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利润贴心服务却骗走了养老钱
“5元办一张会员卡,就能在公司的门店吃喝玩乐”“投资20万元不仅能拿到高额利息,还能在专门的养老院免费养老”……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一场彻底的谎言。
退休前一年,59岁的方敏患上了尿毒症。正是这一年,被告人耿尚拿着颐和公司的宣传单走进了方敏所在的小区。耿尚告诉方敏,只要在公司平台投资20万元以上的理财产品,不仅可以收到每年14%的利息,日后还能免费居住到公司旗下的养老社区。方敏起初并没有相信,但耿尚时常向她嘘寒问暖、赠送小礼品,并极力鼓动她参加公司举办的交友活动,和其他老年人一起打牌或者喝茶、聊天。去的次数多了,方敏觉得不好意思总是占人家便宜,便先后尝试投资了2万元、5万元和10万元。后来,耿尚又向方敏推荐了公司的免费旅游团,并告诉她这是投资20万元以上才有的特殊优待,于是方敏又投资了10万元。方敏说:“我并不是贪这些钱和小便宜,是真想住进养老院,自己身体不好,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得知颐和公司爆雷后,方敏悔恨万分。
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被告人耿尚担任颐和公司客服部主管期间,采用类似方法吸收公众存款231.5万元,确认参与人的存款162.5万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耿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伙同他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终,判处耿尚有期徒刑六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并责令退赔集资参与人经济损失。
法官表示,本案系以“养老服务”为幌子,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是骗取老年人财物的典型案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养老服务需求巨大且不断增长。部分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闲散资金较多,投资渠道较少,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这一社会现状,以养老服务为幌子,虚构投资、服务项目,招揽老年人投资,造成众多老年人巨额财产损失。同时,要提醒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注意甄别拟投资项目的合法性、真实性,不为高额回报所诱惑,保卫好自己的养老钱。(文中人名和公司名均为化名)
(记者 许翰文 通讯员 丁歆 徐雨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