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收入从不足五万到超百万 头灶镇以党建引领贫困村趟出致富路
编者按
头灶镇强村富民步伐全面提速,2023年村平集体经营性收入较上年净增近20万元达69.42万元,5个村集体收入都超过百万元。兴灶村就是头灶镇强村富民的生动案例,他们做足土地文章,科学制定管理机制,在笃行实干中强村富民。短短4年里,从经济薄弱村一跃成为年入超百万元的省定强村,为全市乡村振兴树起良好标杆。
兴灶村位于头灶集镇以北,拥有耕地面积6800亩,村子中心一块380亩的地,是2021年流转给大户陈彩华的。这几天,大棚里翠绿的西瓜正等着瓜熟蒂落,而正是这片土地,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13万元的收入。
在兴灶村,像陈彩华这样的大户有11个,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3088亩,靠着土地流转,村集体每年能有80多万元的固定收入。这与4年前那个仅靠鱼塘、门面房等资产资源租金收入,年集体经济不足5万元的薄弱村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早在2019年,兴灶村还没有开始大规模进行土地流转,成片肥沃的土壤里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生机。为闯出强村富民振兴路,全靠“输血”的兴灶村首先迈出了向土地要收益的步子。彼时刚好赶上兴灶村班子重组,年轻的80、90后充实到村两委队伍中,调整后的班子年龄结构更优、学历层次更高、能力水平更强、思维眼界更宽。“地还是那些地,靠几个年轻人,能弄出什么花样来?”在老百姓的观望和质疑中,新“班长”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开始在土地上做文章。2020年起,兴灶村整组推进土地流转,当年二三季度4块大田近800亩通过政府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发包。同时,村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小田变大田”,每组划出流转区和种植区,给流转区想要继续种田的村民在种植区置换出一块田来,既加快了农田成片流转,又保障了自主种植农户的利益。2020年,兴灶村通过收取土地流转管理费、基础设施使用费以及平整渗溢面积收益等,为村集体带来超20万元的收入。
在土地生金成功的基础上,兴灶村继续推进土地流转,至2023年底全村共流转土地3088亩,其中2780亩承包给大户,这成为兴灶村集体收益的主要途经。2022年下半年,兴灶村的土地流转工作进入瓶颈期,为解决村里土地抛荒、利用率低等问题,同时增加部分丧失劳动力农户收入,兴灶村在上级政策支持下,由村集体单独出资30万元注册成立东台市益桂粮食专业合作社,自主经营40多块散田共308亩,一年半内盈利近21万元。不仅如此,兴灶村还通过进一步规范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带来了年约5万元的收益。2023年,兴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跻身经济强村行列,村集体经济积累成功扭负为正,实现账面盈余近40万元。
江山难打更难守,日子虽然富裕了,但兴灶村的村干部们不忘艰苦本色,精打细算过日子,不断让村集体经济收益最大化。就拿集体领办合作社来说,成立之初,身为牵头人的村党总支书记何益桂就立下了经营规矩——精打细算不伸手。选择种植市场风险较小的水稻小麦和部分大豆,并且保证进种渠道合规正规。对于种植中用量较大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不畏繁琐,多打听、多询问、多比较,让更具性价比的源头经销商提供优质低价的种子化肥,每年可降低采购成本近7000元。用工上,破格聘用村里经验丰富的种植能手为组长,牵头负责合作社种植田间日常管理,村两委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严抓用工、规范物品采购,降低种植成本。农用机械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们面向全村农机手公开竞价,现场报价,谁给出的价格最低就由谁来做。如此不仅拿到了最低费用,还避免了暗箱操作,据计算,机械作业如按市场价来算,308亩每季要多支出约3万元,竞价的好处让合作社一年省下近6万元。
强村富民路没有捷径可走,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关键所在。兴灶村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大伙知规矩、守纪律、做表率,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为推动土地流转,他们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哪怕磨破嘴皮、踏破铁鞋也要把思想工作做到位。经营合作社,从负责人开始带头做到“动嘴不动手的,坚决不给钱”。抢收抢种农忙时期,合作社全体成员起早贪黑下地干活,田里吃盒饭,吃完继续干,夜里没早觉,忙过十二点。收割期间,所有村干部分工明确,各尽其责,装车、押车、接车等全流程专人值守,并用视频记录。
成绩从实干中来,口碑在百姓中立。兴灶村强村不忘富民,合作社在田间管理用工上,优先使用低收入流转闲置劳动力,实实在在增加农民收入,仅此一项可帮助相对困难家庭年增收3000元。2023年底,经村党员代表同意,益桂粮食专业合作社拿出2.7万元盈利资金为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分红,共有164户村民享受到了这份红利,最多的一户分得530元。并且,今后还将根据实际民生投入情况,逐年增加分红比例,让老百姓收获更多幸福感。
从起初的全镇综合考核、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排名倒数,到现在的“填了塘、奔致富”,兴灶村这100多万元的集体经营性收入是可持续性的,在此基础上创新引领合作社发展,继续探索经济作物适度规模种植、供销联社产销合作共赢等更多强村富民新路径,兴灶村乡村振兴、宜居宜业的生动蓝图必将一步一步转变为现实图景。(班雪凡 刘进涛 程新亚 杨丰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