓棉花、蚕桑有干劲、有魄力、有成绩,抓对了。”省农林厅分管桑蚕的领导专门找到沙金茂,“东台有这么好的基础,可以抓一个公社,从栽桑、养蚕、收烘、加工、销售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条龙,这样能减少环节,提高质量,方便蚕农,增强竞争力,加快社有企业发展和壮大社有经济。”

“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为了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促进人民富裕幸福,搞一个公社做试点是可以的。”在沙金茂的积极推动和多方协调之下,1985年8月,经江苏省丝绸公司批准,在富安成立了全省首家乡镇茧丝绸公司。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如今的富安镇年产鲜茧12万担以上,蚕茧生产总量、亩桑经济效益、茧丝品质和生丝出口总量等指标数据连续30年居全国乡镇之首,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世界生丝看中国,中国生丝看富安”,富安生丝成为国内同行业的第一品牌,高档生丝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成为国际生丝价格的“晴雨表”。

古镇富安变了,实现了既富又安。

“儿时,经常听身边的长辈讲述沙金茂老书记的先进事迹;今年,通过参加党史学习教育,让我深入了解到富安的发展与沙老书记有着深厚的渊源,特别是我们的茧丝绸产业离不开沙老书记的指导与支持。”富安镇党委书记储开华认为,站位新时代,向沙老书记学习,就是要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学习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情怀,对这方热土充满感情,对这方百姓充满感情,对这方事业充满感情,把东台的“南大门”守好建好,让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他表示,富安镇将围绕富民增收,拉长“一根丝”,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群众勤劳之手的同向发力,让农民做到“更多融入、更大收益、更高积极性”。

2019年7月5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消息传来,盐城全市上下群情振奋,沙金茂也是激动不已,专门撰写了《盐城从“向滩涂要宝”到黄海湿地申遗成功》的回忆文章。

1983年初盐城地改市后,成立沿海滩涂开发领导小组,沙金茂是负责人之一。沙金茂还是江苏省第七、八两届人大代表。在参加省人代会的过程中,他先后提出了《关于筹集征用土地资金用于复垦滩涂开发》《关于建设沿海大通道》《关于建设港口》等17个议案。在1995年召开的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沙金茂与友邻南通市、连云港市代表团负责人磋商后形成共识,三个代表团42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快苏东沿海综合开发和开放》的议案。大会认为这一议案很重要,编为零号,列为正式议案交省政府办理。2009年6月,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我省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眼下正是候鸟迁徙季,记者慕名来到东台条子泥,正是涨大潮的时刻。大堤外,海浪涌来,正在滩涂觅食的鸟儿展翅腾起。一堤之隔,是它们避潮休憩的720亩“家园”。成千上万只鸟儿飞越海堤,它们落脚这里,等待两小时后潮水退去。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深耕厚植,我市生态环境实现了从“盐田滩涂”到“世界遗产”的根本性蝶变。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成功申遗,成为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如果说条子泥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候鸟们的‘国际机场’,那么其中的720亩高潮位候鸟栖息地,就是候鸟们的‘VIP俱乐部’,为全球湿地生态保护提供了经典案例。”有鸟类专家如此比喻。

“他是烈士儿子,对党无限忠诚;他是农民儿子,对人民有无限的热爱。”东台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潘文俊说。沙金茂爱惜人才,大胆起用青年才俊。当年潘文俊因为工作出色有文化,从一个年轻的农村民办教师,借调到东台县委办工作。他说:“沙书记那代人参加打江山,艰苦卓绝;后来守江山,有声有色。”盐城市文联原主席、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原副总编张安生当年同样从农村民办教师借调到县委宣传部工作,他对沙金茂的印象是“勤思敏学、学以致用,理想崇高、信念坚定,扎根群众、亲民爱民,不畏艰难、敢作敢为,心地纯洁、胸怀坦荡”。

沙金茂等一代代基层党员干部的辛劳与担当,已深深印记在盐城人民的心中;沙金茂等一代代基层党员干部的奋斗与努力,已转化为穿越时空的发展足迹,并将镌刻在新时代的答卷上。市第八次党代会指出,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量;一座向上的城市,总有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禀赋。闯出一片勇立潮头、海阔天空的新境界,干出一份百姓期待、群众满意的成绩单,拼出一个属于盐城、属于人民的“十四五”……新时代的盐城广大党员干部正以铁的信念、海的胸襟、火的激情开拓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范进 周美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