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我市凝心聚力坚决扛起“领头雁”使命担当力坚决扛起“领头雁”使命担当-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我市凝心聚力坚决扛起“领头雁”使命担当力坚决扛起“领头雁”使命担当

来源:未知     点击数:1285     日期:2022-08-12 09:35:3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比过去少。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比过去少。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用苦干实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面对错综复杂的变化变局,市委市政府以更大视野格局谋划未来,奋力开创“绿色智造地、生态康养城”的崭新格局,推动产业强市、品质兴城、实干惠民取得丰硕成果,东台高质量发展的“航向图”越发清晰。发展方式深刻嬗变、发展动能快速转换、发展质态显著提升。

更大格局谋发展,奋发有为新征程。综合实力大幅攀升,产业质态不断优化,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百亿台阶。2021年达986.07亿元。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1.8%,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189.8亿元、828.2亿元,人均储蓄存款8.7万元、苏北第一。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开票销售超100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75%,“主引擎”地位更加凸显。企业转型全面提速。完成重大技改项目120个、智能制造项目100个,30个重点竣工项目如期建成,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净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20家,均超历史最好水平。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科创产业快速提升,生产服务业异军突起,推进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多年高于GDP增速,总量位居盐城各县(市)第一。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5%,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0家,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我市上榜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抓住招商牛鼻子,精准做强“产业链”。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任务”,聚焦强链补链,更加突出项目质态,更加注重产出效益。坚定方向,全力突破龙头项目。坚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主攻方向,明确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重点目标,有的放矢开展“建链、补链、强链”招商,百亿引领、十亿支撑、亿元主体的项目良性发展态势更加凸显。串场河景观带、何垛河休闲带、结发街特色街区、吾悦广场等民生项目,领胜3C、喜锐电子、美客鼎嵘、耀鸿电子、东富龙等产业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建成。创新思维,积极拓展招商方式。全市成立39个专业招商局,构建市级驻点招商、镇区专业招商、部门牵头招商的全员招商体系。实行以商引商、委托招商、活动招商、基金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并举,着力推进招商引资精准化、高效化。五年来,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开展经济社会发展投资说明会、新产业发展投资说明会等市级层面招商推介活动近50场次,活动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78个。优化机制,快速推进项目建设。深化重大项目领导挂钩、专班服务、联席会办制度,分区域分类别明确新上项目的投资强度、用地容积率、亩均税收等关键指标。实行“每月一汇报、双月一观摩、季度一考核”,对照“五个月新常态”要求,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办证、竣工即投产”。五年来累计组织19场盐城及我市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活动、18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展20次全市招商引资考核工作。

改革集成增活力,激活发展新引擎。近三年来,东台“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快速攀升,去年跨入全省前20,盐城第一,获省政府2021年“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真抓实干成绩突出地区督查激励。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在全国首创“一业一证、一照多址”模式,在全省首推“一场一照”市场准入新模式,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实现准入即准营。首推三星级人才绿卡等10个办事频率高、办件材料少或材料可复用的事项实现“秒批秒办”。打造不动产业务“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新模式,上线“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商品房预售、不动产抵押登记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的“跨省通办”。推动11家银行对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互认互信。助企纾困“双战双胜”。全力以赴帮助市场主体缓解疫情冲击。结合省、盐城政策,研究出台我市助企纾困36条政策措施办事指南,统筹指导各镇区政策落实工作。升级“服务企业云平台”功能,构建全市工业企业产品及原材料“内循环”体系。创新开办远程视频公证办贷业务,破解客户因疫情影响无法现场办贷的难题。精准帮办暖心贴心。开展“进万企解难题、稳增长促转型”活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疫情防控、资金、用工、用地、行政审批、水电气等各类实际问题。成立“土地、资金、用工”三个要素工作专班,定期会商解决重大项目和工业企业的重点问题。召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圆桌会议”,面对面解决企业诉求。上线“营商环境建议码”实现意见建议“广征集、放心提、码上说、快捷办”。张一峰 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