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驻村日记-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驻村日记

来源:未知     点击数:1280     日期:2022-04-22 10:05:18
◎市融媒体中心 刘煜“做核酸要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上门的客人都要扫场所码,查看行程卡!”……进驻东台镇何垛桥社区快二十天,这些话我已经熟记于心。在我身边,还有一群忙碌的战友们,我们一起适应各种“身份转换”,登记员、检查员、宣传员、接线员、广播员、心理辅导员……用责

◎市融媒体中心 刘煜

“做核酸要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上门的客人都要扫场所码,查看行程卡!”……进驻东台镇何垛桥社区快二十天,这些话我已经熟记于心。在我身边,还有一群忙碌的战友们,我们一起适应各种“身份转换”,登记员、检查员、宣传员、接线员、广播员、心理辅导员……用责任和爱心当好居民贴心的“百变管家”。

清晨,我和网格员们分组走街串巷,到辖区内督促商铺、服装店、药店、餐饮店张贴场所码。检查各商铺、物业的人员排查、体温监测、区域消杀等防疫工作。来到居家自我监测人员家门口,查看门磁是否完好,叮嘱他们保持良好心态。致电返乡登记人员,告知做好报备和防护。

全员核酸检测是一场“硬仗”。从正午到傍晚,我们认真做好“核验人”“引导人”,协助居民群众扫码、测温,维护现场秩序。我想,核酸检测也是一次爱与暖、信任与支持的双向奔赴,居民们闻令而动,耐心等候检测,积极配合采样。在何垛河畔,在老旧大院,一个个坚定的身影助力疫情防控有序推进。

4月18日,辖区某银行工作人员带着一位情绪有些激动的老人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原来老人对“场所码”的使用不了解,和工作人员起了争执。我和社区同志化身“老娘舅”,向老人耐心解释、安抚情绪,帮他下载“我的盐城”软件,完成信息登记,得到了他的理解。我们还积极动员辖区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主动登记报备,为他们发放核酸采样码卡片,方便老年人进行核酸检测。

百变社区工作者,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心。我们在基层坚守,只为筑牢疫情防线,守护美好家园。

◎市文广旅局 杨岭

义无反顾下一线,疫情防控有“速度”。来唐洋镇红色村的路上,我给了自己清晰的定位,既是“监督员”也是“服务员”。

刚开始几天,我跟着村干部走访了解管控人员情况,熟记每个人的核酸采样时间节点、安装门磁情况,真正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结合红色村农业特色,认真梳理种植大户往返情况,逐组逐户登门走访、统计,真正将疫情防控落实落细。4月10日在红色村村部核酸检测点现场,我认真登记检测人群信息。期间,因为有两名老人瘫痪在床,我主动承接上门服务工作,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

凝聚力量解难题,疫情防控有“温度”。4月11日上午,刚到村部就遇上一位老奶奶前来反映鸡蛋运输难滞销严重的问题。安抚好老奶奶后,我第一时间向村里要到养鸡大户的名单,制定有针对性的销售方案。对于鸡蛋产量大的,积极联系上级部门,尽快帮助申请农产品运输通行证;产量小的,依托村民微信群等渠道联系销售,另外积极联系周边企业,请他们帮忙解决难题。4月16日,我成功联系到一家私企,日消耗鸡蛋三四百斤。村里赶紧与来访的老奶奶联系。看到一箱箱鸡蛋装上小货车的时候,我和老奶奶心里得到一丝丝安慰。

闻“疫”而动,体现的是我们的青春能量;迎“疫”而战,彰显的是我们的青年担当。持续奋战的医务人员和基层工作者、主动请缨的志愿者……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村、这座城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