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做靓最美海湾书写“中国样本”
春日的条子泥草长风和,有观鸟者发现,连续数日有超过万只的候鸟白腰杓鹬作客条子泥,在“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等处停歇觅食,场面壮观。
据了解,白腰杓鹬是新晋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物种。据专业观鸟人士介绍,过去曾发现千余只白腰杓鹬种群在条子泥湿地停歇,今年如此庞大的种群飞临实属罕见。
生态好,“稀客”到。据悉,条子泥“720”是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修复两年来,来此停歇的珍稀鸟类达100多种。在全球沿海区域潮间带栖息地不断消失和退化的大背景下,这块人退鸟进逆生长的“新土”被国际社会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
近年来,我市大力践行“两山”理念,努力放大世遗效应,形成保护与发展“二重奏”,成功走出了一条沿海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路径。
作为全球9大迁飞区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重要节点,每年有400多种、上百万只候鸟在东台沿海湿地休憩、换羽。为切实加强鸟类保护,东台沿海经济区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红树林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合作,成立湿地保护、候鸟迁徙等研究机构,编制湿地修复方案,推进退渔还湿,整治互花米草,开展鸟类迁飞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制定高潮位栖息地管理实施细则,下大力气营造适宜鸟类繁衍生息的良好生态环境。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我市围绕放大世遗效应、将沿海地区打造成世界级湿地旅游度假胜地目标,高标准升级完善硬件功能设施,建成风格各异的观鸟驿站、环境一流的游客中心,40公里长的海景大道被誉为最美湿地大道,这里先后举办过国家A级铁人三项积分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赛事,28个网红打卡点人气爆棚,全国最美海湾每年吸引超百万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随着总投资700亿元的长三角(东台)康养项目花落东台沿海,一个集“医、养、游、健、学”五大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康养高地将在这片热土上崛起。
“双碳”时代到来,拥有森林、湿地、海洋完整生态系统的东台沿海正赢得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先机。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院长雷光春教授表示,东台沿海通过建立湿地生态、候鸟栖息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形成了面向未来的良性发展战略,非常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堪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典范。(陆军 黄伟伟 单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