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才破“土”飘香释放发展动能
近期,我市有5人获评省乡土人才高级职称,所涉专业涵盖发绣、西甜瓜种植等,为推进强村富民发挥重要作用。
乡土人才是传统技艺的传承者、群众致富的领路人。去年,我市首次启动乡土人才初、中级职称申报评审工作,面向扎根和活跃在民间,从事技艺技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本土人才,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进一步发挥示范引带作用。
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是盐城市唯一一家“江苏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公司董事长卢克松介绍,公司积极引导农民栽桑养蚕,成立蚕农合作社,与蚕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合作社+公司+工厂+农户”贸工农一体化的“富安模式”,使农户避免风险,又通过企业利润反哺调动农户积极性。目前,富安蚕业基地覆盖东台、大丰、泗洪三县市,12个乡镇、25万农民跨县市加盟,建成10万亩蚕桑基地,每亩年收入近万元。
发绣,以头发为原料,是东台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在东台发绣界,提起陈伯余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年过半百的陈伯余干发绣这一行已有三十多年,他的工作室被评为“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如今,陈伯余的生活依然围绕着发绣,指导学生、推广发绣,自己也坚持创作。他说,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是找到年轻人感兴趣的发绣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目前,我市成立东台发绣、东台蚕业等多个行业协会,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及展览、评比等各种活动。根据各镇区产业特点和群众需求,协会骨干组成“土专家”“田秀才”服务团,深入农村基层一线,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让农民群众在田间地头学到致富技术。
东台西瓜闻名海内外,是三仓镇的富民产业。在三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许鹏创办的金津果业有限公司拥有西瓜基地3万多亩,长出的西瓜9成以上是盒马鲜生、百果园等精品水果店的“招牌”好瓜。许鹏积极推动东台西瓜品种更新换代,不厌其烦向农户介绍现代经营理念和先进技术,带动1万多农户依靠发展绿色设施瓜菜走上致富道路。他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等多项荣誉,得到社会和群众的好评。
苏北里下河地区老百姓散养的草鸡蛋口感好、营养佳,但由于缺乏自己的品牌,产品只能在农贸市场销售或零卖,附加值不高。李惠平返乡领办东台市兴凤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万凤”商标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首批吸引12户养殖户加盟,而今发展到156户。他给养殖户传经验、传技术、走市场、跑销路,带动养殖户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
在乡土人才的带动和辐射下,我市“四个一”特色产业年产值超12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12家,建成三仓西瓜、五烈稻米、弶港甜叶菊、富安桑茧等18家现代农业园区。在此基础上,我市从土地、融资、激励、环境等方面制定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扶持乡土人才创业兴业,引导民间乡土人才入园创业,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截至目前,我市各类乡土人才总量超10万人,他们正为我市“产业强市、品质兴城、实干惠民”提供日益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