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向着闪闪发光的未来
高三毕业生暑假有点忙——
奔跑向着闪闪发光的未来




越过了一路荆棘的书山题海,告别了朝夕相伴的同窗师长,填报完梦寐以求的大学志愿,高三毕业的学子们,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放松的暑假。而这个夏天,不仅仅是电影、游戏和西瓜。即将迈上全新旅途的孩子们,早已经安排好了暑期自我提升计划,调理身心、掌握技能、打开视野……他们用崭新的成年人视角去看世界,也尽情享受着成为更好的自己。
走呗 去遇见满目晴朗
若是暂时不能远行,那就把旅行的心情带到日常来,去遇见各种熟悉又陌生的风景。卢姝羽的暑假,是到处走走看看,用眼睛、身心和文字去感受和记录家乡的人事和风景。去西溪景区传承孝贤文化,去古镇安丰体验淳朴民风,去黄海森林公园和绿色相拥……卢姝羽认真研究了一条家乡研学路线,不远游也足以奔赴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边看景点边尝美食,一路拍摄一路感悟,卢姝羽从旅途中还发现了很多新鲜事儿,原来黄海森林有600多种植物,海盐还有盐皂、香薰等等多种用途,奇妙有趣的分享引得很多好朋友点赞求攻略,既满足了自己想出去玩的愿望,也打消了家长们对于健康和安全的顾虑。
不用起早贪黑赶时间,也不是走马观花的景点打卡,慢节奏的旅行让卢姝羽感受到浓浓的幸福感。坐上城乡公交,选个靠窗的座位,浏览东台“旅游公路1号线”的一路美景,在喜马拉雅轻奢露营基地内,享受满天星光和西瓜清香,浪漫又惬意,这是只有在家乡才能体会的参与感。而催促着像卢姝羽一样的众多高三毕业生迫不及待地在家乡走走的,或许还有一股内心深处浓烈的眷恋。过完这个暑假,大家都要带着憧憬、新鲜感去看世界、谈人生和追梦想。家乡的探索之旅中,他们比以往更靠近这片土地,也在心头存下了“此心安处”的温暖。怀着这份念想,追梦的青年即将踏上属于自己的征程,与世界勇敢过招。
冲呀 与阳光撞个满怀
夏日的傍晚,暑热未退,体育场却已人声鼎沸,人们汇聚在这里强身健体,运动度夏。足球场上,大家热情互动、欢笑飞扬;篮球场上,小伙子们尽情挥洒汗水,围观群众奋力高呼加油;操场一角,不少学生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体能训练,提升综合素质。
田径场上,吴荣健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加速冲刺,尽情享受酣畅淋漓的奔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暑假是体育生保持状态、强化体能的黄金时段。虽然已顺利完成志愿填报,吴荣健丝毫不懈怠,合理规划了训练目标,保持训练的强度和效果,开启了浑汗如雨的沉淀时光。
下午四点开始热身、神经激活,日落下山进行拉伸、肌肉放松。每天1到2小时的跑步运动和配套力量训练,吴荣健坚持打卡,保持自己的敏捷度、爆发力、协调力……追求跑步技巧上的精益求精,为今后的运动学习生涯打好基础。其实一个多月来,每天吴荣健都安排得充实精彩:早上准点起床,开始体能训练;正午天气酷热,读书纳凉消夏;傍晚夕阳西下,跑步强健体魄……文化生活和体能训练都没落下。无需督促,自律成了一种习惯,三年来,他就是这样成长而来。风雨中奔跑,烈日下挥汗,摔倒后爬起,受伤后继续,无数日夜探索的热爱,终究收获了璀璨星辰。
吴荣健说,不只是他自己,同学们、学弟学妹们也都不约而同地出来运动了。绿茵场上,大家常常相视一笑,擦肩而过,自顾享受运动的快乐。“双减”后的暑假里,孩子和家长们纷纷从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走进体育场馆强身健体,他们在操场上自在如风的身影,是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去啊 一点点靠近理想生活
高考结束,学习或许才真正开始。
时尚现代又环境清雅的图书馆,是夏子润心中的理想“桃花源”。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暑假的黄金过渡期,安静地聚在一起,沉浸在知识的学习和对未来的准备中。耳边是时间嘀嗒,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潜移默化中有相互鼓励和陪伴……这是夏子润向往的、梦想中的大学模样。一遍遍翻着资料,笔下反复琢磨着医用物理的公式;在书架前逐字逐句地斟酌文学经典,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从正午耗到晚上,阅览室里自然没有室外的酷热难耐,夏子润的内心却始终沸腾。
脚下有远方,心中有诗意。高考结束,夏子润参加了多所高校的综合评价考试,层层笔试、面试下来,他领略了风光,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素养。生活即是学习,夏子润打算在最闲暇、最放松的“后高考时代”里,重拾兴趣爱好,执笔陶冶情操,读书铭史通志,锻炼修身养性,音乐愉悦身心,过一段快乐而有意义的日子。
“我最近读了不少美学著作和英文经典,见识了中外人文艺术,提升了审美。”夏子润说。仲夏夜晚,他偶尔会独自坐在屏幕前,聆听着、感受着经典影片的光与影,从角色、故事里汲取正向价值,感悟人生百态。夏子润还有个“每日保留节目”,就是把有意义的想法、有趣的事情和积累的疑惑快速地在脑海里过一遍,随笔记录,用文字记录感知生活的细小浪花,这也是他潜移默化的“自知”过程。
高考之前,学的是课本知识,高考之后,则要找到真正的自己。正如夏子润,开始学着独立思考,规划之后的专业学习、读研计划等;学会感恩和分享,去探望曾经的师长,交流近来的收获与感悟。找准自己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正徐徐敞开。
来吧 拥抱爱与感动
一个酷暑的季节,也是一次成长的蜕变。炎炎夏日里,还有不少孩子怀着心中的热忱与善意,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用火热和挚诚,呵护一颗颗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心灵。
早上7点半,气温36℃,市中医院门诊大厅,正值就医高峰期,身着义工联红马甲的王润森正站在自助机前,维持着挂号人员秩序,帮助有需要的人挂号、缴费。腼腆的他声音不大,但面对来来往往的患者和家属们,他总能主动询问,耐心解答,在他的努力下,就诊队伍井然有序。从“高考学子”转变为“公益志愿者”,和王润森一起的,还有数十位爱心学子,他们在药房窗口维持秩序,穿梭于各个科室指引方向,通过公益志愿活动,送给自己一份有意义的“成年礼”。
利用志愿服务的闲暇时间,王润森和小组长陈涛仔细地讨论了之后志愿行动的实施细节。这个夏天,他们还将走进社区、公园,清扫死角垃圾,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公共秩序;在社区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提高核酸信息采集的速度和准确率……青年的肩膀正勇敢地挑起责任与使命。
行动中得到满足,奉献中收获快乐。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下来,王润森和朋友们还掌握了各类会议软件、办公软件的多领域应用;学习了微信公众号的制作流程、排版技巧、发布流程;了解了自媒体的基础逻辑、发展方向等。除了满满的干货,他们也锻炼出了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强心脏”,以及时时与人为善、平等尊重、真诚待人的友爱精神。这些走向大学、接轨社会前打牢的坚实基础,将引领朝气勃勃、意气风发的他们,继续敢于追梦、勇于挑战、超越自我。(刘煜 杨阳 文/摄)