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企业发展“点金石” 产业转型“加速器” 数字化成为“绿色智造”新利器-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企业发展“点金石” 产业转型“加速器” 数字化成为“绿色智造”新利器

来源:未知     点击数:1689     日期:2022-08-27 10:07:40
记者 戴海波一场数字化的颠覆性变革,正在我市各个行业发生。工业上,依托金科森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近8000家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不断释放澎湃动能;农业上,许河数字农业集运中心项目加快推进,推行产、供、销全链条运营新模式,引领东台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提档

一场数字化的颠覆性变革,正在我市各个行业发生。工业上,依托金科森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近8000家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不断释放澎湃动能;农业上,许河数字农业集运中心项目加快推进,推行产、供、销全链条运营新模式,引领东台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提档升级……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数字变革引领动能重构,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以年均30%的增幅快速壮大、规模超300亿元,建成全省首家功率半导体产业研究院,20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星级上云企业,5G智造企业、智能整机龙头发展到近100家,获评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成为全省首批创新型示范县市。

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做强“绿色智造”新利器。日前,盐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召开,吹响了数字经济发展集结号。我市抢占数字制高点,突出全域覆盖、全链聚合、全景重塑,推进“数实融合”提质,实施“数字引领”升级,开展“数字生态”优化“三大行动”,打造智造新标杆,奋力在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上领跑、示范。

数字化就像点金石,让制造企业变得“耳聪目明”。我市以数字化应用的泛在渗透,加快驱动企业主体脱胎换骨,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每年安排5000万元“智改数转”专项资金,系统推进“诊断服务先行、标杆示范引路、主导产业领航”三大工程。推动“互联网+”多点突破,实施5G场景应用项目100个,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80家,新创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家;启动建设全省首个“产业大脑”,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近域重组、联动协作。加快“专精特新”梯度孵化,设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库,每年筛选30家种子企业,“一企一策一案”,深耕数字应用,专攻细分市场,新创一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和上市股改企业。

“数字引领”是产业转型“加速器”。聚焦发力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最大限度释放坚实产业禀赋。围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计划,集聚壮大集成电路、光电显示、5G设备、智慧储能信息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装备、包装机械、线缆设备整机龙头,快速提升产业能级。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年内新开工数字经济制造业亿元以上项目55个,加速布局物联网、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产业,大力引育数字文创、数字农旅、智慧康养等新兴业态,积极拓展新兴空间。

今年6月,2022东台首届网界河创新大会成功举行,300多名科创企业家、投资机构负责人相聚网界河畔,共谋创新共话未来,现场签约一批产业合作协议。我市以此为契机,加紧完成“网界河科创走廊”专项规划,拓展深化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全面建成领东电子信息、碳云新材料等5大产业研究院,新建20万平方米专业孵化园和科创加速器,年内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0个以上,新创国家高企50家、总数达300家。

以“智”赋能,加“数”前行,我市用数字化思维推动深层次变革,以数字化路径引领高质量转型,加速扬帆数字化新蓝海。制定《全面推进数字东台建设的意见》,发挥6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10亿元科创引导基金激励效应,免申即享“制造业28条”“科创18条”“上市9条”,高效直达“科转贷”“智改数转贷”“专精特新贷”。打牢数字底座,加快“千兆城市”建设,建成5G基站1100个以上,最快速度推进IPv6规模化布局,实现城乡优质连片覆盖。依托全省县级首家电力能源大数据中心,推进10大场景应用,迭代升级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创新智慧服务,全面推行“不打烊”自助、“零差别”受理、“一网通”服务,数字化改革优政,数字化服务惠民,数字化转型兴业。

(记者 戴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