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为了母亲牺牲后的那句誓言-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东台 > 正文

为了母亲牺牲后的那句誓言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2565     日期:2021-11-10 09:35:22
张安生   潘文俊   薛德华“有您这样一位为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英雄妈妈作榜样,我会一辈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事业!”——题记引 子岁月的年轮进入2021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满怀激情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人们在回忆、在畅谈、在思考一个伟大政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光辉历

张安生   潘文俊   薛德华

“有您这样一位为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英雄妈妈作榜样,我会一辈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事业!”

——题记

引 子

岁月的年轮进入2021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满怀激情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人们在回忆、在畅谈、在思考一个伟大政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光辉历程,由衷传颂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一代代党的优秀儿女。

就在党的百年华诞前夕,时任中共盐城市委书记戴源和时任盐城市市长曹路宝先后读到一本尘封40年的笔记。

这本笔记记录着40多年前中共东台县委书记沙金茂带领全县干群践行初心使命、奋力拼搏的身影和足迹。

1981年6月,中共东台县委根据盐城地委指示精神,上报有关县委书记沙金茂任职情况的报告。为此,县委办公室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对座谈内容作了详细记录。今年春天,当年的记录者在整理旧时笔记时,偶然翻到这一本,一口气从头读到尾,不禁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深深为当年参加座谈同志的发言所打动,更准确地说,是被沙金茂同志的拼命精神、优良作风、高尚人格所感动!他认为:笔记记录的虽然是40多年前的人和事,但所展现的精神并没有过时,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县委书记是如何带领人民群众向贫穷宣战,冲锋陷阵,战天斗地的,干部、群众又是怎样评价和爱戴这位“县官”的。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有责任将这本笔记整理出来,呈报给盐城市委,让今天的人们知道沙金茂和他的战友们曾经怎样在东台大地书写共产党人的奋斗历史的。

对此,戴源迅即作出批示,首句醒目:“沙金茂老书记的材料,在当前开展的学党史教育中是一份生动教材。”接着他归纳出要向沙金茂学习的5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宣传部门思考,“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树立典型,促进各级更好地‘办实事、开新局’”。270个字的批示,鲜明而具体。显然,他是从头到尾看了这份笔记,他也被打动了。

尘封的笔记唤醒了历史的记忆。让我们开启历史的大门,领略那难以忘怀的动人篇章!


潮涌滩涂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们伫立在一望无垠的南黄海滩涂上。海风苍劲,海浪涌动,白鸥翻飞,白云悠悠,壮阔浩淼的黄海波澜里,蕴藏着许多激情画面、早年故事。

上世纪70年代,一群拓荒人,在这块被自然之力勾划出的东半球神奇土地上,奋力推进着沧海桑田嬗变的进程,把新生的滩涂,拥围在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怀抱。挽着裤腿,赤着双脚,挑着泥兜,走在滩涂拓荒者最前面的中年人,就是这篇文字的主人公——东台县委书记沙金茂同志。

1975年3月,沙金茂接过东台县委书记的重任。面对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党中央“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要求,他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反复思考工作思路:“搞好东台的经济工作,除了大力抓好工农业和多种经营生产外,还必须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呢?经过深思熟虑,他把目光投向蕴藏着无限潜力的黄海滩涂。

沙金茂约请了有关部门的同志,专题调研沿海滩涂千年消长和围垦开发的历史。他捧着地图,站在海堤上,海风吹来,鼓荡着探海人的胸襟。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崭新土地,南接新港闸,与海安相连,北到行船港,与大丰交接,海堤外滩涂宽10-15公里,为全国滩涂最宽的地段之一。一望无际的芦荡,竖起一道天然屏障,守护着广袤无垠的滩涂;远处,浑黄的惊涛巨浪呼啸扑来,涌浪裹挟着贝壳和鱼虾,将它们抛洒在海涂上,跟着大海呼吸的节律在平滑的沙滩上来回滚动,甚是壮观。

沙金茂被眼前壮阔的景象震撼了,他心随潮涌:“这是大自然贮存的聚宝盆,是上苍送给东台人民的福分啊!如果我们不去积极组织人民开发利用,那是我们无能,也是我们的失职!”

东台有着围垦开发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西汉之初,吴王刘濞在这里组织兵民煮海为盐,开利用黄海滩涂资源之先河;北宋年间,范仲淹任西溪盐仓监时,抱着“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组织10万民夫修筑逶迤百里的捍海堰,使堤内百姓免受海潮侵袭之患。这是11世纪东台海岸线人工建堤的历史性标志,后人称此堰为范公堤。千百年来,人们挖河运盐,筑堤围垦,沿海滩涂开发,由西向东,由盐转农,滩涂经济日渐凸显。特别是清末实业家张謇,在东台沿海地区先后办起大赉、泰源、东兴等盐垦公司,废盐兴垦,广植棉花。新中国成立后,围垦滩涂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可以说,东台经济发展史,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一部向大海探求资源的滩涂开发史。

这进一步坚定了沙金茂围垦滩涂的决心。

在调查考察的基础上,沙金茂和县委常委们商量,很快形成围垦滩涂的共识。经过实地踏勘,确定了匡围的海堤线,围垦区域是位于新街公社以东的渔舍地段。

1977年秋,围垦战役打响。县委成立了工程指挥部,沙金茂任指挥。随即,县委、县革会召开围垦工程动员大会。兵马未动,宣传先行,全县各地大会讲,小会宣,遍及城乡的两千多只高音喇叭,飘荡着沙书记有些嘶哑、带着堤西乡土味的激情澎湃的声音:“广大干部和社员同志们,围垦滩涂,增加耕地,是振兴东台的关键着子,我们要鼻梁上架望远镜——目光远大,搞好这项利在当今、造福子孙的重大工程。”

人们在高音喇叭熟悉的声音中,情绪激昂起来。他们知道,那是县委书记在向他们发出召唤。干部群众热烈议论着,兴奋地畅想着,摩拳擦掌,迎接一场新的战役。各公社、各大队紧锣密鼓布置落实,层层分解任务,干部带头上阵,人人争作贡献,有的父子一同参战,有的兄弟共赴渔舍。

1977年10月10日,是东台滩涂开发史和水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全县23个公社10万筑堤大军,浩浩荡荡向东方进发,向海滩汇聚。他们日夜兼程,水陆并进,仅用5天时间,全部抵达渔舍工地。

渔舍匡围工程是一场艰辛的战役。海堤自新港闸西向北经过8个直角弯,在弶港与军工堤衔接,匡围8.1万亩,兴筑海堤20多公里。临海施工,与海潮海风、港槽淤泥为伴,加之阴雨连绵,环境恶劣,给施工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10万民工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民工的榜样和主心骨。各级干部与民工实现“三同”,鼓舞了士气。指挥部的成员始终在工程第一线,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和民工思想动态,白天调查情况,夜间开会研究,决策布置不过夜。在工程最困难的时候,沙金茂鼓励大家说:“一个怕吃苦的人是没有作为的,更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人,最重要的是要奋斗,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奋斗中夺取胜利,在吃苦后追求幸福。我历来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县委书记的铿锵话语激励着大家。他还带头劳动,给大家鼓劲。在围垦工地上,人们不时看到他挑着泥兜穿梭在大堤上。哪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在哪里。民工们说:“书记号子震天响,我俫心里热汤汤。”

经过70个日夜奋战,堤身做到顶高5米、顶宽6-8米时,沙金茂冒着风雨站在坝顶,眺望着堤外一大片滩涂,思索着:“开发滩涂,要争朝夕,能不能把这片土地一起匡围进来,用来建盐场、搞水产养殖?”他带领县委常委们到渔舍垦区实地察看,听取意见,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调整海堤线路,扩大围垦面积,把东川片“麻虾套”一带2.1万亩滩涂一起围进来,“两期工程一起做,两次汗水一起流” 。于是,民工于12月20日转移工地,兴筑向东推进的新海堤。经过半个多月鏖战,1978年1月6日,12公里的渔舍海堤延长段建成,10万多亩的渔舍围垦工程竣工。

总结表彰大会就在围垦工地召开。由于时间太紧,大会就要开始了,而县委办公室为沙书记准备的讲话稿还在从县城送往渔舍的途中。沙金茂大手一挥:“文章全在我肚子里,我就铜匠挑担子——走到哪里响(想)到哪里。”是啊,亲自指挥工程并和民工摸爬滚打在一起,没有讲稿还能难倒他吗?

渔舍围垦工程,为东台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1979年春开始移民垦殖,在垦区内开河挖沟,排盐降渍,绿肥改碱,广植林木,建设基本农田。至1983年,移民614户,2553人。之后,逐年扩大移民垦殖规模,成为拥有14个行政村、6个场圃、20多家乡镇企业的建制乡——东台县新东乡。新的土地新的人,一片欣欣向荣,农业稳产高产,多种经营兴旺发达,农民人均年收入位居全县前列。昔日黄海滩,今日换新颜。如今,并入弶港镇的原新东乡地区,已经成为黄海之滨一片阡陌纵横、生机盎然的热土。

渔舍围垦工程成绩巨大,但也有缺失之处。1979年夏,王家槽港向西摆动,逼近渔舍海堤,在“麻虾套”附近出现险情,虽紧急布置抢险保堤,硬料护坡、软体护坡均不能阻挡港槽西移,加上10号台风高潮袭击,此段海堤终于溃决1000多米。所幸的是,在这之前的抢险中,为了确保渔舍垦区的安全,县委调集民工利用第一期工程已做好的堤身抢筑退建堤,保住了退建堤内的安全。对增围“麻虾套”受挫,沙金茂多次深刻反思,认为改造客观世界不能光靠主观愿望,要重视知识和技术,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尤其要顺应自然规律,对港槽的变化有足够的估计。

1981年的14号强台风和伴随而来的暴潮,给东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也是对沙金茂和战友们的严峻考验。

8月31日14时,省气象台发出台风紧急警报,台风中心直奔长江口。沙金茂紧急召开县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留一位常委在机关值班,其余领导全部上海堤抗台抢险。会议一结束,他就和常务副县长周骥等赶往一线海堤,与先一步赶赴海堤的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志人和县政协副主席夏锦盛等会合,做了分工,各守一个闸和一段海堤。沙金茂随即带领水利局的有关同志,前往新港闸方向由南至北检查渔舍垦区海堤。车子走不多远,就被一处险段拦住去路。沙金茂立即下车,接过正在防守大堤的一个民工的担子挑土,从堤内50多米处挑着100多斤的土,迎着大风,通过1:3的坡,爬上真高9米的堤顶,他开始气喘吁吁。但沙金茂是不服输的硬汉子,还是和民工一样,一担接一担地挑土。事后同行的人问他:“哪来这么大的劲?”他坦诚地说:“压力压出来的啊!作为县委负责人,责任重大,不拼命不行呀!”

9月1日下午1时以后,沿海风力逐渐增强到8-9级,阵风11级。潮借风势,风助潮威,狂风卷起巨浪,袭击弶港以东海域的王家槽,直逼军工堤,原来拦截海潮的丁字坝被打坏,狂风掀起的巨浪肆无忌惮地扑向海堤,一直打到堤上哨楼的半腰。尽管防守在海堤上的部队官兵和民工齐心协力,不断把装满泥土的草包抛向堤脚,但当天的潮位超过东台历史上最高纪录,三仓闸下6.5米,新港闸下达7.37米,比历史最高潮位高出1.11米。大家的一切努力未能挽回局势,下午两点多,东坝头挡潮坝终于决口。

在这危急时刻,沙金茂和李志人、周骥、曹良富等分析,东坝头一倒,汹涌的海潮不仅会直扑三仓闸,而且将沿渔舍中心河和新东河南下北上,进入梁垛河等内河。堤东地区地面高程(一般3-4米)都大大低于当日最高潮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生产面临严重威胁。经过紧急磋商,沙金茂当即下令三仓河和梁垛河两岸有关公社将支河节制闸全部关闭,没有建闸的连夜打坝闭口。由于措施果断,动作迅速,截断了海潮涌进内部沟河的通道。

风势仍然不减,又接上夜间大潮,9月2日凌晨3时左右,建于1955年的三仓闸第五孔闸门,终于抵御不住闸内外4米多高水位差的压力和狂风巨浪的撞击,“轰”的一声突然崩裂,丈把高的海水穿过闸门俯冲而下,猛灌进三仓河。沙金茂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抢险方案,一致认为必须筑坝堵潮。需筑三条坝:三仓闸下挡潮坝、渔舍中心河坝、新东河北口坝。其中,三仓闸下挡潮坝至为关键,事关抗台抢险全局,由沙金茂亲自负责。

为了争分夺秒,抢在短暂的几天小汛期内筑好三仓闸下挡潮坝,沙金茂连续召开了3个“诸葛亮”座谈会,请技术干部和有关领导共商筑坝方法,并请来盐城地区水利局老工程师朱立成指导筑坝。

沙金茂将朱工程师提出的“草包装土砌墙,中间填土,用江芦扎把子护土”的方法和王家槽抢险时采用软体(排布)沉排护底护坝的做法结合起来,经过试验,一次成功。潮水在包裹排布的坝身面前显得无可奈何。大家把这一施工方法概括为“包砌墙,墙包土,布包墙”。筑坝进展顺利,干群的情绪更高,斗志更旺,填土更快,坝身向前延伸的速度不断加快。几位公社党委书记和民工突击队员一起轮流下水垒砌土包。水利局副局长王朝舟和崔世国多次轮流下水检查坝身下的河床变化情况,有时水深超过2米,他们潜水上来后,嘴唇青紫,脸色苍白。沙金茂担心他们身体吃不消,多次阻拦,但他们仍然坚持战斗。在号子震天、人流如潮中,沙金茂也是泥兜不离肩,泥担比一般民工还多两锹土。

9月6日凌晨4点多,负责工程的王朝舟汇报:大坝龙口已经宽不足10米,水位落差越来越大,流速越来越急,龙口下面的河底被潮流冲刷抽深,必须尽快合龙。听完汇报,沙金茂和周骥商量,决定请求龙干河驻军火速支援200名指战员,再从民工中组织200名突击队员,参与打人墙。随即,沙金茂通过工地广播做战前动员:“全体民工们,我们要力争40分钟,确保1小时内完成合龙任务。关键时刻,我们要革命加拼命,只能成功,必须成功!”200名部队官兵迅速赶到,与民工一起手挽手、肩并肩,在大坝迎潮面排成一道半月形人墙。沙金茂也跳入水中,和400名勇士一道与海潮搏斗。

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心脏有房颤的人,与战士和突击队员们一样跳入湍急的潮水中,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什么品格?这是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这是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相依的战士品格!他就是战士!他就是民工!在这样的县委书记面前,在这样的铁汉子面前,眼前的大海还不煞威吗?

当“合龙”的号令一下,民工们士气高昂,堆积如山的泥包如悬崖滚石,一齐抛向龙口。后续运送泥包的民工,步子似流星,来往如穿梭,其紧张忙碌景象难以言状!经过58分钟激战,合龙成功了!大坝上欢声雷动,沙金茂和所有在现场的指挥人员都深深地吐了一口气。战斗一结束,有的人就躺在河岸上打起了呼噜。

今天的人们啊,当你驾车奔驰在沿海高等级公路上,欣赏着两边如画的风光时,当你徜徉在黄海森林公园的林海中,饱吸着清新的负氧离子时,当你来到世界遗产地条子泥,观赏着群鸟翻飞翱翔的壮观景象时,有没有想到,当年在这滩涂上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激战?!


棉花传奇

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东台大地先后出现了两次皮棉总产超百万担的奇迹。这是东台人民的骄傲!尽管岁月流逝,这段辉煌历史不可能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

1978年下半年,沙金茂的心一直不能平静,他在思考:“作为一个县委书记,谋求全县百万人民的利益是我最大的责任,要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要有大思路大手笔,为人民群众尽实心、干实事、谋实利。”而当时农村连续多年人平分配收入只在50至70元上下徘徊。如何摆脱贫穷状况,尽快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00元?他想,东台有着悠久的垦荒植棉历史,已被列为全国和省重点产棉县。湖北天门和我省如东已经跑到了东台前面,率先实现皮棉总产百万担。他不仅看到东台农民瘪瘪的钱包,他还看到了周总理对全国人民缺衣少被忧虑的目光。他想,我县是不是也能实现粮棉双超纲、皮棉超过百万担?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思索、酝酿,他终于把这个大胆设想提了出来。

在县委常委会上,沙金茂站起身大声说:“夺取皮棉百万担,是我县经济的重大突破点,我们要开动脑筋,打开思路:粮棉双超纲,出路在何方?种田要赚钱,途径在哪里?棉花百万担,希望在哪里?大家要包公升堂——尽管直说,出主意,想办法。”

沙金茂话音一落,大家就热烈议论起来。有人说,从地理条件看,如东与东台为邻,同是一个天,同是一个地,同是一个太阳照,他们能够皮棉超过百万担,我们为什么不能?有人说,从经济效益看,一熟麦子加一熟玉米的经济收入,远不如一熟麦子套种一熟棉花,显然种棉花经济上划得来,对国家贡献也大。有人说,从农业战略看,棉花产量上去了,返还的饼肥、化肥也多了,食油也能解决了,反过来可以促进粮食生产,实现以肥换粮、以肥增粮、以粮保棉的良性循环发展。还有人说,棉花多了,东台的纺织工业就不愁没有原料了。大家一致赞同沙金茂的提议,动员全县百万人民夺取粮棉双超纲、皮棉百万担,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怎样使县委夺取皮棉百万担的决心成为百万人民的自觉行动,变成到手的现实产量?

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之一,沙金茂把这一法宝运用到极致。他采取打组合拳的方式,一招一式,显示出他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的鲜明特点:

轰炸式的舆论宣传。县委充分利用宣传工具,铺天盖地,大造声势。县广播站录制了沙金茂书记的动员讲话,在专题节目里定时播放。每天清晨,天刚破晓,村头的大喇叭和家家户户悬挂的广播箱里,就传出沙金茂有点沙哑但极有鼓动力的高亢声音。上到八十三,下到手里搀,都知道县里有个沙书记,要大家齐心协力夺取棉花百万担。

叠加式的干部动员。在1978年11月召开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沙金茂代表县委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1979年全县实现皮棉总产百万担的决策和措施。之后,在1979年1月中共东台县第六次党代表大会、3月县委召开的6830人参加的四级干部大会等大小会议上,沙金茂都大谈特谈夺取皮棉百万担。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纷纷深入各地宣传发动,遇会必宣,逢人必讲,为皮棉百万担鸣锣开道。

由于思想发动广泛,宣传鼓动深入,县委的决心和要求真正做到了“一声喊到底”。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知道县委书记沙金茂向他们发出的响亮号召:“站在黄海边,植好爱国棉,一人挑一担,确保百万担”。全县干群拧成一股劲,出现了领导干部大种“指挥棉”,学校机关庭院争种“贡献棉”,农民群众寸土不让广种“爱国棉”的喜人景象。“尺把长,种上粮,巴掌大,长棉花……”有关粮棉双超纲、棉花百万担的民谣俚语,在东台城乡萦绕回荡。

牵引式的典型带动。既要棉花百万担,又要粮食超纲要,如何协调粮棉争地的矛盾?带着这个问题,沙金茂和农业技术人员一起到棉花高产单位三仓公社八一大队7队调查解剖,发现这个队粮棉能够双超纲,主要经验是麦子产量高,夏熟产量占全年粮食的70%以上。夏熟挑重担,秋熟可以腾出面积长棉花,以棉花面积保棉花产量。沙金茂高兴地拍着7队队长吴树友的肩膀说:“你们的做法是鸭子拍水——呱呱叫!”他决定把这一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县。1978年冬天,县委组织堤东先进单位的生产队长,到八一7队参观学习,连夜通知吴树友,借调40辆自行车供与会者参观现场。天公不作美,这天下起雨夹雪,沙金茂领头骑上自行车,带着大家冒着雨雪跑了40多里,参观了三仓八一、高产、五一、新五等近?10个大队。通过参观典型,队长们深受启发:“只有麦子丰产到了家,秋熟才能放手抓棉花。”1979年,全县麦子单产达?558?斤,比上年亩增174斤,为当年夺得皮棉百万担争取了主动权。

沙金茂在检查农业生产中发现,曹公社群策大队粮棉夹种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玉米与棉花间作,前期长玉米,通风透光条件好;玉米收获后,棉花边行优势强,可以适当早打顶,实现“粮食垒起来种,棉花铺开来长”。沙金茂立即组织召开现场会,在堤东推广群策大队经验,全县粮棉夹作面积增加到?50?多万亩,棉花铺地面积扩大到?97?万多亩,为多种多收创造了条件。推广粮棉夹种,对全县夺取皮棉百万担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性作用。

贴近式的科技跟进。在两夺皮棉百万担中,沙金茂非常重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坚持科学种棉。县委多次组织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到棉花高产单位学习取经,引进靖江、如东薄膜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走早管、早发、促早熟的丰产路子。农业科技人员还积极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采取种植绿肥作基肥,积造有机肥做当家肥,利用返还化肥追施花铃肥的施肥策略,使棉花苗期矮墩墩,蕾期不旺长,花期叶色淡,后期不早衰,把棉花培育成“正宝塔”“雪松式”,确保棉花中后期“下封上不封,行间一条缝,太阳晒土中”,达到小叶、柳枝、大桃的丰产长相。东台的干部群众至今还记得沙金茂在广播里反复讲的那句话: 棉花既要有后劲,又要防疯长,决不能长成“膀子粗的秆子,蒲扇大的叶子,白果大的桃子”。

为了解决棉花种得多、肥料缺口大的矛盾,沙金茂和县委一班人一边组织力量积极向上争取化肥,一边广泛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积造有机肥。全县劳动力,每人一把刀,一人万斤草,大搞草塘泥,田头路边,到处都堆满草塘泥。当时,“三鲜汤、三鲜汤,化肥不足照超纲”,是东台农民津津乐道的顺口溜。

奔袭式的检查督促。在夺取棉花百万担的日子里,沙金茂骑着自行车,带领农口和县委机关干部,日夜兼程,跑遍了全县的旮旮旯旯,时常一天来回100多里。用他的话说,“检查工作就怕大海里撑船——点不到底。”

时任四灶公社党委书记邱治荣说:1981年,四灶棉花面积?44000多亩,占全县的?十二分之一,是个大块头。但我们上年棉花产量低,单产?121斤,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棉花播种时,沙书记专门到公社检查,问大家:“全县夺取棉花百万担,你四灶怎么干?”我汇报了夺取棉花高产的措施,他肯定了,但还叮嘱一句:“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这回你们要露一手噢!”

沙金茂心里一直惦记着四灶。棉花出苗后,他又去查苗情,约现场,在四灶召开东蹲片苗期管理现场会,看了东升、红旗、红卫、双跃几个大队,让四灶介绍早追黄芽肥、早松土、早疏苗、早治虫、早移苗,使全苗在麦林期间就有生长基础的做法,在面上推广。

徐美芳担任城东公社党委书记时,只有20多岁,是最年轻的公社书记。沙金茂到城东检查工作,诙谐地对她说:“别看你年岁小,秤砣虽小压千斤呃!不过,你城东不完成皮棉任务,就把你的棉袄放进去称,算你们的指标!”

那些年,在酷热的夏天,沙金茂和农业局局长陈本涛带领科技人员骑着自行车长途奔袭,检查分析苗情,总结推广经验,那些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生产队基本都被跑到了。一天下来,汗流浃背,疲惫不堪。沙金茂看着他们跟自己一起在太阳下面暴晒奔走,有点舍不得,晚上在乡村住下来,自己掏钱买酒犒劳大家。

1981年,东台遭受14号强台风袭击,有些干群对夺取皮棉百万担缺乏信心。沙金茂及时召开广播大会,推广三仓公社八一大队倒伏棉花快扶理的做法,鼓士气,树信心,打一场扶棉花、抢管理的人民战争。大灾之年,全县棉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成。受灾严重的四灶公社行动快、措施实,大面积棉花受灾不见灾,呈现一片丰收景象。省政府工作组到四灶察看重灾区棉花生长情况,惊叹不已。称赞东台的皮棉百万担绝不是碰来的,而是靠科学管理、苦干实干夺来的。

经过全县干群的共同奋斗,1979年和1981?年,东台相继夺得皮棉总产百万担,开创了粮棉双高产的新纪录。1979年,全县皮棉总产?106.09万担,平均亩产184斤;1981年皮棉总产?106.3万担,粮食总产?24.52?万吨,比?1979?年增产粮食7.85?万吨,实现粮食棉花双超历史。1981年,全县农民人平分配收入163.69元,口粮250公斤,出现了有史以来农民丰衣足食,集体家底变厚,城乡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团结的喜人景象。

对国家的贡献大了,农民的收入多了,农民大规模地改草房、盖楼房,成为东台大地的一时盛景。在县城和集镇,从售棉、运棉、轧花剥绒到纺纱、织布、印染、整理,一条龙的棉纺工业,撑起了县乡工业和就业的“半边天”。

这是东台县委、县政府带领人民减贫脱贫的生动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奋斗激流中的一朵浪花。沙金茂和他的战友们带领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地把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写在东台大地,记在盐阜农村的脱贫致富史上。

1982年初,东台县棉花亩产超双纲的生产队长、先进单位代表,喜气洋洋登上?29?辆客车,赴南京出席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庆功大会,接受表彰奖励。

这29辆客车,承载的不仅是东台英雄儿女的欢欣,更是装载着百万东台人民敢于争先、勇创奇迹的豪情!

1982 年初,沙金茂提任盐城地委常委、行署副专员。地委书记杨明对他说:“充分发挥你在东台县两次夺取皮棉百万担的优势,你分管农村工作,侧重抓棉花。”带着使命和激情,沙金茂和沿海棉区干群一起,苦干实干加巧干,战天斗地拼命干,肇始于东台的“百万人民同心干,皮棉力超百万担”的口号,又响彻沿海棉区。射阳、大丰先后成为百万担皮棉县。盐城跻身全国闻名的六大产棉区。

沙金茂就是一个“棉花传奇”!

禹迹新痕

东台历史上以范公堤为界,分属沿海垦区和里下河地区两个不同水系 ,地形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仍,长期以来人民饱受旱、涝、渍、碱之苦。沙金茂在堤西里下河水乡长大,对这里的一河一汊、一草一木非常熟悉,是地道的“水乡之子”。到县委工作后,他又对堤东地区的地貌水系有详尽了解。兴修水利,解除水患和缺水之苦,是他萦怀的一件大事。

1970年,东台人民发出了“山河重安排”的历史强音。气势恢宏、至今仍蜚声于世的“三河一路”工程战役打响了。10万民工浩浩荡荡开赴工地,百里战线号子连天,经过37天苦战,赶在新年元旦之前全部完成梁垛河、安弶河、垦区干河及五七公路四大工程。担任副指挥的沙金茂在工程决策和组织实施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随后的“两站(富安、东台翻水站)一河(安时河)”配套工程,则由沙金茂担任指挥,独当一面,运筹谋划,组织实施。

担任小翻水站会战总指挥后,他忘我工作,夙夜不怠,借鉴副县长钱万余前两年主持安丰电力翻水站建设的经验,带领指挥部各路人马有条不紊地工作。为了拿到电动机等设备,沙金茂和设备材料组的同志一直奔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方红电机厂,经过多次协商,以三分之一的材料换回20台电动机和两台变压器。他甚至还请出周乃成、陈兆铭两位县委老领导出面,到南京、无锡、常州等地找他们的老领导、老战友支持,购回了钢材、矽钢片、变压器等关键材料和设备。沙金茂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员组织县骨干企业自己造水泵。经反复比较,他们决定选用污工泵,认为污工泵低扬程、高出水,而且造价低,翻水成本也低。于是,沙金茂找到县机械厂厂长陆鹤辉,把造污工泵的任务落实给他们,又抽调县标准件厂厂长何松林配合支持。生产厂把这项任务作为重中之重,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苦干3个月,20台污工泵全部造好。筹措资金的同志也是不分昼夜紧张干,迅速拿出筹资方案,经沙金茂多方协调,不到一个月就筹集到70多万元。施工管理一条线的同志精打细算压成本,精益求精抓质量,争分夺秒抢进度,富安翻水站1971年9月开工挑引河、挖站塘,到第二年1月就顺利竣工。东台翻水站也仅用5个月就建成。

当翻水站的机声隆隆作响,当潺潺流水穿过河道,越过村庄,流向干涸的土地时,孩童们追逐着细浪奔跑,老人们沧桑的面孔眼含着激动的泪花,“长江甜水来啦!”人们为之欢欣鼓舞。

安丰、富安、东台3座翻水站先后建成投入运行,基本保证了堤东地区灌溉抗旱的需要。但由于上游水路来源狭窄,不能保证水量充分供应。从里下河引水的4个口门(何垛河、三合大沟、老梁垛河、老三仓河)只能引水60立方米/秒。而3个翻水站的总抽水能力是72—80立方米/秒。已经形成的水利资源条件不对称 、不配套,就谈不上让效益最大化。

为彻底解决堤东缺水问题,县委决定开挖安时河。它西起时堰镇泰东河,经时堰、先烈、梁垛至安丰镇入通榆河,全长22.3公里,是解放以后东台里下河地区最大的人工水利工程。当时估算需要挖去高产农田1000多亩,必须报请省立项批准。拿方案时,遇到一个难题,河道要穿过红庄,把这个大庄子破掉太可惜,沙金茂舍不得,又研究了一个绕过红庄的方案一并上报。

方案确定后,沙金茂和另两位同志揣着报告直奔省城。

他们先到省水利厅汇报,得到顾副厅长的认可,然后再去找省革会。联系了几次,门卫都不让进,说领导没空接待。沙金茂没办法,只得以个人名义直接写信给省军区司令员和另一位省领导(因为他曾经因工作关系在东台接待过他们)。信发出后没有消息,等到第5天,省水利厅的同志劝他们先回去。沙金茂不肯罢休,决心继续等出个结果。等到第6天,他突然发起高烧,一天没吃东西 ,浑身乏力,昏昏沉沉。到了傍晩,电话通知他晚上8点赶到省领导办公楼。他很快穿衣起床,病一下子就好了许多,精神抖擞地往西康路赶去。这时他肚子也饿了,途中买了两只馒头,边跑边啃,7点40分赶到二楼省领导办公室,顾副厅长已在座。

 不一会儿,军区司令和省领导就到了。沙金茂开始了汇报,声音低沉嘶哑:“东台堤东地区是高台子,严重缺水,广大群众多年迫切要求解决。”他越说越激昂,嗓音高了起来,“安时河开挖后,既为电力翻水站提供了水源,又改善了泰东河以南人畜饮水和15万亩的灌溉水质;堤西南部受涝时还可以从这条河抽水排入黄海,同时为西南几个公社构筑水运主航道、修建水网地区公路创造条件。”顾副厅长接着表态,支持他们立项 。这时候,沙金茂用十分恳切期盼的眼光看着两位领导。过了一会儿,省领导大声说:“你们不辞劳苦,已经等了6天,立项心情迫切。你们自力更生挖了3条大河,规划很有气魄,步子确实不小。工程不要搞一刀切,安时河可以按你们的第二方案实施,把个大庄子(红庄)留下来。省里该支持配套的,水利厅要考虑,尽快配套发挥效益。”这不正是几天来苦苦等待的结果吗?沙金茂听得心花怒放,频频点头。

 他们立马回县,在1972年春,动员19个公社4万民工开挖安时河。安时河工程需挖废耕地68.6公顷,为了减少耕地损失,他们做到凡运距在300米之内的废沟塘,均结合出土将其填平。由此共造田22.7公顷,占挖废土地面积的33﹪。工程2月22日开工,到3月底峻工,完成土方308万立方米。

后来的抗灾实践证明,安时河这条连接东西部地区的纽带,每一次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人民输肝剖胆,对工作锲而不舍,沙金茂和同事一起勠力治水,这不正是一种新时代的大禹精神吗?

时堰的红庄是幸运的!正是由于当时省、县两级领导深谋远虑、智慧决策,才让一个古村落避免被肢解、迁移的命运,才有了今天美丽村庄红遍大江南北的风采。红庄与安时河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渊源,是与沙金茂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品质飘红”“个性蹿红”,当闻名古村时尚地“飘红”“蹿红”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护佑红庄的人们。

沙金茂的家乡有一位清代治水专家冯道立,曾勘察水系3年未归,写出《淮扬治水论》等著作,有系统的治水理论和实践。沙金茂在青年时期就对冯道立治水理论有切实感悟。他参加的苏北灌溉总渠工程,就蕴含着冯道立概括的“疏、畅、浚、束”四法治水之道。沙金茂深为家乡的先贤骄傲,也难忘那段治淮经历。

 那是1951年,刚满19岁的沙金茂,担任振中乡民兵中队长,带领一支一百多人的民工队伍,参加开挖苏北灌溉总渠。他带领民工科学施工,采取台梯分层挖、连皮滚、段段清等办法,突击挖龙沟,搞好堤基倒毛封底。他所在的中队比其他中队提前10多天完成工程任务,又支持别的中队挖土一个星期。

参战苏北灌溉总渠是沙金茂治水生涯的开端。这次初试锋芒让他得到了历练,学到了水利工程的基本要领和经验,也形成了他难以纾解的水利情结。担任县委书记后,每当检查重大农事安排时,他必问外三沟水系是否畅通,内三墒是否齐全;每当检查水利工程时,谈起工程技术方面的事,他讲的总是非常专业。当时任三仓公社党委书记的仲宝春曾感叹说:“他对三仓的地形、水系和规划都很熟悉。”其实,他何止熟悉三仓?整个东台的水利体系他都烂熟于心!

东台水利志上记载的重大抗灾斗争有4次,每一次斗争都少不了沙金茂的身影。尤其是1980年“8·30”特大雨涝,突出体现了他坚持实事求是、铁肩担当的风骨。

那年,从8月29日晚10时到30日凌晨4时,6个小时面雨量高达208毫米,东蹲片各公社雨量都在300毫米以上,最多的头灶镇高达381.2毫米。由于降水时间短,来势猛,雨量大,河水猛涨,堤东各干河水位从雨前的1.9米上升到3.9-4.2米,受淹面积5万多公顷。头灶、四灶、南沈灶、曹、新农等地雨后一片汪洋。

30日凌晨3时,县委召开紧急常委会议,分析雨情、水情、灾情,商讨对策,寻求排水出路成为决策的关键。经详细了解周边各地降雨情况和水位变化,得知整个里下河地区以及大丰、射阳等县雨量不大,串场河水位只有2.13米。于是县委果断决定分三路排水。一路向东,由本县沿海各挡潮闸、站排水入海;一路向北,经由川东港河通过大丰县川东港闸东排入海;第三路向西,打开通榆河东岸部分土坝,向里下河排水经斗龙港入海。这最后一路最有效,却最难实施。因为省《里下河地区规划》及省防汛调度方案中早有规定,东台通榆河以东地区遇涝自排入海,“滴水不准进入里下河”。这是一条硬杠子。

会议一结束,沙金茂连夜驱车到灾情最严重的东蹲片四灶、头灶、曹等公社指挥抢险救灾,并分工由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县长李志人负责紧急向上级请示拆坝事宜,并督战拆除东台河大坝的准备工作。东台河大坝位于通榆河东岸、县化肥厂北侧,是堤东洪水向西最大的口门。负责拆坝工作的县水利局水利股副股长戴元峰一大早就带领拆坝人员赶到现场做好一切准备。因拆坝事关重大,必须先报盐城地区“防指”研究同意后上报省“防指”,省“防指”根据全省形势研究决定是否同意破例特别批准。

等待的时间似乎特别长!一向以沉着冷静著称的李老县长,在大坝上急得走来走去,不时电话询问上级研究的情况。期间,沙金茂不断通过化肥厂的电话向李县长了解拆坝是否获批。上午9时左右,李县长和正在身边的戴元峰一起接听了沙书记从头灶打来的电话。话筒中传来了沙金茂炸雷似的声音:“老李啊,现在东蹲片的情况非常严重,田里的棉花已经变成了‘荷花’,生产队养的猪子都在队场上划水。沿海各闸、站就是开足闸门和马力,也要5天才能排除田间积水,恢复到雨前水位要10天。到那时,受淹的5万多公顷庄稼就全部泡汤了!现在里下河的水位不高,雨量也不大,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救灾如救火,灾情大于天!要立即向通榆河开坝放水,如果上面追究责任由我来承担!”

县长李志人说:“老沙,我同意开坝。但这个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有责任,我和你共同承担!”

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守望相助、风雨同舟!这种高风劲节、战友之情何其可贵!

随着县领导一声令下,东台境内通榆河东岸的东台河等15个土坝全部迅速打开。滚滚激流奔涌而下,借道里下河密密的水网,四散分流。加上沿海各闸站争分夺秒抢排,川东港沿线各闸全开,增加北排入海水量;同时各地开动225座电力排涝站,出动27万多人清坝埂、疏水口、理三墒、排积水,雨后24小时堤东就有90﹪以上的受淹面积排除了积水,41小时全部排完积水。被淹没的庄稼露出了枝叶,农民的脸上露出了笑颜。

经测算,41小时内堤东地区共排水近两亿立方米,通过通榆河东岸15个坝口向里下河排出1.1亿立方米。开坝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由于盐城沿海四大港也开闸日夜抢排,堤西(串场河)水位不仅没有升高,还从2.13米下降到1.82米,里下河未受任何影响。沙金茂、李志人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年底统计,堤东地区粮棉比上年只是略有减产,仍然获得了大面积丰收。

情寄富民

东台经济开发区的北部,前身是城东公社翻身大队。作为全市经济的引擎,今天这里楼房鳞次栉比,新兴产业集聚,居民富裕康乐。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片土地在40多年前曾经演绎的穷队翻身的动人故事。

这个位于大丰、兴化、东台三县交界的“边角料”,40多年前是东台的“北大荒”。穷到啥程度?1976年,劳动单价只有0.28元,人平年收入46.8元。农民抱怨:腊月,猪没吃的;正月,牛没吃的;二月,人没吃的。为什么穷?生产条件恶劣。解放27年,只动土3万多方,挖了半截河,一不能灌溉,二不能行船。土地贫瘠,田块高低散落,丑田种不出好庄稼。大队、生产队干部被极“左”政治运动搞得寒了心、散了魂。不管多穷,群众是“逃”不走的,但还是有37人远走他乡找活路,他们说,“妈妈奶子不够喝,找狗奶子喝”。解放以来,县、乡(社)党委先后派出19批各种类型的工作队,都未能撼动这里的穷根。

1977年的春天到了,人们估摸着:兴许第20批工作队要来了。不屑多于希冀,人们等着看戏。果不其然,新一拨工作队来了,不过人们没有想到,带队的竟然是县委书记沙金茂。

来前,县农口的领导与沙金茂有过一番争论:沙爹呀沙爹,东台有三四百个大队,什么地方你不能选,偏偏要选这么个“烂屁股”?19任工作队干不好,你这第20任就能干好吗?换一个条件稍好的大队吧。沙金茂可不这么想。他为治下有这样的穷村而愧疚,他要在这里向贫困宣战!畏惧,不是共产党人;躲避,是心里没有群众。他要带领这里的干部群众拔穷根、栽富苗,过上好日子。

拔穷根需要众志成城。他抓住揭批“四人帮”、肃清“左”的流毒的机会,刚一进驻,便宣布被批斗的干部一律平反,宣布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而批判的限养鸡鸭、限养老母猪、限在自留地里长蔬菜、限上集市贸易等“左”的一套一律无效。砍断了“枷锁”,解开了绳索,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爆发了。

沙金茂这才伸展开脱贫攻坚、治穷致富的“拳脚”。

拔穷根,先得打赢农田基本建设这场硬仗。他组织带领群众大战一个冬季,开挖6条河、24条生产沟。结合平整土地,填平7条废沟、25个旧塘,新平整土地600亩,挖土方44万立方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队27年土方总和的14倍。沙金茂说,改天没办法,换地要大干,如果像“黄鼠狼泥墙——细手细脚”,哪一年能拔掉穷根?当时挖土没有机械设备,这么多土方都是用双肩一担担挑起来的。沙金茂带领工作队员和干部群众一起干。他总是干重活,叫年纪大一点的同志干轻活。工作队一个年轻大学毕业生,高高的个子,年轻力不壮,被泥担子压得哈着腰,又不会换肩,走不多远就要歇,这一歇就挡住后面人的路。沙书记耐心教他:“挺起胸,望前方,边走边换肩,换肩时扁担轻轻移,中途搁一搁,不能停下来。”群众见工作队员如此拼命,干劲都上来了。这样夜以继日地干,两个月下来,农田面貌焕然一新。土地历来是中国农民的命根子。这1000多亩旱涝保收、三沟配套的方整条田,终于承载起翻身大队323户人家的生计所托。

动土不易,培肥更难。平田整地时虽然注意了上层熟土不要翻下去,但有些田块还是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沙金茂和工作队的道克孝、汤锡华、刘永干、龚宝明等人研究,必须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平均布一层肥,第二年才能长出好庄稼。翻身大队靠近城郊,沙金茂打起城里有机肥的主意,逐一排查城里的肥源。他带领工作队队员跑进县轧花厂、油化厂、皮革厂和县二招等单位,寻找肥料来源。工作队员们带着农民到街上扒阴沟,到造纸厂扫脚灰,到轧花厂清理防火沟,到剧场扫垃圾,忙得不亦乐乎。

县二招南边有个大沟塘,里面有约80公分深发酵冒泡的肥泥,沙金茂让翻身大队派船来,和社员一道将肥泥挑到向阳河的河坡上摊晒,然后再装船运回去。县委老大楼拆建,楼灰是上等的好肥料,他舍不得浪费,让机关大院打开后门,和农民一道挑着灰担,穿小巷,过石桥,卸到翻身大队的水泥船上,运回去肥田。

城里人感动了:沙书记把“翻身”放在心尖上!

大长绿肥,以绿换肥,是增长地力的最好办法。为了增加绿肥鲜草产量,这年腊月廿八,沙金茂在翻身大队先开干部会,再开社员大会,动员大家乘城里乡下忙过年、县化肥厂放氨水不用排队的机会,突击装运氨水。从正月初一到初五,翻身大队出动数十条船,运回氨水700多吨,稀释后浇到田里垩黄花草。沙金茂又出现在长长的挑氨水的壮劳力队伍中。他用的是由县里带下来的两只油光锃亮的铁箍木桶,两个小伙子说这桶好,换过去挑了两担又赶紧送回来,连声说:“上当,太重了。”

忙活了近一年,翻身大队的群众感叹,“一年流了10年汗,一年施了10年肥”。

“土地通人性”。这样的心血,换来了当年增产。与上年比,翻身大队粮食亩增169斤,皮棉亩增44斤,集体积累增长90%,储备粮提留增加6倍,人均收入增长40%,达到68.91元。以前分配无法兑现,打白条,这一年家家户户拿到了用红纸包着的人民币,许多人家第一次有了储蓄。外流他乡找活路的37人纷纷回来,他们说:“家乡的泥土亲三分,只要有奔头,谁愿在外当野鬼?”

《江苏通讯》刊载了穷队一年翻身的报道,人们向沙书记道贺。老道、务实的他哼了一声:翻身才一年,底子稳吗?“蚂蟥翻跟头,腰里悬着哩”。他下决心在这个点蹲3年,把基础夯实了。

接下去的两年,沙金茂在翻身大队牢牢掯住粮食、棉花稳产高产,放手大搞多种经营。集体、个人一起上,猪鸡鸭牛羊兔齐发展,让家家户户有个小“聚宝盆”。他要大队党支部把各生产队的副业队长配强,让有经验、脑子活、能 “喝”得下点子的人抓副业。沙金茂满意地看着这支队伍,称他们个个是“石灰箩里翻眼睛,扁豆藤上能跑马”的能角儿。第二生产队是沙金茂的联系点,工作队进驻前的1976年,用掉一万多斤饲料粮,只卖给国家3头猪。工作队进驻后的第一年,实行“六定一奖”制,同样数量的饲料,出售给国家42头。到了1979年,工作队进驻后的第3年,二队出售生猪80头。从此队队有了“聚宝盆”。

无工不富。沙金茂又打起了队办工业的主意。他和有关部门商量,迅速恢复了大队的磨具厂,以增加资本积累。他找到县钨酸厂的负责人何联强、金庚莲,请他们出主意,用上海化工厂的废渣作原料,开发新产品销售给他们。工作队的那位高个子大学毕业生负责筹办,和翻身大队的李宏旺、冯明德、周正荣、李宏余等干部组织船队运废渣,突击盖厂房、装设备,同时培训当地青年的化学基础知识,厂房内阔大的水泥地上,粉笔写满了各道工序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万事俱备,在钨酸厂的技术支持下,一次试产成功。

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翻身大队脱贫攻坚战终于取得胜利。

1979年的战绩更为喜人:粮食、棉花单产均超双纲,工副业大发展,人均年收入超百元。而沙金茂联系的二队,粮食亩产一吨,皮棉亩产242斤,工业净收入20万元,人均年收入翻一番。

这是一篇难忘的蹲点记。几十年过去了,回顾当年情景,人们不禁感慨万分。

沙金茂是真蹲点。

他的蹲点,就是拼命。那副油光锃亮的铁箍大木桶可以作证,它是翻身大队最重的行头。

他的蹲点,就是传技。沙金茂的另一标配——塘桥锹,是他参观张家港塘桥镇时购买的。这把锹与东台人用惯了的阔口大锹比,锹身狭长,估摸只有七八公分宽,挖墒少占地,但技术要求极高。沙金茂带头示范,全大队的农活老把式集中比试,没有一个比得过他,往往挖不远,墒沟就斜了。这使大家佩服不已。

他把里下河地区窖草塘泥的看家本领带到翻身大队,赤脚卷裤腿,站在窖塘里演示怎样把黄花草、蚕豆秸、水浮莲用河泥拌匀,堆积沤制。这些农业技术都在翻身大队发挥了效用。

他的蹲点,就是指挥。重要农事季节和关键农活,他部署安排好全县面上工作后,总会到翻身大队蹲几天。从麦子播种、水稻育秧,到棉花夺全苗、追施花铃肥等,他都到现场指挥、放样、把关,生怕失一着、误全年。他说,翻身大队这样有多年历史的穷队,是经不起闪失的。

他的蹲点,总与劳动相伴。边劳动,边指挥,边做群众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有记载的1977年,翻身大队工作队员平均每人劳动153天。他是要通过艰苦劳动,唤起干群,感动“上帝”,激发起自身的内在动力。

当年沙金茂的亲密搭档、县长李志人在县委常委会上动情地讲了一句话:“我们常委班子中劳动最好、劳动最多的是沙金茂同志。但是老沙你不能这样干,你心脏有毛病(房颤),你这个是蛮干。”

李志人的话让人心里暖暖的、酸酸的。但是,这关切的话语能够说动沙金茂吗?劳动,是他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你让他不劳动,他不踏实、不自在啊!

翻身大队的干部群众说,沙书记蹲点,念的是真经,用的是真情,卖的是真功。

40多年前的中共东台县委书记,成了翻身大队的“第一书记”。

一直把农民增收的事放在心上的沙金茂,自他担任县级领导以来,就处处留意,寻找帮助农民致富的多种途径。

1970年10月,沙金茂在富安负责翻水站建设时,挤出时间调查农作物布局结构。他来到富安公社红卫大队9队,看到通榆河东堤堆和跑滩上,有一片桑园郁郁葱葱,不禁眼睛一亮。队长顾长旺告诉他,蚕桑亩产值比粮棉高一两倍。沙金茂听后很感兴趣,认为这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当即要求他们把一大片没栽桑苗的堤堆都栽上。队长根据他的意见,将南北6公里长、100米宽的堤堆、跑滩全部栽上了桑苗。一年后,红卫9队蚕茧喜获丰收,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地委副书记徐植来东台检查工作,沙金茂向他汇报了红卫9队养蚕致富的做法,请他来看现场。徐植鼓励说,你们为全县、全地区带了一个好头,要大力推广。不久,沙金茂在富安召开了养蚕致富现场会。他在会上总结了栽桑养蚕的五大好处:花工省、成本小、收入高、效益好、灾害少。富安蚕桑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几年下来,全社桑园面积从900亩发展到2万亩。蚕茧从年产26担增加到5万多担。

1983年春,已到盐城工作的沙金茂陪同省农林厅朱副厅长调研蚕桑生产。朱副厅长告诉他省里准备搞一个产、购、销体制改革的试点,实现蚕桑一条龙生产和服务。这个构想在当时是很大胆的,它涉及市、县、镇之间的利益调整,也改变了生产和流通部门的经营格局,存在一定阻力。沙金茂和时任东台县委书记胡汉卿,一起向盐城市委主要领导汇报,得到了坚定的支持。东台县委将试点单位放在富安。沙金茂和大家一起研究改革路径,确定用股份制的形式,兼顾各方利益。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富安成立了全省首家乡镇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破茧成蝶,蝶飞蜂舞。富安蚕茧一根丝,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没有沙金茂的大力推动和关心协调,就没有富安桑蚕业的发展和今天的“中国茧都”。“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的丰碑离不开为其打基础的人。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推广群众实践中涌现的致富经验,是沙金茂的“熟招”。

“要得富,齐心抓好‘白老虎’”,这是当年三仓公社党委书记仲宝春的话,原意指抓棉花、抓蚕茧。机敏的沙金茂接过来,作了极大的发挥,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他这样鼓动:“白老虎有的是,蚕茧、珍珠、大蒜头,是没脚的白老虎;蘑菇、香菇是一只脚的白老虎;鸡、鸭、鹅是两只脚的白老虎;猪、羊、兔是四只脚的白老虎。”同时推出了一大批种植、养殖专业户、重点户典型。县委按照中央三个一号文件精神,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发展多种经营,并加快了种苗、种禽、种畜的基地建设。1982年底,各类专业户、重点户已发展到占全县总农户的7﹪。

东台大地上,致富浪潮涌动,“白老虎”腾跃翻滚,势不可挡。农民的家底不仅富了,而且稳了。在他们眼里,沙金茂俨然成了一个“致富符号”。


血脉传承

沙金茂的传奇故事引发我们思考:他的追求,他的奋斗,他的忧乐,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特质?

还是让我们打开那本尘封40年的笔记,看看当年沙金茂的战友们怎么说的吧。

特别的拼命。安丰公社党委书记吴如淦评价他:“他干劲特大,无眠无休,不知疲劳,没有完时。像这样的书记,这样的干劲,是少有的。1980年3月,他和夏长龄副县长骑车检查春播,3天跑了80多个大队,专跑死角、人不得去的地方。他到了我们公社的红星大队时,我还不晓得。”

县农办主任杨龙钊说:“有一次跑堤西,检查生产。白天跑了一整天,晚上沙书记打发随行人员看电影,自己和公社党委谈工作,电影散后还在谈。第二天一看,他腿上被蚊虫咬了百十个疙瘩。通常一天24小时,他睡觉不到五六个小时。”

县农业局副局长杨龙生说:“公认沙书记干劲大,事业心强。检查三麦冻害,从五烈到廉贻公社,他有船不乘,说要走里边看看。一直跑到与兴化交界的三周大队,下雪了,返回廉贻谈工作。夜里11点,又冒雪去台南公社。”

特别的风格。带着干部长途拉练式看现场,长途奔袭式跑死角,是沙金茂检查工作、指挥生产特有的风格。县农办主任杨龙钊说:“跟沙书记下乡,要有骑自行车的基本功。那次骑车检查秋熟作物长势,途经红光等15个大队,全程160多里,专跑死角。”

如此长期奔走在田间地头,使他对基层的情况了如指掌。县委办公室机要秘书徐加祥说:“他对下面的情况很熟,现在反过来了,不是书记向办公室要数字,而是办公室向书记要数字。”

特别的情怀。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官”,而是作为人民中普通的一员。平民意识、百姓情怀,使他与群众水乳交融。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冯鸣山谈起沙金茂书记,说:“印象最深的,当官不像官,没架子。干群找到他,都过问,宁可不睡觉。不怕事多,不推三阻四。向他汇报,都能耐心听。哪怕半夜,都接待。”

县委办信访组组长王柏云感叹说:“沙书记没有一点架子,与机关里上上下下,勤杂员、炊事员,都打成一片。人民来信,他不是简单地转到信访组,有时还捧到信访组,一字一句地读,和我们分析,如何调查、解决。”

县委办公室秘书梅根山说到沙金茂:“腊月廿八夜,白天来访者多,中午他也来接待群众,一直到下午两点半,还没有吃饭。”

三仓公社党委书记仲宝春眼里的沙金茂是:“当了书记,不像书记,谈工作随便,不受拘束。1977年的一天,他来我们这儿,跑的路比我多,中午却劝我休息,他准备材料下午讲话。平时经常问,你们家某某人的身体怎样?体贴人,我住院,他亲自安排。他听汇报,都是认真记笔记。见到他,心情舒畅,不拘束,老少合得来。到了社员家里,凳上坐,椅上坐,门槛上也坐。他在我们公社上的三个点(新五大队、八一7队、新兴2队),连小孩都喜欢他。”

从这些评述,我们可以看到——

他的内心世界充满阳光,他的精神境界高尚宽广,他的人格魅力散发芳香!他像向日葵追随太阳一样忠诚于党的事业,拼尽全力为人民谋幸福;他像一颗生命力极强的种子,倔强生长,拼命发力,伸枝展叶,为人民福祉,为社会进步,撑起一片绿荫;他像一棵巴依草,来自大地,紧贴大地,护卫着大地!

沙金茂同志的这种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不妨回望一下沙金茂艰辛曲折的成长历程,探寻其红色基因之源。

1933年4月12日,沙金茂出生在东台市后港镇(现为时堰镇)孟家垛(现为沙杨村)一个正直勤劳的农民家庭。母亲杨玉珍(乡亲们称她为沙杨氏)勤劳俭朴、刚正爽直、厚道善良、贤惠达理,于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农民翻身解放和支前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10月6日夜,沙杨氏在孟士银家中开参军动员会时,由于叛徒姜金山事先向匪保长徐大宽、匪乡队长廖吉安告密,被还乡团包围了会场,不幸被捕。敌人要她自首,交待入党、土改等情况,对她进行威胁,多次严刑拷打,她始终不屈不挠。敌人黔驴技穷,用陪处(假枪毙)来恐吓她,她依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在狱中,沙杨氏预感到敌人要下毒手,便将身上穿的一条青布外裤脱下,请难友王树桃(私塾先生)转交给儿子红锁儿(沙金茂的乳名),嘱儿子“好好学习,牢记先生的话”。1946年10月18日夜,沙杨氏惨遭敌人活埋,壮烈牺牲,年仅51岁。

获悉母亲牺牲的噩耗,沙金茂放声痛哭,悲痛欲绝!他伤心!他愤怒!他也自豪,心中升腾起一种信念,紧捏着拳头在心底发誓:“有您这样一位为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英雄妈妈作榜样,我会一辈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事业!”

一颗红色的种子在少年沙金茂心中种下了!

他时时思念着母亲,想到母亲平时对他们姐弟3人的关爱和教诲。母亲的勤劳,对沙金茂影响很大。他常跟母亲下田学锄草、拾棉花、拔豆秸。有一次,他跟母亲学翻稻草,怕太阳晒人,母亲指着柜上一对陶瓷水牛对他说:“牛是最勤劳的,不怕日晒,不怕雨淋,耕田耙地很有耐力,对人贡献很大。”沙金茂听了深受启发教育,懂得了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勤劳不怕苦。沙金茂回忆说:“我的无私无畏、吃苦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和革命的意志,都是从母亲身上承继过来的,我的性格是深受她的影响形成的。”

母亲牺牲了,但国民党还乡团并没有放过沙金茂,扬言要斩草除根,几次追杀,在乡亲们的掩护下,他才逃过了劫难。面对险恶的形势,以做木瓦工为生、忠厚善良的父亲沙世和毅然决然要沙金茂离家投身革命。1948年5月,年仅16岁的沙金茂参加了游击队,迈出了决定他人生方向的第一步。

从此,沙金茂牢牢记住了,他的生命既是父母给的,也是人民给的。如果没有众乡亲的掩护,就不会有他的今天和未来。他唯有捧出一颗赤诚的心,真心对人民好,为人民鞠躬尽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才能报答人民的救命之恩。

在沙金茂的精神特质中,还承继着新四军“铁军精神”的血脉。

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一师师长粟裕于1941年初率部驻扎在三仓吴家桥,前后近4年时间。粟裕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处处留下他征战的足迹,也流传着他许多亲民爱民的故事。

少年时代的沙金茂就对新四军非常景仰,对粟裕率领部队驰骋苏中、“七战七捷”的战绩敬佩不已。担任县委书记后,沙金茂经常来三仓凭吊烈士,听老百姓讲粟裕和新四军的故事,并把三仓公社的新五大队、八一7队和新兴2队作为自己的工作联系点。

沙金茂听说,一次,五六个车夫给部队运送枪支零件,粟裕亲自给他们打热手巾把子,留他们吃中饭。到了中午,粟裕听说车夫被安排在伙房吃饭,很生气,连忙把他们请到大屋里,和他同桌吃饭。事后,粟裕认真地教育干部战士,说:“人民支持我们打鬼子,没有人民的支持,我们就站不住脚。车夫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运送枪支,是我们的革命同志,为什么要分彼此呢?”

沙金茂还听说,一年初冬,粟裕带着一支部队驻扎在三仓东仓乡兰路址,他的战马将小陈家的枇杷树啃掉了一圈皮,树叶渐渐枯落。粟裕向陈大妈连连道歉,并拿出几十元抗币赔偿损失。陈大妈推辞说:“死棵树有什么要紧,明年再栽就是了。”粟裕说:“损坏东西就要赔,这是我们的规矩。”推来推去,陈大妈坚决不肯收。粟裕见硬赔不行,只好等部队转移后,特地买了一棵黄杨树苗,栽在陈家门前。

沙金茂深情地说,新四军是一支英雄的铁军。我们要弘扬“铁军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尽力!

1975年初夏,粟裕大将来东台看望根据地的乡亲们,沙金茂陪同粟裕走访曾经战斗过的三仓、一仓等地。在三仓烈士陵园,粟裕登上高耸的烈士亭,举目眺望四周农田、农舍,看到不少群众住的仍然是茅草房,深有感触地对沙金茂说:“过去日本鬼子要强占这个地方,后来我们撤离三仓,过了3天,又打回来了,取得了三仓保卫战的胜利,是这里的人民群众支持了我、掩护了我。为了翻身求解放,他们作出了最大的牺牲。我们革命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不再过苦日子。现在我们掌了权,应当带领群众尽快地富裕起来,以告慰为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报答人民群众的恩德。”粟裕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深深触动了刚任县委书记的沙金茂的思想,他想了很久很久,坚定了一个信念:“人民的利益大于天!尽快让全县人民脱贫致富,是自己的重大责任。”

勤思敏学,使沙金茂进一步得到理想信念的淬炼和理论思维的提升。

只读过8年私塾的沙金茂始终牢记母亲要他“好好学习”的嘱咐,坚持自学不辍。组织上也很重视培养他,安排他三赴省委党校学习,两次到浙江农业大学读书。他非常珍惜这些机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他善于联系实际学习、思考,进行归纳总结。比如,他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分心得归纳为4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违背规律是要受到历史惩罚的。”由此,他再次反思了围垦“麻虾套”和滩涂办盐场受挫的教训。

令人感佩的是,沙金茂离休后,依然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和党的历史,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每年在党的生日前夕,都要给沙杨村的党员们上一次党课,已经坚持了21年。

我们不禁为之动容,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依然这样激情燃烧,传递薪火!

由此我们看到——从黄浦江畔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发源的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绵延百年,由涓涓细流汇成澎湃潮流,奔涌在中华大地,流淌在像沙金茂这样的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血管中,赋予其崇高的灵魂,挺直的脊梁,担当的筋骨,亲民的情怀!

写到这里,我们仿佛听到,一个稚气而激昂的童声从远处传来——

“有您这样一位为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英雄妈妈作榜样,我会一辈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事业!”

这誓言来自14岁的沙金茂。它穿越75年时光隧道,依然新鲜如初,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当今,誓言并不鲜见,而沙金茂立下的不是一般的誓言!他的誓言里,有英雄母亲榜样的召唤和殷殷希冀,有失去母亲痛彻心扉的家仇国恨,有继承烈士遗志、革命到底的男儿血性,有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的赤胆真心!

他的誓言虽然没有隆重的仪式,却是最庄严的宣告,最郑重的承诺;他的誓言不是为了宣誓给谁听的,而是将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的崇高独白!

这一切,他做到了!

75年来,沙金茂走过的每一步路,无论曲折,还是顺畅,无论庸常,还是辉煌,都无愧于这句誓言。今天,我们记述的关于他的每一段故事,不也正是他对这句特别誓言的忠诚兑现吗?!


2021年7月19日,新任盐城市委书记曹路宝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看望沙金茂同志,在病床前,亲切地询问沙老治疗进展和身体情况。曹路宝和大家谈起当年沙金茂同志带领东台人民垦荒植棉、兴修水利的感人事迹,深情地说,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才有今天的幸福新盐城。党史学习教育,要用盐城地方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感人史实,教育和激励今天盐城的广大干群,传承好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深入汲取智慧经验,坚定不移把盐城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0月12日起,《盐阜大众报》连续4天刊发系列通讯、配发社评,讲述有着7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沙金茂的故事;盐城广播电视台同时进行了密集报道。

媒体为人们还原了一个丰满、真实、鲜活、可亲的沙金茂。东台干部群众热议纷纷,赞声载道,一个学习宣传沙金茂事迹的热潮正在兴起。

此时的沙金茂,耳朵失聪,语音不清,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时光无情,英雄迟暮,唯有眼神还是那么坚毅笃定。

但是,历史没有忘记他,东台人民没有忘记他和他脚下走过的迢迢“沙路”。

披荆斩棘,艰苦跋涉,战天斗地,拔除穷根,带领人民走向富裕……

这是东台百万英雄儿女和他们的领头人一段不平凡的来时之路!

这更是东台面向未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赓续接力、勇往直前、奋发圆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