弶港镇:奋力实现一个镇 向一座城蝶变





“面向大海、赋能未来”,长三角(东台)康养小镇花落东台,弶港城市副中心启动建设,历史赋予弶港最大的发展机遇。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弶港镇党委锚定“建设东台城市副中心、打造沿海第一镇”目标定位,激发“为党为民、靠你靠我、创先创优”新时代红帆精神,奋力推进弶港从“一个镇”向“一座城”的蝶变。
“走林海党史力行、走山阳寻标快行、走村场实事稳行”,弶港镇用好当地红色资源,聆听红帆故事、感受林工精神、感悟初心使命,在学史明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排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64件民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特色街区提升、特色社区提升、特色渔村提升、特色旅游提升、特色农业提升,“五项提升”开篇破题强势推进。
奋战特色街区提升工程,夯实副中心城市的基础支撑。依据正在编制的副中心城市规划,重点提升前进路、弶六路。统一布局餐饮、民宿等商业业态,构建水岸连接、水绿交融的特色文化街区。
奋战特色社区提升工程,实现副中心城市的品质归属。八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打造成“苏北莫干山版乡村”;弶港集镇聚力展现海鲜渔家特色和风貌,打造环镇“四水”景观,扮靓红色旅游节点。
奋战特色渔村提升工程,增加副中心城市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批“海角渔村”“临海人家”。重点建设巴斗渔村、八里人家。巴斗渔村叫响“吃海鲜”“住渔家”“品文化”“享海趣”“树新尚”5大特色品牌,展现“三美三宜”的风貌,即党建富民之美、红色渔村之美、融合发展之美,宜居、宜业、宜游。
奋战特色旅游提升工程,彰显副中心城市的发展特质。进一步打磨“渔号子”,建设海防团纪念馆,策划51号兵站舞台剧;整合红色文化、渔业文化、世遗文化,打造弶港旅游IP;协同周边黄海森林公园、条子泥等景区,增开旅游公交线路;实施蹲门湾二期1万亩生态修复工程,打造湿地修复精品样板、湿地保护观光典范。
奋战特色农业提升工程,丰富副中心城市的美食菜篮。推进特色海产品生态化养殖、精品化加工、产业化经营。推进甜叶菊产业与大院大校合作,建立研发平台,推出更多优质品种。推进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做精做优莴苣等农产品品牌。
所见所闻的是弶港的资源之优、生态之美、渔乡之韵,所思所谋的是弶港的辉煌、现在的发展、未来的前景。新的长征已经开启,不分日夜一起想、不管早晚一起干、不论难易一起冲,同心激情干,共绘新蓝图,弶港城市副中心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