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甘当新时代“时传祥”-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甘当新时代“时传祥”

来源:未知     点击数:1207     日期:2022-06-02 10:15:11
甘当新时代“时传祥”——市环卫处粪便清掏班组工作纪实 近日,市环卫处粪便清掏班组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道不尽7名掏粪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忍受的脏、苦、累。早上6点,两辆机械吸

甘当新时代“时传祥”

——市环卫处粪便清掏班组工作纪实

近日,市环卫处粪便清掏班组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道不尽7名掏粪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忍受的脏、苦、累。

早上6点,两辆机械吸污车、1辆木质掏粪车和7名掏粪工便兵分两路,迎着朝霞,开启新一天的公厕抽粪工作。吴云英一组4人首先来到市委党校公厕,只见她和工友熟练地戴上橡胶手套,钩开公厕一旁的化粪池井盖,然后从吸污车上拖下一根碗口粗的吸污管,慢慢深入到化粪池内。据了解,这辆容量5吨的吸污车,需要抽取3-5车,才能把该公厕粪便吸抽干净。吴云英告诉记者,一座公厕一般一个星期抽取一次,抽取过程中如果遇到吸污管被堵住,就需要手动抠出。如果吸污车满了,就先送到万陆环卫管理中心的粪便处理车间,然后再回头。

机械化抽粪省时省力,但是遇到背街后巷,车辆进不去的时候,就需要人工掏粪。这时候,掏粪工李应波就会拉着一辆木质掏粪车来到化粪池旁,一勺一勺地挖、一车一车地运,想方设法掏干扫净。

疫情期间,7名掏粪工除了要担负市区114座公共厕所、111座单位厕所和1000余座住宅小区化粪池的清掏保洁任务,还要负责高速各卡口新增的20座移动公厕。和常规厕所不同的是,他们需要穿上防护服,全副武装格外小心,吸粪结束后还要对车辆和公厕一遍一遍消毒。“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工作,再苦再累都要把它做好。”已经从事环卫工作30年的吴云英,毫无怨言。

一座公厕一座公厕地跑,一遍又一遍地放管抽粪,这其中的辛劳难以想象。夏天苍蝇多,气味酸臭,掀开化粪池那一瞬间,强烈刺激性味道扑面而来,刺得眼睛睁不开,腾不出双手的他们只能任由蚊虫叮咬。冬天,粪便更容易沉积底部,他们只能先用钉耙搅动,然后再机械吸抽。除了本职工作外,他们还经常为学校、医院、企业疏通化粪管道,20多年来义务疏通的化粪池将近1800座次。去年底,朝阳新村9号楼的下水道一直堵着,化粪池里的污水排泄不掉,清掏班工作人员平均1个星期就要去抽一次,化粪池里的臭气熏得人头晕恶心、胸闷气短,衣服上、脸上、头发上常常沾上粪水,但他们默默完成好任务,赢得居民的广泛好评。

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抽粪工作也是人民所需要的,市环卫处粪便清掏班组7名工作人员用“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劳动最光荣”。他们也是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习以为常,从第一年选择到20多年坚守,这群平均年龄53岁的掏粪工,不管多脏多累,总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乐于做新时代的“时传祥”。

(记者 胡春静 魏颐晖 通讯员 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