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关桥一家人-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印象 > 正文

关桥一家人

来源:未知     点击数:3821     日期:2015-07-29 09:32:36
关桥,城里人都知道,这儿曾经是千年古城最繁华的地方。时光流逝,城市东移,关桥日渐冷落。眼下旧城改造步步紧逼,不久这里将会耸起一栋栋高楼大厦,关桥也从此湮没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几天前,里下河水乡全面切入高温频道,迎来今夏首个35℃高温热天,而小城一步蹿至37℃。虽如此,人们依然看

关桥,城里人都知道,这儿曾经是千年古城最繁华的地方。时光流逝,城市东移,关桥日渐冷落。眼下旧城改造步步紧逼,不久这里将会耸起一栋栋高楼大厦,关桥也从此湮没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几天前,里下河水乡全面切入高温频道,迎来今夏首个35℃高温热天,而小城一步蹿至37℃。虽如此,人们依然看到做快递的、送纯净水的、环卫工人和路警在烈日下忙碌。其实,还有一些人同样一如既往地忍受着盛夏的煎熬,也许鲜为人知,华文杰一家便是。
    早上六点,天已大亮,华文杰洗漱、用餐一应停当,蹑手蹑脚地骑着电瓶车悠然上班。他每天都得六点半到岗,雷打不动。殡仪馆远离喧嚣都市,山青水秀,稻香鱼肥,安宁而祥和。此刻,窗外的树叶有些许颤动,两只小鸟趁早凉在树枝上跳跃。华文杰已换好白大褂,走在告别厅外长长的走廊上只待开炉。遗体被送进炉内,华文杰一一查看,黎黑的脸膛被炉火映得通红。这里没有空调,一台大风扇对着吹过来,十来分钟华文杰已汗流浃背,前胸白大褂露出湿湿的两团印痕。潮滋滋的衣裤在电风扇强力吹拂下,一会儿就干了。可转过身去,马上又是汗涔涔的。华文杰不愿到旁边的空调休息室凉一凉,怕冷热骤变人会生病。这大热天,出汗多,他每天都要喝三四瓶开水。昨天工作间的温度高达50℃,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四点,一直在忙。下班脱下工作服时,前后已经凝满白色盐霜的斑渍。在此做了二十五年,华文杰脸色又黑又硬,皱纹纵横,那大都是因为炉火的熏烤。谈起来,他淡定如风,“就当作生活在赤道非洲”。轻轻地说着,嘴角飘过一弯深沉的笑。
    太阳如火球一样从东方升起,已到七点。华文杰的爱人缓缓地关门出来。路上行人寥寥,有的居民在巷子里着炉子,一阵烟随着晨风徐徐袭过来,她低首掩鼻而过。缫丝厂就在家的隔壁,穿过两条石巷就到。一走进抽丝车间,溽热的水蒸气如雾如雨扑面而来,煮茧的那种蛋白味刺鼻呛人。偌大的车间,只见一条条长长的温水槽有序排列。不一会儿,妻子和其他女工一样,头戴白帽,系上围套,光着手臂倚槽而立,在38℃左右的水中挑拣蚕茧,从茧面抽出一根丝头,绕在快速旋转的机器上,于是蚕茧就被抽成一条细长的丝。每条生产线的顶端,都有一口“锅”,80℃的高温,燠热难耐,大家戏曰“ 桑拿间”。每每走近锅口,都好像有一道厚重的热墙推来,逼人后退,让人裹足不前。然而就是在此,妻子每天八个时辰,手一直浸泡在水中,蒸出的汗像水一样流下来,浑身没有一处是干的。有时上洗手间走出去,炎炎阳光下,一阵风吹就是一次乘凉。
    时至八点,华文杰的儿子起床。他是供电公司巡线员。两年前,凭着自己的实力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闪亮入职,他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半小时光景过去,只见他头顶安全帽,身穿厚厚的工作服,背上十多斤的工具包,在柏油公路边巡检高压线路。俄顷,汗水顺着安全帽的带子从下巴一滴滴滚落,头发粘在额前,胸前和背后的衣裳全部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连内衣裤腰都被汗洇得湿漉漉的难受不自在。今天,儿子要巡查十公里线路,跨河道,穿农田,热得张嘴蹙眉。烈焰般的太阳好像就端坐在头顶上,热光硬硬地洒进翠绿的田野,河水发亮,远处村庄如黛。偶尔野风摇曳,儿子停下活计,伫立田埂,对着风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尽情享受这片刻清凉。遥望前面的路,似乎远无边际,心里不禁暗暗地升起一缕缕畏葸。他顺手解下背上的军用水壶,拧开盖子,仰起头咕咚咚地大口喝起来,牛饮一般。而后,耸肩背好工具,嘴一抿,头一昂,迈开脚步坚韧地向前。
    高温酷暑,是对每一个劳动者的考验和洗礼。华文杰和妻子、儿子正是在这烈日炙烤下,各自抒写着平凡人生,把每一个日子过得充盈而丰满。华灯初上,白天的躁热和劳乏已经过去。在关桥北面最后一排的四合院里,华文杰一家团聚。桌上是凉粉、臭干、凉拌瓜,一个素炒一个荤烧,还有一大盆已经凉彻的番茄蛋汤。儿子一回来,三下五除二脱卸全副武装捧起大盆就喝汤,转过身大汗淋漓。儿子的对象也来了,漂亮而勤快。华文杰爱人倒上两杯辣酒,让爷儿俩小抿解乏。晚风轻拂,空调凉爽,一家人边吃边聊,其乐融融。讲世道,谈拆迁,说在中瑞华府那地方买房闹中取静…… 欢声笑语从窗口飘出,在古老的深巷里游走徜徉。抬头望天,恰见湛蓝的天幕上群星闪烁,一月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