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视察“公调对接”工作情况
11月2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视察“公调对接”工作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爱东,副主任徐越、焦小平参加活动,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沈阳陪同。
“公调对接”是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相结合,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近年来,我市着眼社会安全稳定,按照“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工作思路,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推动“公调对接”实战化、专业化、品牌化,创造了大调解工作的“东台模式”。2017年以来,通过公调对接机制,调解各类民商事矛盾纠纷 4031 件,调解成功率在 98%以上。
代表们先后实地察看了五烈派出所、溱东派出所、溱东镇司法所等现场,并认真听取了司法局关于开展“公调对接”工作的汇报,对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提出不少中肯的意见建议。
周爱东指出,“公调对接”工作是最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是最具体助推依法治市的实事工程,也是最直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希望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建立完善选拔培养、持证上岗、职称评定等制度,让“公调对接”人员更专业;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完善组织网络,建强载体阵地,打通部门之间大数据壁垒,让“公调对接”支撑更有力;进一步强化协调联动,探索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真正相互贯通、形成合力,让“公调对接”机制更完善;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树立先进典型,打造特色品牌,形成良好示范带动效应,让“公调对接”成效更显著。(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