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全链条引育留用“千里马” 筑人才高地助高质量发展-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全链条引育留用“千里马” 筑人才高地助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480     日期:2025-11-19 14:42:55
航拍镜头下,贯通东台南北的“人才科创走廊”熠熠生辉。这条串联18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产业人才动脉”,以产业12%的企业数量贡献近150亿元开票销售,撑起产业总销售额的49.8%。这背后,是东台锚定“人才强市”战略,融合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的坚实实践。如今的全国百强县

航拍镜头下,贯通东台南北的“人才科创走廊”熠熠生辉。这条串联18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产业人才动脉”,以产业12%的企业数量贡献近150亿元开票销售,撑起产业总销售额的49.8%。

这背后,是东台锚定“人才强市”战略,融合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的坚实实践。如今的全国百强县市东台,正以“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生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靶向引才

精准对接产业 集聚硬核力量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在我市已成生动现实。

紧扣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需求,让人才供给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省“双创人才”王学合携团队落户后,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加速延伸增粗;赵钧羡带领和信石油机械团队攻克“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并承接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吴丽军博士创办的智泰新能源斩获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获亿元级资助。

深耕“双招双引”多年,连续8年举办“来东台·赢未来”引才品牌系列活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丁华锋团队正是通过这一平台落地并入选省“双创团队”。每年开展高端人才对接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25场次。搭建“1+N”服务专班、定制5条引才专线,实现“招才引匠”与项目建设无缝衔接。

近三年,我市引才留才总量均居盐城前列,“人才红利”持续转化为“发展红利”。

培育赋能

厚植成长土壤 夯实本土根基

引才是基础,育才是关键。东台通过多元举措,为本土人才搭建成长阶梯。职业技能大赛成为技能人才晋升的“快车道”,每年发放培训补贴近亿元,惠及10万人次技能人才,让“凭技能成才、靠本领增收”成为社会共识。

针对不同行业需求,我市推行“一行业一人才工程”。卫健、教育等部门精准发力,新成立27家名医、名师、名人工作室,7人新入选省第七批“333工程”培养对象,助力行业骨干深耕专业、突破提升。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新获评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大师示范工作室各1家,5人入选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惜禾农业吴舒涵成为全省“新农人”典型。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本土人才在系统培育下,逐步成长为各领域中坚力量。

平台支撑

搭建干事舞台 促进产才融合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方能留住人才之心。东台着力搭建各类平台,推动产才深度融合。产学研合作平台架起“创新桥梁”,新中洲合金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合作成立“高端金属材料及制品联合研究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对接高校资源开展产学研对接与项目路演,邀请专家深入企业“把脉问诊”。

市场化平台激活人才配置活力,我市率先成立苏北首家县(市)人才发展集团,强化市场化手段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53家,新获评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3家,59个项目入选省“双创计划”。同时,新聘任32名引才大使、建立18家引才工作站,引才网络持续延伸,平台集聚效应不断释放。

暖心留才

优化服务生态 助力安心扎根

“留才”更需“留心”。我市以实打实的政策、暖人心的服务,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生态,让人才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升级“黄海明珠人才计划”,设立人才服务专窗,累计兑现大学生购房补贴近5000万元;对引进大学生并缴足6个月社保的用人单位,一次性给予人才缴费部分30%的补助,领胜城科技公司已兑现相关奖励资金和社保补贴近2000万元。

住房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建成“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人才驿站,推出梯度化住房补贴政策:首次到东台就业的本科、硕士、博士青年,3年内每月可获租房补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购房还可分别获10万元、15万元、20万元补贴。东台徕木电子公司总监助理周桂超,入职当年就能申领租房和生活补贴,手续办理全程不到一周。

此外,常态化开展人才交流活动,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十四五”以来,累计兑现人才政策资金超3.3亿元,用真金白银的诚意,让人才愿意扎根、长久发展。

青年优先

赋能青春梦想 建设发展新城

青年是城市的活力源泉。我市锚定“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目标,推出“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促进青年发展二十条”等系列政策,把C位留给青年就业创业。连续举办13季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建成高校共建基地6所、就业见习基地93家。“未来已来·就在东台”求职训练营等项目,让青年在“早体验、早融入”中找准发展方向。

建立多层级青年创业支持体系,“黄海明珠领军人才项目”“兴农菁英创业项目”等最高提供500万元综合资助;“黄海明珠人才投”“人才贷”机制提供最高1500万元无抵押信用贷款,通过风险分担、财政贴息等方式,帮助青年“敢想敢干、敢闯敢拼”。1992年出生的王润臣回乡创办中药材种植公司,在“兴农菁英创业项目”资助和政府指导下,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还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成为青年创业标杆。

我市每年新引进大学生超5000人,越来越多青年选择扎根这片热土,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结语:

人才赋能 筑就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东台始终坚持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用事业前景成就人才、用情感联结留住人才、用政治激励吸引人才,不断做优人才发展生态,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如今的东台,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高质量发展优秀县市,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未来,东台将持续深化“四链”融合,完善“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高地,让更多“千里马”在东台竞相奔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周宴  姜伯乐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