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常客” 缤纷年味浓 我市文旅融合再添新意

春节期间,东台年味十足。主题实景演出、亲子游园会、新春灯会、民俗演艺等活动内容丰富、精彩连连,文旅融合多点开花串联起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尽享欢乐假期。
大年初一,央视《新闻联播》聚焦黄海森林新春游园会,东台生态画卷再次通过央视镜头走进千家万户;《江苏新时空》“多彩民俗欢度佳节”专题中,点赞西溪《天仙缘》《范仲淹》实景演出、非遗表演、汉式婚礼等主题活动,“圈粉”无数。大年初三,《江苏新时空》《新闻空间站》关注安丰古镇“写春联、皮影制作、吹糖人、捏面人、绣发绣”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感受非遗传承中,非一般的年味。大年初五,央视二套《第一时间》再度报道东台年味。大年初六,央视十三频道报道东台安丰非遗。春节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网、交汇点、学习强国、紫牛新闻、网易新闻等全网主流媒体密集报道,东台文旅知名度、美誉度持续叫响。
春节期间,我市多个景区依托各自禀赋资源,各类特色文旅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在国家非遗董永七仙女传说的发源地——西溪千年古镇,情境戏剧《范仲淹》《天仙缘》实景演出,将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汉服游行、汉式婚礼在晏溪河畔浪漫开启,市民和游客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参与感十足。“赏民俗、赏年味、闹新年……”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虎虎森威 林年有余”新春游园会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安丰古街游人如织,处处装点“红装”,一砖一瓦诉说着千年传统和无尽乡愁。“勺年味,鹬新春……”,冬日的寒冷丝毫没有减退条子泥的热度,八方游客竞相一睹“中国最美海湾”的生趣和风采。“甘港老家,怀念曾经的年味……”,新春生活集,让我们知道,过年除了鞭炮和新衣裳,还有曾经热闹的集市和那一抹忘不掉的乡愁。巴斗村、临塔村等众多网红景点凭借独特的乡村新风貌,迎来一波“田园游”新高潮,成为周边乡村旅游新亮点。
新春书香不“打烊”。在我市,利用假期读书充电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新选择。返乡大学生、文艺青年、父母亲子,安静求知的身影为假日的图书馆增添了一抹暖色。年味是春意、是国潮、是古韵,新年以来,全市文博场馆以丰富多姿的活动喜迎新年,书画展、灯谜会、历史展,为全市人民送上一份份气韵生动的文化大餐。
在举办精彩活动、提供温馨服务基础上,各大景区和文化场馆始终坚持“严”字当头,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安全举措。 严格落实“双码+体温”检测,全市景区均配备口罩监督员,进行全覆盖引导巡查。西溪景区的“一码游园”,黄海森林的即时消杀,安丰古街的流动志愿者……让留东过年好玩更安全。
近年来,我市全域旅游多点开花,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医疗、教育、产业3个专项协议正式签订;旅游公路1号线入选全国“诗情画意旅游路”,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条子泥景区跻身国家4A级景区,当选全国美丽海湾,西溪景区获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巴斗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东台入选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第三次进入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位居全国县域GEP百强第31位。运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我市在绿色发展新赛道中示范领跑。依托森林湿地、古镇古街、美丽乡村,突出“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全景全时全龄共享”,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文旅产业向休闲、度假、康养、会展、商务复合型转变,促进生态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顾敏张莉琳 刘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