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生态牌 创优水环境 唐洋镇“以鱼养河”做好碧水大文章
早春三月,杨柳依依,桃花灼灼,小鱼儿嬉水畅游。随着郭沙村在郭联河的5000尾鱼苗投放完毕,今春,唐洋镇已有17个村,53条镇村河道约1000亩水面实施了“以鱼养河”。
“以鱼养河”,打好生态牌,做好水文章,让河道“死水”变集体经济“活水”。这是唐洋镇坚持绿色发展,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动新实践。
该镇把打造生态幸福河湖作为水环境治理总目标,率先探索出“以鱼养河”新模式。联灶村是该镇采用“以鱼养河”生态模式的第一村。近年来,该村河道饱受水草之害,打捞压力大,人力成本高。在村干部倡导下,几位能人自掏腰包买来鲢鱼、草鱼等鱼苗投放到村中心的三中沟河,成效显著。漂在水面的秧花消失了,年底,肥美的鱼端上百姓餐桌,村民脸上乐开了花。
无独有偶,乐元村张坝河段约有2.5公里长,每年为解决河道水草要花去不少打捞费。该村找问题、谋方法,最后思想统一到“以鱼养河”生态模式上,通过村筹集、干部群众自筹,一下子投入5000尾鱼苗。如今的乐元村,“碧水映绿鱼欢畅”的景象随处可见,水环境显著提升,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该村还获得省水美乡村称号。
今年,唐洋镇进一步凝聚共识,瞄准症结精准发力,聚焦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今春,全镇通过河长清河行动,全面治理枯萎水葫芦,水质有效提升。实施生态治理,各村适时选择部分适宜养殖河段,通过村倡导、集体投入、村民参与、能人承包、在外乡贤捐赠等方式多措并举投放鱼苗,积极实施“以鱼养河”生态治理模式,共同营造群众幸福、满意的人居环境。(张莉琳 王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