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沿海排头兵 建设品质幸福城

振兴大桥
北海路下穿工程
串场河生态廊道
一端连着城市功能,一端连着民生福祉,东台城建的脚步从未停止。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谋划实施一系列新战略、新布局、新举措,城市建设呈现“大格局、大项目、大手笔”和“高品质、高能级、高质量”的良性态势。“一城四区”紧密融合,城市能级大幅跃升,“个十百千万”工程深刻重塑了城市的形态业态质态,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质活力持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重承载 城市能级大跃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七里漾仿佛是一颗游离靠岸的夜明珠,在城市金腰带何垛河边上熠熠生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错落于亲水栈道旁;喷泉水雾在音乐中翩翩起舞;璀璨的灯火将基因桥照得通亮,桥下的人们三五成群,信步而行……每每看到此情此景,过往的人无一不惊叹这一城建精品,曾经这里是拥堵沉闷的老街巷,如今是华丽高端的城市休闲区。
重塑城市核心区,七里漾先导区不仅带来形态上的改变,还在质态业态上实现飞跃提升。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厅、书吧,潮流火热的TD闹吧、剧本杀馆,网红餐厅山水溶洞火锅、左邻优社西餐厅等品牌商家争相入驻,扮靓城市夜生活。不久前,七里漾主题休闲片区成功入选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第二批试点名单,成为名副其实的打卡点、游憩地。
这样的大手笔还有很多:逅海、草市街古香古色,汇聚全国各地百余种风味小吃,是舌尖上的美食天堂;结发街紧扣爱情主题,一纸婚书、爱情邮局、1314石板路等节点造型新颖独特,浪漫唯美的气息盈满街区;串场河文化景观带展现新风貌,月塘湾等重要节点陆续向市民开放……
城市发展,路桥基建也跑出加速度——
2021年8月26日,北海路下穿新长线及盐通高铁线工程、北海路东延工程正式通车,为“一城四区”产城融合互动发展奠定扎实的交通基础,对交通枢纽工程、高铁组团布局及城市“东连”具有重大意义。
2021年12月6日,我市首座全钢结构市政桥梁振兴大桥顺利合龙,它既是振兴路跨通榆河大桥新建工程的重要节点,也是振兴路东西向无障碍贯通的关键所在。
2021年12月30日,东台至兴化高速公路东台段开工动员大会召开,东台西出无高速的历史将被改写,为我市陆海联动、向海发展、跨越赶超提供重要支撑。
一个个重大基建工程为城市发展打牢基础,我市系统实施的1314个功能项目中,还包括溪北路、北海路东延、东亭路快车道等道路竣工通车,省道229建成通车,新建改建市域骨干道路40.2公里,旅游公路1号线在全国美丽农村路评选中获最具人气路第2名,获评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品质落笔、大地着色,东台这座四通八达的“活力之城”呼之欲出。
微更新 百姓生活更幸福
北海中路道路大修工程,两晚就翻新了一条路,这得益于我市在盐率先引入国际领先技术——整形就地热再生工艺。
当七辆道路专用施工车辆组成的小车队在路面缓慢行驶后,灰色老旧的路面旋即变成崭新乌黑的沥青路面,不过半小时,新的路面便可通行。以往城市主干道翻修工程免不了会带来机械噪音和通行堵塞,但整形就地热再生工艺不仅节能环保降噪,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施工速度,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捷。
背街后巷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连通着千家万户,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曾经的康复西路路面低洼不平、道路破损老化、边沟排水不畅,一度给附近居民和来往行人带来不便。经过市政养护翻修改建,现在的康复西路焕然一新,路面整洁平坦,停车线整齐划一,更加流畅的通行能力还极大地缓解了周边交通压力。
以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加快共建共享,坚持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民生优先的行动指向,我市通过系统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城区面貌每天都有变化,处处焕发异彩。
天然气入户、安装充电桩、增设停车位……2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全面竣工,让居民住得更舒心;解决背街后巷“环境差”“秩序乱”等难题,打通道路“微循环”,让百姓生活从“将就”到“讲究”;既有小区加装电梯,已竣工6部、18部在建,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5条10年以上城市道路大修,人民群众居住环境更加优美,出行条件更加便捷。去年我市全年完成10538户棚改,创历史之最,棚改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介绍,棚改工作连续三年获省政府表彰。
“颜值高了”“道路宽了”“功能全了”……一个个小细节背后,是城市建设者工作扎实用心、埋头苦干的结果。
再起航 品质兴城谱新篇
2月22日上午,振兴路跨通榆河段新建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中,50米高的振兴大桥主塔搭建完成,目前道路建设所需的雨水管道、检查井底板等材料已陆续进场等待施工,定向河桥正在场地准备中。振兴路跨通榆河段新建工程全长约1600米,主要施工内容除桥梁工程外,还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照明工程及相关附属工程,整个工程计划于2022年6月全部完成。
2月23日下午,站南安置区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数台大型机械设备轰鸣作业,近千名工人奋战建设一线,两期工程同步推进。站南安置区项目占地150亩,建设18栋高层建筑以及相关配套共32个单体,建成后可安置1700多户,有望在今年底达到竣工验收的条件。
2月24日上午,玉带街特色街区改造工程建设现场,整形就地热再生机组正在对路面进行出新,不过半天的工夫,呈现在市民面前的已经是一条崭新平坦的新路。作为我市打造的10条特色街区之一,玉带街特色街区设计以儿童友好为主题,建成后将为市民带来更多书香传递、童趣生活体验。
开新局,谋新篇,城建前进步履不停。今年,我市将以“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争先追求,锚定“绿色智造地、生态康养城”的战略定位,坚定产业强市、品质兴城、实干惠民的奋斗指向,按照“城市能级提升行动”工作部署,注重内外兼修,优民生补短板,建设形象更优、活性更足、能级更高的美丽宜居城市。
扎实推进振兴路跨通榆河大桥、经十路、红兰路西延等工程,确保上半年竣工,促成“一城四区”深度融合。加快七里漾二期工程建设,新建宋韵街区、希尔顿酒店、邻里中心等功能项目,繁荣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高标准打造串场河城市田园风光带,与通榆河、何垛河形成“半马”绿道。
实施寺前街、玉带街等6条特色街区建设,积极发展高端商务、文化休闲、特色餐饮等都市经济。因地制宜丰富城市家具、建设胶囊公园,新增完善城市公园绿地5万平方米,打造“东台董小园,城中遇见美”胶囊公园省级特色品牌。
进一步实施城市棚改,努力让更多市民改善住房条件,改造81个、170幢、5000户老旧小区,强化涉老设施配套,让老年人居住更方便、更舒心。打通16条断头路,陆家滩路、新民路、金光路、北关路等按期建成通车,年内实现市区断头路全面打通、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面改造、100户以上连片棚户区全面更新。实施城市社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16个项目,完善医疗、幼托、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5分钟社区便民圈”“15分钟城市生活圈”。
品质城建,撑起了这座城市的“四梁八柱”,可圈可点的亮点远不止这些。(班雪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