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养殖拓宽致富路
现年55岁的五烈镇廉贻村16组村民沈春根创办综合养殖场已经30多年,夫妇俩靠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之路。
廉贻村位于五烈镇西北部。历史上这里水网密布,交通偏僻,村民多以养殖水禽作为家庭的副业。上世纪80年代,在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倡导“一村一品”时,该村曾被誉为“水禽养殖专业村”。1986年,沈春根从学校毕业后回家跟随父亲划着小船学着放鸭。不过,他家当时水禽的年饲养量只有一百多只。
随着村里人相继外出务工经商,该村从事水禽养殖的农户锐减,可沈春根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000年,他与妻子到离村庄500米外的一处废滩上盖起了集猪舍、羊圈、禽棚于一体的养殖场。经过打拼,养殖场规模不断壮大,现栏存良种母猪9头、波尔种羊42只、老鹅2000只、蛋鸭2400只,围栏养鱼40多亩。沈春根满脸喜悦地介绍:“今年可出售成品鹅2000只、肉鸭8000只、老鸭2400只、苗猪220头、羔羊180只、禽蛋2万多公斤,加上水产类,年销售总额有望超百万元。”
该村党总支书记杨长红介绍,在沈春根的带动和帮助下,目前全村有花荣中、刘德高等11家水禽养殖大户,年饲养、销售鸭、鹅30万只以上。该村专门为村里的养殖大户协调30多亩的养殖用地,满足他们发展生产需要。(杨春迎 杨庆云 何国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