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灌区工程惠民生 振兴乡村促发展-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灌区工程惠民生 振兴乡村促发展

来源:未知     点击数:1490     日期:2021-11-05 09:41:22
​清淤疏浚、清理堤岸、移栽树木、砌筑护岸……连日来,在堤东灌区方塘河、沈灶河、农干河整治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干得热火朝天。今年,我市继续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总投资1.17亿元。堤东灌区为独立排灌区,是全国和省特大型灌区,西起通榆河、东至黄海一线海堤、北临川东

清淤疏浚、清理堤岸、移栽树木、砌筑护岸……连日来,在堤东灌区方塘河、沈灶河、农干河整治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干得热火朝天。今年,我市继续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总投资1.17亿元。

堤东灌区为独立排灌区,是全国和省特大型灌区,西起通榆河、东至黄海一线海堤、北临川东港、南接海安市,耕地面积155万亩。长期以来,我市不断加强灌区建设,推进大中小工程同步建设,流域与区域同步治理,形成了分片控制、高低分排、灌排分开的布局,初步建立起引水、灌溉、挡洪、排涝生态工程体系,先后多次抗御特大自然灾害,为区域“三农”发展和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悉,自2000年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立项以来,已实施9期。先后改造安丰抽水站泵站,新建东台新抽水站,保障了灌区工农业生产、交通航运、生态补水的需要。实施干渠工程建设,新建改造输水河闸、头富河闸等71座东台总干渠、三仓总干渠沿线封闭工程;疏浚整治方塘河、东台河、梁垛河等主要干支渠7条,实现灌区灌排分控,保证工农业用水水质。增建信息化管理设施及数据采集系统,建成灌区业务管理、工情监测、封闭工程运行智能化管理平台,灌区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8,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

堤东灌区共有961座二级提水灌溉站,实现计量取水全覆盖。同时整合计量监测数据与“江苏省智慧大型灌区平台”软件数据,可随时查询泵站流量信息,通过水量统计分析支持灌区合理调配水资源、计收水费。东台镇华灶村每亩灌溉水价由100多元降至50元左右,群众普遍得到降费实惠,农户逐渐形成节水理念。去年,灌区改革的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堤东灌区跻身省大型灌区工程管理标准化行列。

灌区始终坚持生态绿色建设,加强河湖生态修复,水绿灌区初步显现。灌区内共疏浚大中沟167条、整治县乡河道202条。各镇区围绕河道通畅、岸坡稳固、河堤绿化美化率达90%以上等标准,累计打造生态河道62条。全面整治村庄河塘,重抓河道绿化美化,按照两侧100米以上景观绿化标准,重点打造川东港、东台河、梁垛河等4条高标准生态清水走廊。按照整治标准、销号程序、验收考核三统一要求,推进灌区河道“两违三乱”整治。

新时期,灌区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组建排涝服务队,配备抢排泵87台套,汛期随时待命出征;组建抗旱服务队,为干旱地区提水引水;组建涵闸管护队,对106座涵闸进行专职巡查看护,确保工程正常发挥效益。(周宴 许有文 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