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洋秀才土专家联手解难题-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洋秀才土专家联手解难题

来源:未知     点击数:1090     日期:2022-07-06 09:56:23
‍三载求索找到防控小蠹虫精准办法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洋秀才土专家联手解难题​‍ ​盛夏来临,绿意盎然的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又到了追踪清剿坡面方胸小蠹虫的大忙季节。但走进密密林海仔细探寻,却难以找到治虫的工人。

三载求索找到防控小蠹虫精准办法

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洋秀才土专家联手解难题

盛夏来临,绿意盎然的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又到了追踪清剿坡面方胸小蠹虫的大忙季节。但走进密密林海仔细探寻,却难以找到治虫的工人。东台林场副场长曹国华介绍:“土洋结合,今年我们找到精准防控最佳时段了。”

土,指土专家,黄海森林公园东台林场林业技术人员;洋,是洋秀才,南京林业大学驻扎在黄海森林公园里的几位博士生研究生。土专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虫办法,洋秀才研究出小蠹虫的生命周期生活史。在今年6月15日后小蠹虫二龄虫成虫扬飞期集中防治,短短数日解决问题,节省了上百万防治资金,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而在往年,从春到秋,上百治虫人员需要在万顷林海里常态化蹲守,哪里有虫情立即冲上去扑救。

小蠹虫是一种寄生于树木之中的昆虫。前年夏天,林业技术人员发现意杨林大面积发生此前没有见过的新的病虫害,导致林木大面积死亡。仔细检查发现,有蠹虫在树上钻洞,树下积满了木屑。黄海森林公园在积极探求防治办法的同时,向长期合作的高校、科研院所求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江苏省林业科学院、上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学者纷纷钻入森林收集样本,上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专家无私提供多年研究成果——小蠹虫图谱,但一时间难以找到有效防控办法。专家指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根据研究,小蠹虫家庭有6000多种,我国已知的就有500多种。在黄海森林公园危害最大的是坡面方胸小蠹虫,主要寄生于公园里的经济林意杨树上。蠹虫和寄生树都是外来物种。

有着丰富林木病虫害防治经验的林场技术人员不等不靠,隆冬腊月里,大清早就满林子里取点挖虫卵;夏天是病虫害多发季节,几乎每天都要观测虫情,治虫时一种药不行,再换一种。反复摸索,找到了打孔注药、树干喷药、涂药覆膜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小蠹虫的办法。“狡猾”的小蠹虫迁移到大树上部,技术人员又探索出高压喷雾等治虫办法。

去年,南京林业大学成功申请黄海森林公园小蠹虫生活史及防治措施课题,夏季时节第一批研究生驻进大森林里。公园专门辟出实验室,提供一切方便。年轻人的研究很快融入黄海森林公园科学护林的整体体系之中。他们定期到树林里收集各年龄段幼虫、成虫,放到实验室里培养观察,再把试验结果、推测设想拿到林子里验证,一年下来,初步掌握了坡面方胸小蠹虫生活规律。在实验室里,南林大研究生赵晨指给记者看,一个个酒精里浸着小虫的瓶子是蠹虫标本,饲养网里的一段段木桩是蠹虫培养载体。他介绍,坡面方胸小蠹虫不直接取食植物机体,而是在树木体中构筑坑道,并将真菌孢子带入,使其在坑道周边萌发,长出来的菌丝和再生孢子就成了它们的食物。树干中的坑道切断了树木的营养输送通道,真菌损伤了大树枝体,因而危害极大。而且,数量巨大的小蠹虫雄虫为无性繁殖,一旦暴发,扩散极快。“坡面方胸小蠹虫以三龄虫为主、少量四龄虫。现在,可以准确把握每一龄虫的各个生长阶段生活史,精准治虫有了依据。”

今年夏天,南林大进一步增派人员研发方胸小蠹虫防治措施。这一从实践中引发的课题进入了深化阶段。(张一峰 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