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尊重自然规律 功成不必在我 万亩沿海盐碱地生态防护林抹上第一片新绿-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尊重自然规律 功成不必在我 万亩沿海盐碱地生态防护林抹上第一片新绿

来源:未知     点击数:1337     日期:2022-04-07 17:49:27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条子泥畔方南垦区荒滩碱地上,新建500亩生态防护林完成过半,一株株新栽的树苗,吐露出嫩绿的新芽。去年,我市被列入参创国家森林城市的县级行政区域。在严守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红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沿海滩涂空间大、绿化生态底蕴厚的优势,与时俱进推出科学造林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条子泥畔方南垦区荒滩碱地上,新建500亩生态防护林完成过半,一株株新栽的树苗,吐露出嫩绿的新芽。

去年,我市被列入参创国家森林城市的县级行政区域。在严守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红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沿海滩涂空间大、绿化生态底蕴厚的优势,与时俱进推出科学造林新举措,与省林科院合作,计划用5年时间在沿海重度盐碱地造林1万亩。筹划阶段,有同志提出盐碱地条件差、造林难。市主要领导当即反问,黄海林工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以“敢叫荒滩变绿洲”的气概成就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造生态林园。现在的条件还会比当时更差吗?有同志提出,盐碱地造林周期长,见效慢。市主要领导态度鲜明:十年树林,绝不搞政绩工程,造林一定要讲究科学。在反复论证基础上,请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订立合作协议,科学规划,科学造林。

去冬今春,省林科院专门组织8人专家团队,沿着85公里海岸线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地踏勘,每天起早贪黑挖取上百份土样详细分析。1万亩规划林地,分为大小上百个地块,大的数百亩,小的只有十亩。在植树现场,省林科院沿海防护林试验站站长、研究员隋德宗把沿海盐碱地造林要诀概括为五句话:通水系,排碱降盐;改土壤,翻耕施加有机肥,抬田成垅抬高地形;选树种,选择沿海适生树种;巧种植,要把树植在垅上,塘不宜深,塘下铺隔盐层;防返盐,树苗栽植之后,要覆盖浅耕,切断盐分上升渗透的“毛细血管”。今年在方南垦区实施的500亩盐碱地造林,栽植树种包括乌桕、楝树、榔榆、柽柳、皂荚等。植树节造林开始时,一时没有组织到榔榆的合适树苗,造林单位市国资公司专门组织专家评审,改植白腊。

据了解,万亩盐碱地生态防护林建设划分为沿海碳汇林区、景观防护林区、生态防护林区和重盐碱地造林示范区等类型。新春期间,我市在条子泥湿地公园高涂海堤东坎山水滩北侧建设80亩碳汇试验林。从苗木栽植到后期生长管理,省林科院全程跟踪管理监测。从这里,我市正迈开走向碳汇经济的第一步。(赵小石 张一峰 叶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