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生产呈“三高” 蚕农收入攀新高
记者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市蚕桑生产形势喜人。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上半年,全市生产春茧约4500吨,平均收购价格66元/公斤,同比增加50%,全国最高;农民养蚕收入3亿元,张平产值3000元,同比增加60%,高的达到3500元;投产桑园亩产值4500元,同比增加58%,高的超过5000元。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蚕业生产主要呈现出产量高、质量高、价格高的“三高”特点,全市蚕农喜获丰收,收入再攀新高。
做优“一根丝”,致富一方民。作为“中国茧丝绸基地”,我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不断拉长茧丝绸“一条龙”产业链,让这一区域支柱产业特色更特,优势更优。近年来,积极实施蚕桑富民工程,持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全市现有桑园11.2万亩,茧丝绸产业共连接蚕农45000户,年总产值突破30亿元,涌现出富安镇、梁垛镇、唐洋镇、许河镇、南沈灶镇、新曹农场等一批栽桑养蚕重点镇(场)。
产业要做强,服务是保障。市蚕业协会以蚕业合作社为载体,构建贸工农利益共同体,建立健全社会网格化服务与管理,积极开展以统一提供桑蚕优良品种、统一小蚕共育技术、统一消毒程序、统一蚕药蚕具物资供应、统一桑园治虫等为主要内容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社会化服务,并对合作社社员实行“订单蚕业”,实施保护价收购和二次分配,充分调动栽桑养蚕积极性,促进蚕茧生产优质高产高效。
“近两年来,协会牵头引进两个抗脓病的优质蚕品种,蚕农张种产量增加30%左右。”市蚕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新曹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宏介绍,今年全市春蚕共饲养10万张种,蚕农总收入3亿元。其中,仅收购价和产量的提高,就帮助蚕农同比新增收入超亿元。“今年的春蚕,从发种到收购,蚕业协会的指导服务都比较到位。一公斤蚕茧平均要比去年多卖20多元。”新曹农场蚕农沈书珍喜不自禁。
“春茧大丰收为全年蚕业生产开了好头,打了基础。”市蚕桑技术管理指导中心主任、推广研究员杨斌信心满怀地表示,今年东台蚕农的亩桑平均产值可望创纪录地达到1.1万元。(记者 林惠军 通讯员 卞龙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