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西溪景区 以文为脉传播大爱 谱写文旅融合华章-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西溪景区 以文为脉传播大爱 谱写文旅融合华章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448     日期:2025-11-19 11:33:51
在岁月的长河中,西溪景区宛如一颗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以创新之姿,谱写着文旅融合的崭新篇章。            古韵西溪千年文脉的深情守望西溪,被誉为“东台之根”,是东台历史文脉的源起之地,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汉元狩六年建

在岁月的长河中,西溪景区宛如一颗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以创新之姿,谱写着文旅融合的崭新篇章。

            

古韵西溪

千年文脉的深情守望

西溪,被誉为“东台之根”,是东台历史文脉的源起之地,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汉元狩六年建镇之时。历经海陵郡、宁海县、海陵县、扬州府等历史沿革,直至清乾隆三十三年东台建县,西溪始终作为区域重镇,见证了无数的朝代更迭与岁月变迁,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这里名人贤士辈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敬德曾在此监造海春轩塔,这座千年古塔,历经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西溪历史的见证者。北宋名相吕夷简、晏殊、范仲淹相继在此担任盐仓监官,留下了“三相司盐”的千古佳话。他们在这里不仅推动了盐业的发展,还留下了勤政为民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世之人。

作为“两淮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的源头,以及“孝贤文化”“仙缘文化”的传承之所,西溪的文化底蕴无比厚重。

这颗“东台之根”的千年明珠,“十四五”期间完成了一场古韵与新潮交织的华丽蝶变:成功创成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多项国家级、省级以上品牌,入选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天仙缘》实景演出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年接待游客达3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亿元。业态融合成效显著,董永七仙女文化园、犁木街等景点与商圈联动,构建一站式消费空间;《天仙缘》等演艺项目累计演出超千场,观演人次破百万,2025年全新升级的《天仙缘4.0》带来沉浸式新体验;“我们的节日·七夕”全国主场活动等节庆IP,让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活力西溪

创新赋能的文旅新篇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西溪景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让千年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业态融合构建多元消费场景。董永七仙女文化园、海春塔苑、犁木街、草市街、逅海街区等一批特色景点与商业街区如繁星般点缀在西溪景区。这些地方将文化地标与休闲消费完美结合,漫步其中,游客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能尽情享受游乐互动的乐趣,还能品尝到各种美食,形成了集文化体验、游乐互动、美食品鉴于一体的多元业态,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一站式体验选择,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演艺引领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西溪景区深度挖掘“董永传说”与范公忧乐精神,精心打造了《天仙缘》《寻仙缘》《范仲淹》等大型精品演艺项目。这些项目累计演出超千场,观演人次破百万,《天仙缘》更是成功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今年,全面升级的《天仙缘》演出震撼登场,从剧情、舞美、互动、文化四个维度进行重构,通过恢弘的场景设计,融入自然美景、数字技术、空中威亚和歌舞演出等,以多样的叙事方式和表达效果,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观演体验,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千古爱情佳话和历史故事的魅力。

节庆赋能塑造独特品牌形象。围绕春节、七夕、暑期、国庆、中秋等重要节点,西溪景区成功打造集演艺、游乐、美食、市集于一体的品牌主题活动。在这些节日里,景区内热闹非凡,游客们可以欣赏精彩的演出,参与有趣的游乐活动,品尝各种美食,还能在市集上挑选心仪的纪念品。同时,以晏溪书院、三相阁美术馆、西溪历史文化研究所等文化场所为载体,常态化举办西溪讲堂、艺术展览、文化交流等活动,纪连海、马未都、毕飞宇等名家都曾在此说文论道,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场文化盛宴,优质文化供给持续增强。今年,“我们的节日·七夕”全国主场活动在西溪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西溪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西溪的独特魅力。

      

魅力西溪

未来可期的投资热土

西溪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辉煌的过去和鲜活的当下,更在于其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和无限商机,宛如一片充满希望的投资蓝海,吸引着各方有识之士。

生态与空间资源优越。占地2300余亩、湖域面积达600亩的西溪植物园,宛如城市的绿肺,为人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这片得天独厚的区域可建设成为集生态康养、亲子娱乐、高端会务、自然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目的地。此外,景区预留有超1800亩可建设开发用地,为未来重大项目落地准备了充足扩展空间,为景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IP价值独特。西溪拥有“一个国保”——海春轩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项国家级非遗”——“董永传说”“东台发绣”两项国家级非遗IP;“三位宋代宰相”——吕夷简、晏殊、范仲淹先后在西溪任盐官。千年历史沉淀带来深厚文化积淀,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标识,是西溪的宝贵财富,为开发特色文旅产品、打造高端文旅品牌、讲好西溪故事提供了广阔的叙事与创意空间。

市场基础坚实广阔。景区每年吸引超过300万的游客群体,且数量持续增长,这为西溪带来了稳定而庞大的消费流量。这些游客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为各类商业合作、业态创新、模式探索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坚实的市场保障。

面向未来,西溪锚定创建国家5A级景区目标,融入“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建设。升级智慧文旅系统,打造研学品牌,深化非遗活化利用;挖掘考古资源,创新新媒体宣传,联动长三角市场;推进交通、植物园改造等项目,构建主客共享空间。西溪这片“千年福地”正以开放的姿态,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全国知名文旅目的地。组稿:王众 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