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日记
◎市住建局 陈社翔
富安是东台南大门,与南通海安接壤。我们驻点服务建团村的3个卡口在富安镇的西南角,地处东台与海安墩头镇的边界线,中间横跨一条友谊河。河岸两地村民世代友好,通婚、通学、通商、通工,交往密切,人员走动频繁,无形中给疫情防控增加了不少压力。
刚下沉到建团村,我们组4名同志任务分工明确,3个卡口各由1名同志和当地2名村民共同驻守,组长丁同春负责3个卡口每天巡查指导和工作协调。为了使疫情防控和村民正常生产生活“两不误”,根据建团村村民实际情况,我们一起集思广益,谋思路、想对策,力所能及地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4月11日上午,5名海安墩头镇村民聚集在富仇路一号沟桥卡口西侧,说约好与富安一经销商在卡口交易购买蚕药,工作人员久劝不肯离去。为此,在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保证买方和卖方人员不密切接触,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我们请墩头镇村民远离卡口,排队拍照登记所购蚕药品种、数量、金额,将对应金额和蚕药放在卡口隔离栏下方,村民和经销商错开依次取药、收款离开。在卡口工作人员严格监督下交易完成,有效化解了疫情风险。
富安镇水网密布,船只管理也是我们工作组疫情防控的一大难题。在我们卡口管控区域友谊河西侧河岸有部分建团村村民的桑田,为不影响村民正常劳作,我们与村干部一起摸清本村村民船只数量和河岸区域部分农户农田承包情况后,研究制定“建团村界河百姓过河耕作登记表”,由各卡口工作人员对村民过河劳作出入情况逐一登记,对船只使用进行专人专管专用,并对村民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同时,组织防控人员在河岸24小时不间断跟踪巡查,做到疫情防控无死角。
驻村以来,我们工作组的同志不言苦不言累,一心扑在工作上,积极与镇村干群团结协作,同心抗疫,筑牢了道道疫情防控屏障。
◎市民政局 沈飞
从伏首案前到奔走一线,变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根据工作安排,我被分到溱东镇周黄村参与疫情防控。到达村部,我遇到了正在商讨疫情防控工作的周黄村村组干部,村书记费圣宏第一时间向我介绍了周黄村的基本情况。
做好疫情防控需要“勤”字当先。我所负责的周黄村位于溱东镇西南,与泰州市姜堰区毗邻,村卡口多达十处,其中五处连接外市,昔日繁忙的229省道、四通八达的村组道路成为周黄防控的重难点。勤于走访。每天我都对各卡口点进行走访,发现漏洞,立即修正。勤于引导。向村民讲清防控政策,引导企业、居民从统一管理的通道过境,实现疫情防控与群众生产生活的有效结合。
每天对10个防控点进行多次走访后,我会根据时间安排参与到隔离人员安装门磁及消磁工作中,晚上需要整理14个村居的汇总数据,梳理当天的工作及交办的问题,连续高强度的工作着实让人身体感觉疲惫,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们莫大的安慰。4月10日溱东镇组织全员核酸检测时,周黄村一位大爷不熟悉手机采样码的设置向我咨询,我帮助大爷注册“我的盐城”APP,对采样码进行截图,便于今后检测。大爷连声感谢,让我瞬间干劲满满。
4月15日傍晚,气温骤降,在结束了一天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后,驻村干部宋健同志在村部拍摄了一张绿叶新芽的照片,十分应景。疫情迅猛却难敌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