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今生有缘……
因为我们今生有缘……
——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工作剪影
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竭力关爱贫困儿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始终坚持礼孝敬老。五年风雨兼程,协会会员从创建之初的33人,发展到现在的2003名注册会员,爱心企业53家,爱心行程50多万公里,累计受捐获益人数超过3万。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敬佩,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感动。
爱心善举没有距离。志愿者穿山越岭,走南闯北,关爱贫困学生。“情暖耀州”“情暖凉山”“情暖东台”,三地心同一脉,情牵一线。资助陕西耀州的贫困生人数,从起初的41名扩大到58名。资助云南的乡村学校,从四所拓展到八所。志愿者凝聚社会力量,筹集900多万元善款,一曲曲助学乐章感人肺腑。
从黄海之滨的江苏东台,到关中平原的陕西耀州,千里之遥却又咫尺之近。从2017年开始,每年炎热盛夏,志愿者驱车奔驰1300公里。踏户,回访,对接,捐赠。冬去春来,嘘寒问暖,投入款物80多万元,绵绵助学大爱在渭水河畔久久回响。
寒风凛冽,腊月雪飘。志愿者捐助钱款,10万件棉衣、10万双棉鞋、85套学习用品,送到宁蒗小凉山贫困学生手中。暑天闷热,空调、电脑、复印机、太阳能热水器,应约而至。爱心传递,温情动人。
在东台,志愿者们奉献爱心帮助一个个学子微笑圆梦。对本地贫困学生,始终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对接,惠泽城乡200多名贫困学生。对这些贫困学生与大一新生的救助,不断拓展范围、逐年提高金额。对突发白血病等罹患重大疾病的学生,更是聚力相助、呵护有加。
扶助困难学生,不是单纯地给钱给物,一“给”了之。志愿者讲励志故事,说身边典型,通过微信、书信、面对面交谈和心理辅导咨询等,引导孩子志存高远。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化为发愤之源。五年来,志愿者收到孩子们的感谢信320多封。每到元旦、春节,孩子们纷纷寄来贺卡、成绩单,给志愿者最大的回馈和欣慰。
志愿者关爱老人,持恒笃守。突出服务功能,提高业务水准,注重示范辐射。医疗保健、心理咨询,“敬老文明号”把贴心服务送到老人床头身边。
敬孝礼奉,永无止境。春节、元宵,重阳、中秋,每逢传统节日,志愿者都上门慰问,送上老人所需的鱼虾、鸡鸭、油米,芝麻糊、螺旋藻、月饼、护理床等。他们还走进毗邻的大丰,慰问孤寡、空巢老人。对全市百岁老人,志愿者踏户看望,一个都不少。洗头,叠衣,喂食无微不至。五年来,协会共慰问百岁老人600多名。
厚德载物,善行天下。协会与时俱进,凝聚人心,吸引更多的市民当好人、做好事。他们创立公众号平台,把公益活动呈现在受众面前。志愿者各项爱心活动先后荣登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社会组织网、江苏卫视和《盐阜大众报》《东台日报》等多次宣传报道。
物质慰问不可或缺,精神怡乐更不可少。协会从社会精心筛选艺术人才,建立志愿者艺术团。深入社区、敬老院、乡村、学校、警营、建筑工地,慰问演出65场次。对节目精心打磨,因人制宜。歌舞戏曲,杂技表演,旗袍走秀,精彩纷呈。所到之处,耕云播雨,大爱漫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协会“情暖雏鹰,助力成长”项目,获得“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三星项目”荣誉。“情暖滇陕,雏鹰腾飞”项目获盐城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这两年,协会喜事连连,盐城市、江苏省“敬老文明号”、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殊荣,实至名归。
协会会长刘浩平说:“我们坚持以人格精神感召人,以慈善力量吸引人,以道德光华凝聚人,以艺术精品鼓舞人,接续以恒,倾心尽力,把社会公益活动永远做下去,温暖寒凉学子和孤寂老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志愿者一份力、一片情。”
“因为我们今生有缘,所以彼此牵挂。”穿着黄马褂的那一张张笑脸、一个个身影,共同拥有时代最响亮的名字:志愿者!(高桂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