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省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分组讨论侧记
盛夏时节,万木葱茏,美丽的黄海之滨激荡起新征程的奋进浪潮。
8月5日,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召开,动员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坚定“挑大梁”,决胜“十四五”,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台新篇章。
当前正处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的关键时期,东台如何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完成好改革、发展、规划一系列关键任务?与会人员在分组讨论时一致认为,必须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将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和省市委作出的决策部署,转化为东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深化改革中赢得主动权,在加快发展中打好收官战,在科学规划中奋力开新局。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省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扛好县域经济担当之责 厚植科产融合竞争优势
县域经济是“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要支撑,东台作为盐城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多作贡献责无旁贷。东台产业特质鲜明,创新主体裂变扩张,科产融合基础扎实,分组讨论中,大家形成强烈共识:要突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
“报告为我们筑实‘思想之基’,把稳‘方向之舵’,高扬‘实干之帆’,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吴春龙深有感触地说。他表示,发改委将继续推动“三新两特”主导产业做强做优、加速扩张,着力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集聚效应好的服务业项目,落户一批引领型、标志性、牵引性总部平台企业,确保全年新竣工、新达产亿元以上项目60个、45个。加速推进135万千瓦海上风电、50万千瓦海上风光同场、陆上综合集控中心建设,力促三季度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梁南7万千瓦光伏电站年内并网。深入推进沿海区与法电、高新区与晶澳合作共建零碳园区,提档升级海洋渔业传统产业,打造海洋旅游业特色品牌。紧扣“两重、两新”项目,叠加“十五五”规划编制契机,更大力度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力争获得更多东台份额。
牢牢把握“高”和“新”的定位,全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行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爱清明确,高新区将深挖富乐华、晶澳等头部企业的上下游资源,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在融合创新上,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大力推进“双高协同”试点工作。扎实抓好企业发展“三件事”,更大力度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工作,鼓励富乐华争创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晶澳创建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世界“灯塔工厂”、富乐华研究院建设省重点实验室。
工业大镇该如何昂扬起“走在前、作示范”的魄力?时堰镇党委书记朱盐东给出思路,时堰镇一是盯指标促提升,“一企一策”精准服务63家规模企业、24家经济增长点,力争工业实时开票、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指标走在全市前列。二是抓项目快推进,继续规划建设合金材料科创园,推进泰东河内河港提升项目,力促重大项目招引实现再突破。三是重创新精培育,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和规上企业扩容,全年培育规上工业企业8家、开票10亿元以上企业5家。推动企业全年研发投入超3亿元,通过国家高企16家、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创成省瞪羚企业2家。四是优环境硬支撑,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品牌,探索转型升级、持续发展新路径。
全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链、500亿级产业集群——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蓝图令人振奋,开发区科技人才局局长殷策说,开发区将紧盯全年工业开票销售突破500亿元目标,聚焦实干担当,展现主力军新作为。做强主导产业根基,加速链群融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创新招商方式,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超14个,一着不让推动项目快建设,全年实现新开工项目超12个、新竣工新达产项目超12个。以高企、专精特新培育和股改上市为抓手,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全年申报高企40家、瞪羚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彰显服务大局积极作为
深化改革开放是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与会人员热议,东台要坚持改革蓄势、开放聚能,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好发展先手棋,孕育更大推动力。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能源保障、粮食保供等“国之大者”,全力争当两山转换、价值转化、绿色转型的先锋典范。
全会指出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接轨上海大都市圈,促进优质资源“双向奔赴”。在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先锋看来,扛起“交通强市”使命,要重点攻坚三大任务,以“交通先行”激活开放发展新动能。基础设施方面,确保东兴高速、S352西延年内主体完工,东亭路南延开工;推进“水运东台”,连申线“三改二”等工程全线开工;丰富“低空+”场景,争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物流与出行领域,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优化物流园布局,运营枢纽园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升服务质效。行业监管上,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常态化规范执法;发展绿色交通,管控施工和码头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东台新实践提供交通支撑。
“梁垛镇干群同心、矢志笃行,较好完成上半年各项既定任务,成功跻身‘江苏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踏上新征程,梁垛镇党委书记许海东明确,梁垛镇将突出产业链招商,确保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7个,全年新竣工和达产亿元项目8个;新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绿色工厂1家、完成股改企业1家。全面启动临塔机电园区更新,借势整合资源,盘活低效用地100亩以上、闲置厂房5万平方米,为产业升级拓展优质空间。深入实施 “一村一项目”攻坚行动,大力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确保所有村经营性收入超35万元,其中超百万元9个。选优配强“两委”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全会提到高标杆打造长三角最美绿心蓝脉和推动“文体康旅”融合发展,让弶港镇巴斗居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叶勇看到了小渔村蝶变的广阔未来。他认为,巴斗要深化农旅、渔旅融合,丰富旅游业态,以此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要升级改造现有渔村设施,提升经营与服务品质,立足渔村特色,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让游客深度体验渔村文化。同时,结合周边及本村特色资源,为旅居游客提供新鲜感,以巴斗黄泥螺、文蛤等国家地标农产品为基础加强特产宣传,打造特色品牌。另外,用好电商直播间,让村民直接分享直播收益,通过多举措让巴斗发展更强、更细、更活。

聚焦以民为本共建共享 党建引领筑牢政治保障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把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淬炼出的过硬作风转化为勇挑大梁的强大动力,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推进以民为本的现代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切实筑牢勇挑大梁的政治保障。
全会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指明了新航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汪振鹏表示,住建局将锚定“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目标,打开低效空间,盘活城市存量,牵头实施53个城市更新、3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塑创特色文化街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更具韧性更加宜居。补齐设施短板,聚焦“一老一小”,推动电梯更新、充电设施配建等民生工程落地,打造无障碍城市和全龄友好健康城市。持续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助力党群服务综合体建设,推动燃气进镇入村触角不断延伸,切实将“人民期待”变成“民生实景”。同时,支持东台本地建筑企业“走出去”,积极拓展珠三角、京津冀、中西部等区域市场,打造东台建筑“集团军”,建筑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让城市建设底气更足,使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今年,东台在盐城唯一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高考成绩创十年来新高,校园足球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更好回应“三项关切”,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华平说,教育局将聚焦群众关切,持续深化改革,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全省智慧教育样板区、融合教育示范区。更加注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更加注重家校社联动、协同育人,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获得更高的素养、更好的发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强师”行动,打造优秀人才梯队,大力推进“学展”课堂改革,落实“三备两研”“每日一研”制度,持续放大红色教育、校园足球品牌效应,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站稳全省第一方阵,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更大成效,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壮大高原、多建高峰。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生态,深入实施“护苗”行动,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增添更多民生“暖”的感受,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凯坦言,民政局将扎实推进“一老一幼”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效,加快推动市养老服务中心竣工投运,打造综合养老服务示范标杆。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街道级养老服务综合体、镇区级日间照料中心、社区级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持续深化睦邻互助、银龄志愿等社区养老模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推动建成一批城市社区食堂、乡村助餐点,解决好老年人就餐的“关键小事”。加快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围绕老年食品、康复设备产业主线,打造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充分挖掘我市特有的资源优势,实现文旅、康养与银发经济有机融合,全面打造“老有颐养·长寿东台”特色品牌。(班雪凡 周宴 张莉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