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市农技专家踏田指导机收减损工作-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市农技专家踏田指导机收减损工作

来源:未知     点击数:1544     日期:2021-10-21 10:10:09
​连绵数千亩的稻田一角,几辆收割机来回奔跑,扬起阵阵稻浪。每隔一会儿,便有数辆收割机驶到田边,举起中空的“臂膀”,把稻谷输送到收粮的卡车里。10月20日,秋收正酣。记者随惜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同志走进金色的田野,到处一片繁忙的秋收景象。在近千亩的镇南片区一块倒伏田地旁,两位

连绵数千亩的稻田一角,几辆收割机来回奔跑,扬起阵阵稻浪。每隔一会儿,便有数辆收割机驶到田边,举起中空的“臂膀”,把稻谷输送到收粮的卡车里。10月20日,秋收正酣。记者随惜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同志走进金色的田野,到处一片繁忙的秋收景象。在近千亩的镇南片区一块倒伏田地旁,两位穿着冲锋衣的同志正对着机耕手一边比划一边讲解:“这块稻子倒伏角在45至60度之间,要采取逆割。”惜禾公司总经理吴舒涵介绍,他们是市农机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下地指导秋收来了。

市农机推广站周桂官介绍,国庆长假前后,台风雨水接连影响我市,造成部分农田秋收作物特别是水稻不同程度倒伏,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农业农村局迅速组织农技专家踏田勘察,第一时间提出《2021年东台市水稻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意见》。连日来,7个秋收秋种技术指导组分赴14个镇指导秋收工作,帮助广大农民克服降雨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力开展秋粮抢收工作,确保颗粒归仓。

据统计,全市秋粮总面积131.36万亩,其中水稻67.5万亩,玉米47.81万亩,薯类1.54万亩,大豆、绿豆等豆类14.51万亩。截至10月18日,玉米、薯类已基本收获结束,大豆、绿豆等豆类已收获10.2万亩,占70.3%。目前我市粮食种植实现全面全程机械化作业,而水稻倒伏给机械收割带来难度,机收减损,迫在眉睫。

农技专家指出,水稻成熟的标志是谷粒全部变硬,多数穗颖壳变黄,穗轴上干下黄,有70%的枝粳已干枯,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稻谷籽粒含水率15~28%,此时,应根据不同田块选择合适的收获机械,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收割。针对目前气象条件,可提前至九成熟时开始收获。联合收获应在雨水、露水基本消退后作业。选择机械时,应选用带茎秆切碎和抛洒装置的收获机作业(秸秆离田除外),便于秸秆还田和埋茬作业。作业前应对收获机械进行检查、调试、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性能良好。认真检查行走、转向、割台、输送、脱粒清选、卸粮等机构的运转、传动、间隙等情况。同时,应做好田间杂物清除,并根据收割方式开出收割道。

农机推广站技术人员特别对收割倒伏水稻作出三点提醒。改善作业条件。收割倒伏水稻或在较为泥泞的湿田中收割前,应提前2-3天排干田中积水,以减缓倒伏密闭造成秸秆和稻谷的腐烂。收割时间最好选择晴天、空气干燥的时间段,以利作物切割、输送、脱粒,减少损失。选择合适方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割倒伏水稻时,调节拨禾轮与割刀的相对位置,并将割台降至适宜高度,原则上倒伏角小于45度时采取顺割;倒伏角在45~60度时采取逆割;倒伏角大于60度时,应通过安装“伏倒器”和“防倒伏弹齿”装置,提高对倒伏水稻的收获适应性。选择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收割,倒伏角大于75度时采取顺割并调快扶禾(链条)速度,倒伏角小于75度时顺割逆割均可。规范驾驶操作。收割时先放慢作业速度,少量依次作业,档位放在低速档上,保持最大油门,经常检查凹板筛、清选筛是否堵塞,并及时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处堆积的泥土和秸秆。(张一峰 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