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牢牢抓住制造业创新转型“牛鼻子”-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牢牢抓住制造业创新转型“牛鼻子”

来源:未知     点击数:1728     日期:2021-04-10 18:07:38
牢牢抓住制造业创新转型“牛鼻子”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高举“产业强市”大旗不动摇,重中之重就是要牢牢把住制造业创新转型这根“定海神针”。当前,我市制造业发展进入“蝶变质变”新阶段。构建“双循环”新

牢牢抓住制造业创新转型“牛鼻子”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高举“产业强市”大旗不动摇,重中之重就是要牢牢把住制造业创新转型这根“定海神针”。

当前,我市制造业发展进入“蝶变质变”新阶段。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实现制造业率先突围,事关东台能否在区域版图重塑中走在前列。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方向是“智能制造”,主攻目标是“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路径是“锚定高端、沿链聚合、做优生态、集群发展”,这即是我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和思路既定,契合中央精神,顺应发展大势。

紧扣高端导向,打造更富引领力的产业集群。突出扩总量、提质量,加速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一方面,深耕主导产业。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产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要素,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培育计划,更大力度推进“全员全域全年”招商,重点突破智能终端企业和整机制造龙头,全力突破50亿级、百亿级重特大产业项目,形成现实增长点,加紧全链条聚合、集群化扩张,擦亮“江苏沿海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基地”新名片。另一方面,提升园区质态。推行“开发区+功能园区”“一区多园”模式,进一步明晰组织架构、体制机制、资产债务、功能定位,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创新研发等功能短板,切实提升承载能力,以更优平台助力产业提质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

持续深耕转型,打造更富竞争力的企业雁阵。“企业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就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鼎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当好企业家的坚强后盾。对企业家而言,“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格局,也有要脚踏实地的定力”,聚集主业,勇于变革,坚毅前行,努力成为行业领跑者。要“一企一策”,纾忧解困,保障要素需求,引导企业全力“争星创优”,推进主板上市。要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产品和行业“小巨人”企业培育,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行动,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使东台中小企业既长“块头”更长“肌肉”。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更富内生力的发展动能。把培植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第一抓手,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突破年”活动,统筹推进高企培育、高企上市、“高升规”、数字化转型、知识产权护航“五大行动”,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平台建设力度,加快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扩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集聚。积极融入长三角创新体系,发展“域外创造+东台制造”离岸研发合作模式,提高科技创新应用水平。

突出集约利用,打造更富支撑力的保障体系。向存量要空间,用服务增效益,以质量促发展。更大力度开展“三项清理”,加大低效土地、厂房、楼宇开发利用,加快盘活闲置资产,倒逼低效产能“上楼”,停产企业“退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好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中小企业转贷基金,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定期组织用工招聘活动,拓展外埠劳务基地,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季节性用工需求。树立亩产论英雄导向,加大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硬性指标约束,严格组织评审,强化效益跟踪,促进资源向重点区域、优质企业集中,让“寸土生寸金”。

聚焦数字经济,打造更富爆发力的“数字东台”。围绕数字强基、数字优政、数字善治、数字惠民、数字兴业“五大工程”,在“新产业”“新应用”“新设施”上下功夫,全面加快“数字东台”建设。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叫响“东台智造”品牌。突出数字赋能,锚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主攻方向,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打造行业标杆工厂。加快5G网络布局和商用,扩大“智慧东台”APP用户群和应用率,打造数字应用新图景。

迎风起航前景璀璨,春潮涌动百舸争流。让我们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时代使命,高举“产业强市”大旗不动摇,满怀豪情再出发,扎实苦干争一流,努力开创制造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