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效益彰显 区域内涝大幅减轻
连日来,受台风“烟花”影响,我市出现大范围强风雨。水务部门迅速启动防汛抗台应急预案,精准调度各类水利工程,抢抓时间实施预排预泄,腾出防洪、蓄洪库容,筑牢抗台防线。
我市主城区总面积21.76平方公里,穿城而过的河道有通榆河、泰东河、串场河、何垛河,依靠串场河南闸站、东亭闸站等防洪设施,城区实现大水不进水、大灾不见灾。沿海海堤上的川水港闸、梁垛河闸、梁垛河南闸、方塘河闸四座挡潮排涝闸,加足马力,日夜向外海排水。
水利工程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产物,能够有效兴利除害,造福百姓。在何垛河高新区段,红星河北闸站的投用就使高新区受益匪浅。
红烈村村干部说,往年如果遇到强降雨,村里常常受淹。去年川东港影响处理完善工程完工后,红星河北闸站及时投入使用,对村里排涝发挥了积极作用,再遇强降雨村内基本无积水。7月4日,我市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降雨量全省最大。数据显示,高新区累计降雨178毫米,内河水位由原来的1.95米陡升至3.65米,大部分农田田间积水,富乐德、鑫科森、贺鸿等近20家企业进水,东台中学附近路面积水深达60厘米。该区防指第一时间启动川东港沿线西洋河闸站、红星河北闸站、东洋河北闸站、新东河闸、跃进闸、陈舍闸及东风河闸排水,有效发挥川东港影响处理完善工程地泄洪排涝作用,半天时间就使内河水位降至警戒水位以下,将企业、农田的损失降至最低。
据介绍,历时2年建设的川东港影响处理完善工程全线建成后,结束了通榆河以东、何垛河以北(开发区)、东台镇次高地挡无屏障、排无动力的历史,增加了何垛河以南(高新区)排涝能力,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城市各防洪区防洪排涝体系。
梁垛河整治工程是近两年来实施的另一个重点水利工程。今年梅雨期间,该工程将暴涨的河水自东台镇、梁垛镇、南沈灶镇等镇一路向东排入外海,排水速度明显加快,堤东地区防洪排涝压力大大减轻。过去一旦遭遇大暴雨天气,梁垛镇不少地区积水较深。梁垛河整治工程完成后,往年受灾最严重的低洼地区,今年积水不深。与梁垛镇一样,今年梁垛河沿线的头灶、弶港等镇,内涝程度明显减轻。沿海的八里村村民说,村里的积水基本上是雨水聚集而来。与往年相比,村民家中进水情况明显减少,农田被淹面积大幅减少。
近年来,市水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机遇,积极向上沟通对接,有针对性地申报工程项目,提高竞争立项的成功率。同时,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所建工程连年获得省水利建设文明工地、优质工程,水利工程建管水平得到省水利厅领导的高度评价。通过努力,国家及省在我市投入的各类水利专项资金逐年增加,全市防汛抗灾能力、水安全保障能力、水资源保护能力和水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务保障。(周宴 翟立宏 贲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