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闸站科学调度全力排水
7月4日晚—5日上午,我市遭遇入汛首轮强降雨,降水量达到20年一遇标准。记者从市防指了解到,台城市区降水量210.4毫米,最大降水量287毫米,全面超警戒水位,堤东部分河道最高水位达3.6米,市区部分地段出现局部积水。全市水务部门加速调度各闸站,全力排水、分洪,将水位全线退至警戒线以下,有效缓解了积水状况。
我市在水利区划上以通榆河为界,分为堤东沿海垦区、堤西里下河圩区两大水系。通榆河沿线建有安丰、富安、东台、东台二站四座抽水站,四站同时开启,助力积水消退。主城区总面积21.76平方公里,穿城而过的河道有通榆河、泰东河、串场河、何垛河,属里下河水系。依靠串场河南闸站、东亭闸站等防洪设施,城区实现大水不进水、大灾不见灾。
“5日下午四点,水位全部退出警戒线。”据高新区水务站负责人介绍,川东港影响处理完善工程带来的排涝效益令人欣喜。此前,高新区地势低洼,防洪排涝问题一直存在,群众反映强烈。去年川东港影响处理完善工程完工,在高新区范围内建设4座闸站,形成了防洪排涝体系,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沿海堤防是我市经济社会的生命线工程,沿海修筑挡潮海堤90.7公里,建有川水港闸、梁垛河闸、梁垛河南闸、方塘河闸四座挡潮排涝闸。里下河共有102个圩区,建有排涝泵站365座、圩口闸964座。市水务局及时调度沿海4座涵闸,日夜向外海排水,封闭里下河圩区,提前开启泵站排涝。成立17个业务指导组,奔赴各镇区指导督查。全体水务人奋战在防汛排涝一线,24小时值班值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