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石油机械跻身长三角区域创新示范名单
重量减轻20%、扭矩和推力提升13%、钻进速度与深度提高30%——近日,江苏和信石油机械研发的多功能大直径正反向钻机,以突破性设计入选2025年度长三角区域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案例名单。
这款创新钻机集成了向上正打、向下正打、向下反拉等多角度施工功能,颠覆性地将传统定向钻机、上切割槽钻机和反井钻机的功能融为一体,不仅解决了矿山通道中多钻机交叉搬运的行业难题,更以单一设备实现三台设备的作业效能,大幅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这一技术突破源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志强领衔的研发团队。围绕这一核心产品,和信石油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构建起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壁垒。随着中东、澳大利亚等重要矿区对智能钻机需求持续增长,和信石油已规划清晰的技术发展路径:从智能矿山到绿色低耗能,再到远距离无人操控。
作为和信石油的新锐王牌,智能钻机正引领企业快速发展,而反井钻杆产品则是其深耕行业的基石。这款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产品,累计全球销量已超4万根。回溯发展历程,钻杆曾遭遇行业“卡脖子”难题——复杂地质条件下极易断裂,导致整个行业发展停滞。和信石油通过引进南非马斯特公司技术并进行创新转化,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当时同行纷纷效仿,反而推动了全行业进步。”公司总经理赵钧羡说。
值得一提的是,和信石油建立了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应用一代的滚动技改机制。今年的技术攻坚重点是大直径硬岩滚刀,这款去年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的产品,可应对F12以上强度、200兆帕的超硬地质要求,钻井深度最深可达600米,远超国内同行200米的平均水平。
“它是矿山作业中的易耗品,但我们的长寿命设计能大幅降低更换频率。” 赵钧羡表示,该项目年销售目标已锁定1亿元,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从钻杆接头毛坯锻造起家,到成为集钻杆、钻头、钻机于一体的整机装备领军者,和信石油用二十多年时间完成了从单一部件到系统集成的产业跃迁,赵钧羡从父辈手中继承德国技术基础,逐步构建起高性能石油钻具体系,完成从钻具到部件、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2015年行业洗牌时,全国同行从两三百家锐减至十余家,而持续十余年、每年超千万元的技改投入让和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父辈解决的是单个零件进口替代,我们这代要实现整套装备自主可控。”如今,公司拥有66000平方米现代化厂区、CNAS国家级实验室,并建成4.5兆瓦光伏电站。产学研合作成为发展助推器——省院士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持续输送创新动力。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突破2亿元,其中直接出口占比50%。站在从钻具系统向整机巨头转型的关键节点,和信石油正向着装备制造业的高峰稳步攀登。(朱静 杨阳 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