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系列报道 以路为景丰富生态内涵-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系列报道 以路为景丰富生态内涵

来源:未知     点击数:2033     日期:2022-01-17 09:30:55
深冬时节,黄海森林公园正以特有风情,尽情展现华东地区最大平原森林的别样风貌——刷有“黄蓝绿”标线的旅游公路带着明丽色泽蜿蜒远方,两旁的水杉遥指蓝天。与之毗邻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条子泥湿地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和江苏省世界自然遗产空白,进一步擦亮平原森林、沿

深冬时节,黄海森林公园正以特有风情,尽情展现华东地区最大平原森林的别样风貌——刷有“黄蓝绿”标线的旅游公路带着明丽色泽蜿蜒远方,两旁的水杉遥指蓝天。与之毗邻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条子泥湿地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和江苏省世界自然遗产空白,进一步擦亮平原森林、沿海湿地、候鸟天堂三张东台生态金名片。

串点成线,我市200多公里旅游公路路路相连,融入风景,联动乡村,生态盛景一路绽放。

近年来,我市利用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及盐城市美丽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契机,结合范公堤、滨海湿地、平原森林等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高水平规划建设旅游公路,配套实施农村公路服务驿站,构建集生态景观、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景观廊道,有效串联全市重点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形成以黄海滩涂、生态湿地、盐渎文化、田园花海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空间新格局,全市旅游业年收入超100亿元。

在东部沿海,通过借景、融景等方式充分诠释历史文化遗迹和民情风俗,路有风景站有特色。达林路、花林路、旅游公路一号线、海堤公路、条子泥支线等一条条脉络清晰的旅游公路,描绘出一幅幅旅游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画卷。特色农村公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被央视、新华网、今日头条等各大新闻媒体深度报道。

顺着堤西里下河地区密布的水网,一条条旅游公路将独具特色的水乡风情延伸到脚下,周黄、红庄、临塔等生态美丽乡村依托路网腾飞,“农旅+”效应进一步放大。

在梁垛镇临塔村,路不仅改善通行条件,更带动村貌焕然一新,奔波旅客因景而停、叩门而入比比皆是,一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发展新貌,也总要点一声赞、发一发朋友圈。近年来,临塔村因地制宜,在环境管护精细化、强村富民产业化、人文元素旅游化、载体建设特色化、社会治理高效化、社区运营市场化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产业与生态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从修路到修品质路,再到修美丽旅游公路,市委市政府立足民生需求,在丰富生态内涵中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幸福指数。今年,我市将继续把旅游公路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实施,重点建设旅游公路3号线、银杏大道等景观道路,全长90余公里。(陆军 叶海慧 黄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