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针药结合解决“面子”问题
冬季寒冷,面瘫高发——
市中医院针药结合解决“面子”问题
气温低不仅会冻伤手脚,很可能让“脸”也受伤。近日,记者从市中医院了解到,受寒冷天气影响,冬季面瘫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治未病科最多一天接诊10多名面瘫初发患者。
12月25日,记者在中医院雅居院区针灸室看到,30岁左右的小吴正在接受针灸治疗,并根据专家建议开处方,针药结合,调和气血,活血通络,改善颜面症状。“熬夜加了几天班,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嘴巴歪了,眼睛也闭不上了。”小吴告诉记者。在几次治疗后,小吴面部功能已经好转许多。
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陈亦琳介绍,冬季是面瘫的高发期,寒风长时间直接吹拂人脸,会引起面部神经周围的血管痉挛水肿,导致面神经受压或损伤导致面瘫。“还有部分是由平素体质虚弱、精神压力大和病毒性感冒所引起的,例如近来很多高三学子及其家长和近产期孕妇等发作面瘫。”陈亦琳说。
面瘫一般突发症状为饮食时口角漏水,食物往患侧聚集,个别患者表现为偏侧头部、颈部、耳后疼痛,伴有疼痛的患者面神经损伤较重,应在发现后立即就诊,否则预后不佳。如果患者早上洗脸刷牙时发现面部僵硬,喝水时口角漏水,并表现出持续头痛,需立即到医院就诊切勿延误病情。通过针灸和口服药物,尽量在急性期减轻病毒对神经的损伤。
针对面瘫,市中医院采取“中医+西药+针灸”相结合的方式治疗,急性期根据患者体质给予中药西药口服,配合针灸,减轻面瘫症状;恢复期一般是针灸配合面部按揉、闪罐、中药热敷促进面部经络疏通,恢复面部正常功能。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冬季预防面瘫,主要从减少寒风刺激入手,出行时要注意防风防寒,戴好头盔和围巾,保证饮食有规律,避免熬夜疲劳,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出现面瘫疑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鉴别诊治。(刘煜 卞兰华 陈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