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佩戴头盔安全出行渐成习惯
小头盔映射大文明
市民佩戴头盔安全出行渐成习惯
近日,记者行走在市区各交通路口发现,在往来车流中,骑乘电动车的驾驶人自觉佩戴安全头盔的比较普遍。偶尔有没戴头盔的市民,在行驶的车流中,总是特别明显。去年7月1日《江苏省电动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我市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整治,市民对于佩戴头盔从不理解到接受,再到认可,有了质的提升,佩戴头盔出行成为行动自觉。据交警部门统计,目前我市95%的电动车驾驶人员佩戴头盔,整治成效明显。
在等待红绿灯的间隙,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王女士表示,戴头盔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文明的一种体现。一位老大爷感慨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东台的基础建设也好了,道路也好走了。我们市民要遵守交通规则戴好头盔,不闯红灯、不逆行,安全出行。
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当事故发生时,戴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可使受伤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不戴头盔头部损伤率是戴头盔的2.5倍,致命伤不戴头盔是戴头盔的1.5倍,头盔对于电动车驾驶人来说,相当于轿车驾驶人所系的安全带,是骑行者遇到危险时的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电动车保有量达55万辆。通过强化宣传和严管严治,涉及电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明显下降 。过去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占全市交通事故的70%左右,其中因不戴头盔而造成颅脑损伤而死亡的事故占交通事故死亡率的80%左右。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强化宣传和加大查处力度,目前骑电动车戴头盔的人群占95%左右,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其中涉及电动车的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2%。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丁志勇长期在急诊外科接诊,对此,他深有感触。他表示,从近期收治的电动车交通意外病患的情况来看,自从提倡戴头盔以后,交通事故颅脑损伤需要手术的比例与以前相比明显下降。绝大部分病人,即使头部有外伤,也多是流血,脑挫裂伤。颅脑外伤导致死亡的比例明显下降。
市交警大队大队长丁卫平在认真分析交通事故中,对骑乘电动车人员戴头盔与未戴头盔的伤亡情况作对比时表示,佩戴头盔对于自身保护很有必要。他说,大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治,对广大市民实行宣传教育和处罚相结合。从今年的交通事故实际情况来看,伤亡事故涉及到电动车的,有38%的人员没有佩戴头盔。交警部门也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佩戴头盔是发生交通事故以后对生命的最后一道保障,安全出行、文明出行,佩戴头盔应成为我们的共识。(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