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五烈镇 红韵铸魂续荣光 水韵兴镇焕新颜-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五烈镇 红韵铸魂续荣光 水韵兴镇焕新颜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305     日期:2025-11-19 11:10:46
五烈,以烈士之名立镇,以红色血脉铸魂。这里兼具水乡灵秀与人文温情,政通人和凝聚发展合力,稻菽千重铺就丰收画卷,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岁月沉淀的底蕴,绽放着和谐发展的光华,涌动着昂扬向上的活力。“十四五”期间,该镇将新发展理念深植于心、笃践于行,锚定“强富美高”目标,以项目建设

五烈,以烈士之名立镇,以红色血脉铸魂。这里兼具水乡灵秀与人文温情,政通人和凝聚发展合力,稻菽千重铺就丰收画卷,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岁月沉淀的底蕴,绽放着和谐发展的光华,涌动着昂扬向上的活力。

“十四五”期间,该镇将新发展理念深植于心、笃践于行,锚定“强富美高”目标,以项目建设的“硬支撑”、科技创新的“强引擎”、民生为本的“暖底色”,实现了经济总量、产业能级、乡村面貌、民生福祉的全方位蝶变,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工业强镇

总量倍增 产业集群成势

走进五烈镇小戴河科创园,智能焊枪生产车间内机械臂高速运转,机车装备企业的研发团队正攻坚核心技术,不锈钢新材料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十四五”期间,该镇坚定不移走工业强镇之路,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稳步攀升,向着“百亿方阵”全速迈进,2025年预计较规划目标增长20%;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突破50家,较“十三五”末净增20家;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4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有望突破10家。

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核心引擎。该镇深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今年实施技改项目7个以上,超50家企业通过省科小评价,全年各类专利授权超50件,20多家企业获评星级上云企业。重点企业与产业链头部企业深化合作,承接关键创新课题,形成“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良好态势。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超10亿元,智能焊枪、机车装备等特色产业聚链成群,纺织、橡胶等传统产业完成升链改造,产业体系竞争力显著提升。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通过链式招商、乡情招商、以商引商等多元模式,该镇“十四五”期间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超20个,10亿元级钛合金新材料项目正在稳步对接。深化重大项目“四个一”闭环机制,今年4个盐城重大项目、6个东台重大项目确保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达效”,新竣工项目新增开票销售超2亿元,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

田畴沃野 和美乡村如画

五烈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优质水稻喜获丰收,万亩小麦科学管理。“十四五”期间,该镇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推广宁乡粳9号等优质品种,发展订单农业3万亩,打造起10亿元级大米产业。“东台大米”年产达5万吨以上,日生产真空包装大米4万包,通过与京东、盒马等平台合作,年销量超4万吨、销售额突破2亿元,成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金名片”。

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依托萌达、惜禾无人化农场,开辟“低空+农业”发展模式,拓展无人机植保、巡查监测、播种施肥等新型应用场景。甘港农产品直播电商中心暨新农人创客中心投入运行,“传统+电商+新零售”模式让土特产走出乡村,2个电商专业村应运而生。全镇4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村平收入达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4万元,实现强村与富民同频共振。

和美乡村建设绘就新图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农路提档升级50公里以上、新建桥梁超50座。深化农村人居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每年每村新增以鱼养河示范河道1条以上,整治废沟塘1条以上,村村建成省级卫生村,健康村比例超50%。东里和甘港成功创建省特色田园乡村、省传统村落。甘港、东里、大同、谢庄、联堡、潘介、臧冯等七个新型社区拔地而起,农民退宅进城入镇意愿持续增强,乡村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

文旅融合

红韵绿景服务提质增效

五烈镇深挖红色底蕴与生态资源,邀请专家完善景区规划,补齐短板弱项,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成为东台文旅打卡新地标。加快农旅、文旅深度融合,坚持以点带面、串珠成链,着力打造204国道特色农旅示范带和344国道稻米产业示范带,让乡村旅游焕发新活力。

现代服务业多点开花。该镇持续完善工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提升整体形象,物流业、设备租赁、检验检测等业态加速集聚。组建镇级物业管理机构,实现集镇社区保洁、护绿市场化运作,国家卫生镇成果持续深化。返乡大学毕业生、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成为电商骨干,直播带货、社区拼购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服务业注入新动能。

集镇功能持续完善。五烈老街完成有机更新,道路拓宽、雨污分流、亮化提升、杆线地埋、立面出新、垃圾收集、天然气管网全覆盖。新区海德公园、河长制公园、政府西侧绿化广场、大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东五路西延、东广路、张广路、东廉路改造提升,全镇新安装路灯455盏,所有主干道亮化全覆盖,彻底解决灯下黑。

民生福祉

底线兜牢幸福成色更足

社会保障日益健全。该镇落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建设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今年下半年计划新增就业岗位1350个以上,确保就业服务率达100%。全面推进全民参保扩面三年行动计划,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逐年提升,实现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医疗保险参保率超98%。

      

特殊群体关爱无微不至。“红5·吾乡荟”公共服务综合体建设完成,日均服务老人和留守儿童200余人次,“吾安里”日间照料中心和东里村颐养中心日均提供助餐服务100余人次。对困境儿童、残疾人、空巢独居老人等实行“一户一策”精准救助,确保困难群体保障“一户不少、一个不落”,让民生温度温暖人心。

   

安全防线坚实牢固。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燃气、危化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常态化排查治理。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重点农产品生产、监测、溯源全链条管理,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化解各类矛盾风险,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全面达标,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向好,一幅“天蓝、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五年耕耘,硕果累累;新的征程,催人奋进。站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五烈镇将继续放大红色底蕴、产业基础、空间资源等多重利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五烈的崭新篇章!组稿:吴建东 戴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