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市委全会关键词⑤一区多园 集聚要素 全面提升载体承载力吸附力
以“做城市的思路来做产业”,引导重大项目、优质要素向重点园区汇聚,不断增强产业园区区域影响力。去年,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区、沿海经济区等五个市级以上园区产值规模扩大到930亿元,经济开发区跃升到全省同类园区第九位。这些成果充分论证构建“开发区+功能园区”“一区多园”等模式,全面提升载体承载力和吸附力,对建成制造业发展的引领区、集聚区、示范区的重要作用。
如何做优园区载体?五大园区功能定位清,发展方向明。经济开发区聚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和新材料产业,下大力气突破头部企业,积极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创新转型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高新区重点发展科创、文创、总部经济等“能上楼的产业”,招引半导体、智能装备等高端制造项目,确保创成省级高新区。沿海经济区重点培育大健康、大旅游产业,突破高端绿色智造项目,高标杆打造绿色增长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小锋表示,开发区将锚定使命任务、奋力担当作为。在错位发展上当表率,主攻电子信息产业品牌智能终端项目、智能装备产业整机制造项目,加快向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攀升,着力打造江苏沿海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基地,与各功能园区形成专业协作、产业配套、融合并进体系。在优势互补上做示范,集成开发区“聚”的优势和功能园区“专”的特点,全力突破头部企业、50亿元以上的重特大项目,培育壮大高成长性企业,力争今年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45家、纳税超2000万元企业10家,推动形成龙头引领、骨干支撑、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在项目建设上走在前,对标“5个月新常态”要求,成立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实行全周期、全流程跟踪服务,做到“问题不解决,班子不解散”,从快抓好厂房主体封顶、设备调运安装、员工招聘培训等关键节点,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办证、竣工即投产”,全年新开工、竣工5亿元以上项目各10个以上。
眼下,各镇按照园区整合要求,加快孵化器、邻里中心、数字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定位,抬高标准加强园区功能性设施建设,心无旁骛深耕产业特色,做大规模,增强实力。
市合金材料产业园紧扣打造“双百亿”市级园区目标定位,突出招商选资、转型升级、载体提升三项重点,提升园区经济总量、企业科技含量、产品品质质量。时堰镇人大主席、市合金材料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何学军从三个方面梳理下一步工作举措。招商引资再精准,实施招商引资向选资方向转变、项目向高科技含量方向转变、产品向合金关联度方面转变,力争年内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个。功能载体再优化,提档升级配套设施,扩大园区集聚力、承载力,新建污水处理厂、科技孵化器、邻里中心,同步推进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配套项目招引,为园区提供科研开发、创业指导等综合服务。项目转型再加速,一手抓倒逼转型,一手抓引导服务,深入推动企业技改扩能、智能化改造及企业合作,力争园区今年实现全口径开票销售150亿元,规上企业开票销售110亿元。
南沈灶镇围绕打造东台精密制造产业配套园区定位,重点向模具和制造设备集聚,不断提高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度、经济密度和投资强度。镇党委书记丁进东表示,将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园区载体建设作为经济争先发展的主战场,建强工业主导镇,促进发展高质量。夯实项目承载基础,突出工业污水管网配套、燃气供应规划建设,做好西拓北沿,强化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对外形象和项目承载功能。培大育强骨干企业,一方面重抓骨干企业培大育强,重点培育好源耀生物、君安新材料等,力争源耀生物早上市;另一方面重抓增长型企业培育,年内力争新增规上企业3家。全力以赴招商选资,力争年内新招引6个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优化项目服务,当好“店小二”,力推重大项目快落户、快审批、快投产。(张一峰 陈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