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丰硕 “五民”建设引领为民办实事百花齐放-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丰硕 “五民”建设引领为民办实事百花齐放

来源:未知     点击数:1793     日期:2021-09-24 09:11:45
黑臭水体整治、天然气入户工程实施、老旧小区电梯加装,一项项民生工程暖了民心;“东台最懂你”擦亮营商品牌,投资环境持续优化,获得企业家频频青睐;图书馆综合体集阅读、交流、体验、展览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富民”、推进乡

黑臭水体整治、天然气入户工程实施、老旧小区电梯加装,一项项民生工程暖了民心;“东台最懂你”擦亮营商品牌,投资环境持续优化,获得企业家频频青睐;图书馆综合体集阅读、交流、体验、展览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富民”、推进乡村振兴“利民”、保障和改善民生“惠民”、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便民”、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安民”上持续发力,全市党员干部下沉基层、融入群众,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突出发挥市委中心组成员这一“关键少数”作用,带动全市党员干部“绝大多数”,推动实践活动向深层次发展。

领导“领着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示范带头,其他中心组成员紧紧跟上,结合挂钩联系点和工作分工,深入一线调研,掌握基层实情,推进难题破解,先后领办第一批20项和第二批90项民生实事项目,为全市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放样子、做表率。

各级“比着干”,市级重点实事项目发布后,各镇区、部门陆续发布重点项目424项。实事项目普遍突出“小切口”引来“大变化”、“小确幸”带来“大幸福”,挂图作战推进落实,全市上下形成了思想上“以百姓心为心”、行动上“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浓厚氛围。

合力“求实效”,各镇区、部门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办实事成效的最高标准,通过实地查验、回访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事项目进展情况跟踪问效。市巡回指导组认真履行职责,督促问题解决,总结推广经验,确保实事项目办实、办好、办出成效;市纪委监委精心组织开展“惠民护航1+4”专项行动;市委组织部加大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落实力度;市委宣传部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彰显办实事导向,为“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营造良好的政治和舆论生态环境。

在破解工业企业运行和项目建设难题方面,市里组建土地、资金、用工三个服务专班,建立纳税50强企业、开票50强企业、盐城重点工业新建项目、重点技改项目和“两重一实”项目名录库,第一时间收集汇总服务需求,第一时间提请会办,第一时间反馈相关镇区及企业。1-8月份,通过服务专班线下收集服务事项110件,办结92件,办结率83.6%;办结事项中,土地类11件,资金类14件,用工类10件。同时,推动服务企业云平台推广应用向小微企业延伸,通过云平台线上收集服务事项576件,已办结525件,办结率91%。

聚焦教育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市教育局广泛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实施学校基础设施提升、创建平安校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层学校减负提质等10项行动。各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总体顺利,部分学校改造提升小型工程、新四项教育惠民工程课桌椅更新和直饮水等项目已提前完成。在课后服务方面,从今年秋学期开始,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涉及义务教育学校58所,服务学生53730人,参加服务教师3831人,做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学生全覆盖。抓好学生作业管理,5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一校一案出台作业管理细则,切实把“双减”任务落实到位。

市公安局探索创新便民利企举措,推进审批集中办理“一窗办”、“盐之e警”综窗建设“就近办”、服务企业绿色通道“急事办”、老年人办证定制服务“专属办”。整合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将多个业务警种受理的34项县级公安机关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政务服务窗口办理,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将公安审批集中办理模式推广至基层所队,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针对有出国商务需求的企业确需加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情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第一时间开辟办理证照“绿色通道”;细化推出老年人办证便利措施,全面优化定制老年人办证专属服务。

市学教办践行“一线工作法、首问负责制、闭环督查制”要求,推行为民办实事“清单”式管理,以发现问题实打实、确定项目细而细、销号问题清又清为导向,对所有实事项目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跟踪管理,形成工作闭环。镇区和部门单位通过“圆桌会议”“梦想改造”“‘码’上商量”“你点单、我服务”“民生直通车”等创新措施,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张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