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书写千年古镇风采 汇聚前行文化动力-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书写千年古镇风采 汇聚前行文化动力

来源:未知     点击数:1547     日期:2021-11-04 09:27:57
书写千年古镇风采  汇聚前行文化动力——《江苏名镇·富安镇志》出版发行纪略​ 一本志,于静默中诉说沧桑与繁华,在方寸间一览古镇千年。打开镇志,创新的编纂理念、精心的版面设计令人眼前一亮,每一章内容翔实、

书写千年古镇风采  汇聚前行文化动力

——《江苏名镇·富安镇志》出版发行纪略


一本志,于静默中诉说沧桑与繁华,在方寸间一览古镇千年。打开镇志,创新的编纂理念、精心的版面设计令人眼前一亮,每一章内容翔实、条理清晰让人意犹未尽,精心挑选的内文插图鲜活生动地展现生产生活场景和风土民情。

11月1日,江苏首批、盐城首部全媒体志书《江苏名镇·富安镇志》出版发行。该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文字13万多,图片88幅、视频28个,设走进富安、千年古镇、中国茧都、智能印机、特产美食、精神文明、风土民情、名镇名人共8篇及大事记,重点突出富安镇的“名”和“特”,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历史厚重、富庶文明的文化名镇。

据了解,该书编纂工作于2017年3月启动,先后经历传统志书、精品志书、全媒体志书编写三个历程,按打造新时代全媒体志书要求,创新编纂理念,精心设计版面。同时顺应数字时代,以最美图书标准,提炼语言文字,提高图片占比,增加视频资料,形成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三条独立的记述线索,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使志书从无声变成有声,从平面成为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力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方志文化的新需求,全力打造更大容量的“活”的志书。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以史为鉴,行稳致远。镇志主编朱厚宽介绍说,富安镇志的编纂工作历时五年,过程艰巨浩繁。五年来,该镇组织精干力量,认真编志修志,在盐城率先完成《江苏名镇·富安镇志》的编纂、出版、发行任务。“采编过程中,我们三易其纲,经过20多次修改、调整,终于成书面世。”朱厚宽说,这部镇志凝聚着社会各界智慧,各村、各企业、各部门单位积极提供资料,给予大力支持。参加编写、打印、插图的编纂人员主动克服各种困难,不畏寒暑、惜时如金,查阅大量史料,实地访老问贤,去伪存真、集思广益,以“工匠”精神,精雕细刻。

地方志是传承地方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镇村志的编纂,在我们乡村振兴、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王海燕说,富安镇志在我们启动全市镇村志一周年的重要时刻出版发行了,创造了三个第一:江苏名镇·名镇志首批入选的20部镇村志之一,盐城市第一部全媒体志书,第一部勇于突破、创新,传播方式多元、表现形式丰富的地方镇志,对面上推动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乡镇村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积淀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农耕文明,见证了千百年来社会的发展变迁,寄托无数华夏儿女的乡愁记忆。“编纂镇志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举措。”王海燕希望富安镇志编纂出版以后,不仅仅是存史,而在于教化,充分利用、扩大宣传,在更广阔的范围特别是青少年当中,激起大家热爱家乡、关注家乡、情系家乡,成为铭记乡愁的一个载体。

“编纂镇志是传承地方历史,展现富安当今,启引美好未来的一件大事。”富安镇党委书记储开华表示,该镇将以此为契机,组织带领全镇人民学志读志用志,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坚定不移做强“富安印机”大品牌,让“富安印机”不仅制造强、应用强,而且市场占有率强、行业影响力强;坚定不移擦亮“中国茧都”金名片,让丝路品牌越来越多、效应越放越大;坚定不移打造“古镇建设”新颜值,让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推动富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镇村面貌不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走好既富又安且美的乡村振兴之路,扛好“东台南大门”的使命担当,使地方志真正“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强起来”。(戴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