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村 红色领航绿色发展




苍松劲柏,庄严肃穆。新街镇方东村烈士陵园内,宋文邦、鲁正红、周铁宝等百名烈士安眠于此,忠魂烈骨,百姓崇敬,树丰碑“立德立功永垂不朽”以表怀念。
方东蕴藏着雄厚的红色力量。1947年2月,宋文邦和鲁正红在如东枣儿树口子战斗中英勇牺牲;1944年1月,中共党员周铁宝在攻打驻扎在李堡的敌军时不幸被捕牺牲。三人均被当地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后将他们的家乡以烈士命名。1956年三村合并更名为方东。从村史资料获悉,该村记录在案的烈士共计9人。新街镇烈士陵园也设于该村境内,每逢清明,学校师生、机关干部、附近群众一起前往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一代一代,经久不衰。
“革命烈士英名永存。烈士们的热血牺牲,为我们赢来了和平生活,我们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江苏好人”穆红霞忆及革命烈士的精神,感慨颇深。穆红霞小时候就熟悉烈士故事,并以革命精神鞭策自己和家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去年盛夏,她曾冒着酷暑,组织方东群众将别人不慎掉落在路边的几十头猪找回并帮忙装车。
红色浸染,汇聚成方东百姓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也成就了今天绿满大地的苗木特色产业。方东苗木起源于清末实业家张謇在此开荒垦殖种棉花、百姓在房前屋后种植苗木防风固土;发展于改革开放后,聪明勤劳的开拓者奔着致富目标,大胆尝试发展苗木作为特色经济作物。如今,苗木已成为村内支柱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树,“钱袋子”鼓了,幸福指数更高了。据统计,村中现有10亩以上苗木大户100多户,形成2个千亩连片苗木生产基地。现有苗木专业合作社2家,苗木电商60多户,苗木一条龙服务人员800多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户均存款超30万元,全村土地绿色覆盖率达65%。
在苗木产业发展中,共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缪东霞,个子不高,却是致富带头人。她在苗木的氛围中长大,如今承包300亩土地种植苗木,还兼当苗木经纪人,将家乡优质苗木卖到全国各地,让百姓走向更高水平的小康。像缪东霞这样的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在方东村为数不少。一名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汇聚成方东发展的坚强动力,凝心聚力打造了方东“‘林’航发展、大‘方’异彩”党建品牌,形成了“党建+产业”“党建+文化 ”“党建+民生”“党建+治理”等特色,在强村富民、生态文明、基层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员干部以发展苗木产业为主线,发挥党支部示范效应,积极实施党员带动、电商助力、培训辅助等模式,把党建堡垒融入产业发展各环节,按照“产业新、带动广、服务强、效益好”标准,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同时,利用党员远教平台,辅导培训种植、电商业务等知识,做大“产销”一条龙全产业链,引导广大群众电商创业,推动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线上销售破亿元,有力助推苗木品质品种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电商互促互进。
依托能卖钱的树,优化能卖钱的景。方东村创成特色田园乡村,被评为江苏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是我市乡村旅游的重要节点。走入方东,绿荫如海,一处处精心打造的小景、设施在绿树掩映中展露新姿。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内设服务大厅、图书馆、棋牌室等,百姓办事方便,身心愉悦。新街苗木展示馆毗邻服务中心,全方位展示方东苗木发展历程。沿着彩色道路,走向田园深处,新打造的林家抑水、张謇登岸处、电商会客厅等节点,与原有的亲水平台、24节气墙、黄杨盆景园、柿子园、苗木生态园等相互映衬,彰显景在村中、村在绿中的特色田园风貌。
红色传承亘古绵长,绿色生态造福子孙。今年,该村建设再起航,力推人居环境示范区创建,进一步改善百姓居住环境,媲美全国有名生态村,接轨康养小镇,承接溢出效应。该村党总支书记吴志东表示,方东村将继续深挖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垦殖精神,围绕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品牌,持续做好苗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苗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同时,通过基础设施配套和旅游节点打造等措施,不断提升生态宜居品质,切实增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叶海慧 魏颐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