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门湿地保护党支部精心呵护世遗宝滩
日前,弶港镇蹲门村湿地保护党支部书记何勇、副书记陈志刚带着六名党员同志走进村东首5公里处的蹲门湾湿地,执行巡逻任务。他们边巡视边欣赏着天地间的可爱精灵在快乐地闹滩,自由地栖息。
17000多亩的蹲门湾湿地岸外有一条南北走向、长达30多公里的西沙洋,这里不但上演着“两分水甲天下”的壮美奇观,而且还在日复一日水运金沙淤积出这片海涂宝滩。“条子泥”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后,世世代代相伴这片潮滩的蹲门人喜笑颜开。
蹲门渔村党总支牢记使命,自觉履行保护世遗湿地的历史重任。在盐城地区率先成立湿地保护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鲜红党旗高高飘扬在世界遗产地保护第一线。
蹲门湿地保护党支部共有党员15名,分别划入护湾小组、巡查小组和服务小组。村党总支为湿地保护支部党员制作了“红马甲”,配备了电筒、胶靴、防水衣和必备防护用品等,为日常湿地保护创造条件。
湿地保护党支部把开展宣传教育,营造爱滩氛围,作为保护湿地的切入口。全年度、全天候,运用微信群、朋友圈、户外广告以及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湿地与环境、湿地与气候、湿地与生物、湿地与生活等方面的特别作用和特殊价值,从而对蹲门湾湿地形成独特体悟和独特认知。
把强化巡查保护,促进生态平衡,作为保护湿地的硬任务。建立日巡查、周交流、月汇报制度,建起了巡查记录台账。据统计,在246次拉网式巡查中,劝阻入滩垂钓人员300多人次,放生鸟类500多只,及时发现处理问题52件,清理各类垃圾150多吨,构建起蓝天白云、鸟浪鹿奔、绿滩素颜的“海角画卷”。
把强力推进湿地修复工程,高质量做好湿地保护事业,作为向海图强的“必修课”。支部党员们排除“亲情”“友情”“乡情”的“情感障碍”,耐心过细做好传统养殖户的思想疏导工作,引导他们思维转换、产业转轨,顾全大局、想到长远。同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配合迁移好厂棚及养殖、供电等设施。(朱玉兰 丁平平 杨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