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市法院以绿色司法守护大美湿地-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市法院以绿色司法守护大美湿地

来源:未知     点击数:1359     日期:2021-09-09 10:07:00
自黄海湿地环境资源法庭设立以来,市法院始终坚持系统保护思维,大力践行修复性司法 ,以绿色司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倾力守护黄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多频共振奏出交响乐该院深刻把握修复性司法的核心理念,坚持修复性司法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本身的修复,也是对被破坏的生态和谐关系的修复。在案件

自黄海湿地环境资源法庭设立以来,市法院始终坚持系统保护思维,大力践行修复性司法 ,以绿色司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倾力守护黄海湿地生物多样性。

多频共振奏出交响乐

该院深刻把握修复性司法的核心理念,坚持修复性司法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本身的修复,也是对被破坏的生态和谐关系的修复。在案件办理中,将“修复”这个关键词贯穿于案件的审理、判决以及判后修复的全过程。注重阐发庭审教育功能,通过专家证人出庭等形式引导被告人认识自身行为危害性,协助被告人内心重塑保护环境的价值理念。发挥判决指引作用,指明修复方式、时间、地点,将生态修复方案纳入判决文本,引导被告人自行修复。判后积极组织被告人参与法治宣传、生态修复活动,实现被告人从生态环境破坏者到大美湿地绿色守望者的角色转型。

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

以“修复性司法实践+社会综合治理”为导向,建章立制、靶向施策,积极创新环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施行多元化修复手段。在修复主体上,明确以侵权人自行修复为原则,缴纳修复金;在修复地点上,以原地修复为主,异地修复为辅;在修复方式上,积极探索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役代偿等多种修复手段。同时,市法院通过常态化开展巡回审理、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理念。近年来,该院组织增殖放流8次,放流鱼苗24万鱼尾;规划林业生态修复基地1000亩,开展补种复绿4次,补种面积120余亩,补种苗木6000余株。

多方联动画出同心圆

独木不成林。为加强日常联络、保障信息共享、强化内部协调,推动修复性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市法院与黄海湿地生态功能区内各司法执法机构倾力协作,签署多个司法协作协议,在东台条子泥、大丰麋鹿、射阳丹顶鹤、建湖九龙口等自然保护区设立环境资源保护司法保护基地,定期在基地内共同举办联席会议、开展法治宣传、落实生态修复。今年植树节,该院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在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司法保护实践基地开展补种复绿工作,补种树木500余棵。今年6月26日,在一年一度的如东县放鱼节上,与如东检察院、公安局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大黄鱼等鱼苗数万尾。许翰文 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