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和担当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市卫健委
用责任和担当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一轮新冠疫情多点扩散,市卫健委坚持把学党史同抓疫情防控结合起来,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根本落脚点,深刻践行“两在两同”,坚持履职尽责,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以最快速度、最严格措施、最果断行动织密防控网,用责任和担当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护佑全市百万人民生命健康。
主动作为 党旗飘扬最前沿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卫健委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新冠疫情防控部署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全力抓牢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卫健委党委在第一时间向各基层党支部、党员、干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带头抗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卫健委党委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率队进驻市防控指挥部,全面恢复“一办十三组”,24小时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带头奉献、主动作为,以实干体现忠诚与担当,让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高效规范 大数据流调无遗漏
一方面快速找人。充分利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与公安互派精干力量,强化沟通协调,随时处理交办数据,第一时间核查到位。抽调医务人员、公安干警、镇村干部,组成20个“三合一”线索核查、流调处置专班,地毯式、网格化,随交随核、滚动清零。制订“疫情防控大数据溯源处置流程”,被盐城市防控指挥部借鉴使用。另一方面有效控人。优化整合18个集中隔离点,制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工作方案,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抽调医务人员,组建健康观察、预防消毒、心理干预等5个工作专班,严格落实封闭管理要求;加大督查指导力度,组织3个督查组,全覆盖督查,发现问题,当场交办,跟踪整改,保证规范性。

人物同防 外防输入全追溯
严把人员入口关。在3个高速出口和6个国省干道设置9个查验点,抽调医务人员,24小时轮班,对所有进入东台的车辆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有效核酸检测证明,重点检查南京、扬州来的车辆,逢车必检、逢人必验,严控风险地区人员输入我市。严把物品入口关。对进口货物(冷链食品)“逢进必检”、对环境以及从业人员“两天一检”,做到采样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异常物品全追溯。
实战演练 应急能力大提升
以实战要求配置各类要素。启用核酸检测基地,新增PCR扩增仪至62台,日检测能力5万份/50万人;布置260个采样点、60支流动采样队伍、1903名采样人员,全部在岗在位,高效运行;调整完善核酸检测方案,确保采样快速有序,《新冠疫情核酸检测方案》被省防控指挥部以文件予以推广。以试点先行确保演练实效。按照“大小结合、远近结合、城郊结合”的思路,分批分片试点演练,现场点评,总结提升,优化流程。在试点基础上,完善各镇区场实战演练细化方案,逐一过堂,并组织两次专题培训。以全域演练实现全员检测。结合“两在两同”,抽调人员参与17个督导组,现场督战指导;借助现有健康管理系统,设立全员核酸检测远程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各采样点工作,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达效,全面提升全员核酸检测能力。

全省推广 免疫屏障保平安
强化全覆盖摸底。坚持条块结合,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以村居小组、住宅小区和单位为最小单元,实现人口普查式登门入户摸排造册,登记疫苗接种情况,最大限度摸清目标人群底数。 强化全方位动员。制定疫苗接种宣传和舆论引导方案,推进疫苗接种宣传“六进”(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公共场所)。利用各种形式宣传疫苗接种信息,累计推送接种短信80万条,发放宣传折页30万张,刊登宣传文章30篇。强化全流程管理。建立“通知-接种-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分行业、分单位、分社区组织,根据每日疫苗供应量分批压茬推进,做到预约一批、通知一批、确认一批、接种一批、销号一批。全市共建有31个固定接种点和5个流动接种点,覆盖所有镇区场,日接种能力3.6万剂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医疗保障方案》被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以文件形式在全省推广。(张一峰 王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